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103章 建奴的好奴才!

第103章 建奴的好奴才!

第103章 建奴的好奴才!

大街上繁华喧囂,热闹非凡,各色人种穿梭其间。

既有身著华丽长袍的蒙古贵族,也有大明的商人,还有来自遥远西方的传教士以及西域的商人。

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蒙古特色的马奶酒、奶酪和牛肉乾、中原的丝绸、茶叶和瓷器、以及健硕的马匹和牛羊。

还有来自西方的珍贵香料、珠宝让宣府的贸易市场更加丰富多彩。

朱慈烺也是第一次来到这种贸易城市,一时间只觉得十分新奇。

但李若璉和方正化可不敢继续让朱慈烺就这么在街上閒逛,所以没过多久,他们便强行带著朱慈烺前往了一家酒楼。

这家酒楼是之前派来的那些锦衣卫的落脚点,里面的人已经全部换成了锦衣卫。

住在这里,朱慈烺绝对是安全的。

朱慈烺虽然有些无奈,但也知道他们是为了自己好,隨即勉强同意了。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之后,朱慈烺便接见了之前派来的锦衣卫千户。

並拿到了锦衣卫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查结果。

简单地翻看了一下之后,朱慈烺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这些受贿的文臣武將,其中一半必死无疑,因为他们都是位高权重之人,肯定知道八大皇商一直都在通敌。

而他们却一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八大皇商这么做,不杀这些人简直对不起那些还在前线奋战的將士们。

而且不止要杀他们一个,而是要杀他们全家甚至是九族!

至於剩下的那一半人,要么是被迫的,要么是不知情的。

还有一些虽然收了钱,但作战勇猛。

这些人朱慈烺並不打算下手。

毕竟总不能真的把宣府的文武百官全部杀光吧?

与此同时,另一边,秦良玉也终於带领部队来到了宣府。

老远的,她就看到有人已经带著一群文臣武將在城门口等者她了。

为首的,自然是宣府总兵王承胤和宣府巡抚郭之琮了。

当秦良玉的队伍快要靠近之时,王承胤与郭之琮连忙趋步上前,拱手致敬,言辞间满是敬意。

“秦將军,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他们心中本欲尊称秦良玉为侯爷,毕竟获得侯爵之位的人理应如此称呼。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但奈何秦良玉是个女人,这个称呼很明显不太適合,故而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称其为秦將军了。

而这一切都怪崇禎,谁让他没事干了非要册封一位女子为侯爵?

但秦良玉对此毫不在意,她翻身下马,对著眼前的官员们拱手回礼,声音坚定而有力,丝毫也没有年迈的跡象。

“诸位大人客气了,本侯奉命巡视三边,多有打扰,还望海涵。”

虽然別人不好称呼她为侯爷,但秦良玉自称本侯却是完全合乎规矩。

“哪里哪里,秦將军言重了。”

眾官员连忙再次拱手,气氛一时变得融洽而和谐。

隨后,秦良玉大手一挥,准备率领大军入城。

然而,巡抚郭之琮却连忙上前劝阻道:

“秦將军,按照规矩,军队是不能进城的。”

秦良玉闻言也並未坚持,而是提出了折中方案。

“就如此,本侯也不难为大人,那本侯带两百亲兵入城,这总可以了吧?”

郭之琮稍微思索了一下,最终点头表示同意。

“这样倒不会坏了规矩!”

朝廷虽有规定军队不得入城,但若只是两百亲兵,倒也无伤大雅。

毕竟区区两百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与此同时,秦良玉却在心中冷笑,她早已料到会有人阻挠她带兵入城,但她心中自有计划。

之前跟隨朱慈烺进城的锦衣卫和亲兵以及白杆兵已经有三百多人了。

再加上她身边的两百人以及朱慈烺早就派过来的数百名锦衣卫,如今城中他们可以动用的兵力已悄然增至八百余人。

虽不足以在城中掀起惊涛骇浪,但控制一些关键人物却是绰绰有余。

至於剩下的这些士兵,也可以通过乔装打扮混入城中。

所以人手方面目前来说是绝对够用的!

紧接著,一行人直奔巡抚衙门而去。

途中,秦良玉不断询问宣府的各项事宜,郭之琮与其他官员自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过当然,说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总的来说,秦良玉的到来並未引起他们的丝毫怀疑。

与此同时,正在酒楼休息的朱慈烺也接到了秦良玉已入城的消息,却朱慈烺並未放在心上。

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突围奇特的思绪。

难得来一趟,要是不出去,看看草原的话,那岂不是白来了?

隨即他大手一挥,衝著身后的方正化道:

“这里呆著也太闷了,陪本宫出去走走!”

方正化闻言,连忙劝阻:

“太子爷,您还是莫要出去了,要知道这里可不是京城,万一遇到什么危险、或者那些蛮子衝撞了您,那可如何是好?”

朱慈烺却毫不在意,反而笑道: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修船厂通古今,娇养的王爷登基了 渣男逃婚,我转身撩了京圈太子爷 娇娇从天而降,豪门全家跪求原谅! 后明余暉 挽明从萨尔滸开始 重生后我垄断了所有新兴產业 你退婚找白月光,我成仙帝你哭啥! 美利坚头號玩家 我来自上界帝族,把天骄当狗杀很合理吧? 种田后,我单开了一本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