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这一战,没有谋略,只有硬刚!!!
营帐之內,气氛热烈得如同燃烧的烈火。
眾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討论著当下到底该如何是好。
突然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位將领猛地站起身来,满脸涨得通红,大声喊道:
“大人,陛下都如此英勇无畏,我们怎能龟缩在这城中坐以待毙?眼睁睁看著陛下在外与建奴浴血廝杀?”
“依我看,不如主动出击,突袭建奴的阵营,然后与陛下的军队会合,里应外合,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高声附和:
“对!”
“我们不能当缩头乌龟,大不了拼上这条命,也要为陛下、为大明尽忠!”
一时间,眾人纷纷响应,情绪激昂,士气空前高涨。
祖大寿看著眼前群情激奋的眾人,心中满是欣慰,他微微点头,隨后又神色凝重地说道:
“诸位,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就在刚刚,建奴不知道从哪里带来了三万大明百姓。”
“但这些百姓根本不是用来做后勤补给、或者修筑防御工事的。”
“依本大人看,皇太极这是想用这三万百姓当作挡箭牌,逼迫陛下就范。”
“一旦皇太极真的驱使这些百姓打头阵,陛下出於仁慈和对百姓的爱护,肯定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如此一来,我军可就陷入两难的困境了。”
眾人听到这话,一时间被震惊的都说不出话来了,似乎没有想到皇太极居然会想到如此狠辣的主意!
一位脾气火爆的將领顿时气的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大骂道:
“该死的建奴,竟然如此卑鄙无耻!皇太极,你这个老贼,怎会如此狠毒?”
“建奴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其他將领也纷纷义愤填膺,破口大骂,情绪激动得甚至连皇太极的十八代祖宗都一併骂了个遍,以泄心头之恨。
祖大寿见状,连忙抬手示意眾人安静,隨后神色严肃的说道:
“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既是为了收復辽东失地,保卫大明江山,也是为了救我们这些被困在此地的將士!”
“事到如今,我们唯有以死相报,方能不负陛下的信任与恩情!”
眾將听后,纷纷抱拳行礼,齐声说道:
“大人,你就下命令吧!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祖大寿满意地点点头,隨后目光坚定地沉声道:
“既然如此,本大人也就不再废话了!你们等会回去之后,立刻整备军队。“
“各自从军中挑选出敢死之士,组成一支骑兵衝锋队伍,隨时等待本大人的命令。”
“一旦时机成熟,我们便立刻发动突袭。”
“若是此战能够成功,你我皆是大明的功臣,名垂青史都不在话下!”
“但若不幸失败,那你我便血洒疆场,长眠於此,也算是为大明尽了最后一份力。”
眾將听后,齐声大笑。
“理当如此!愿为大明死而后已!”
虽然在原本的歷史中,这些將士最终没能抵挡住建奴的进攻,而选择了投降。
但並不能因此就片面地认为他们都是贪生怕死的叛徒。
毕竟在这场战爭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可是为大明坚守了整整两年之久!
最终也是在弹尽粮绝,且毫无后援的绝境之下,他们才被迫选择了投降!
倘若崇禎没有御驾亲征,那么在弹尽粮绝的那一刻,他们或许还是会选择投降。
但如今,这种事情永远都不会再发生了.
因为伴隨著崇禎御驾亲征,他们深知此刻自己已没有了退路。
唯有拼死一战,才是他们这些武將唯一的选择!
除此之外,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隨后,眾人又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的商议起突袭计划。
一时间,营帐內满是紧张而又振奋的气息,一场突袭之战即將发生.
夜幕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褪去,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
柔和的光线缓缓地洒落在明军的营地之上。
营帐內,士兵们早已从睡梦中甦醒,隨即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的装备。
伙房里,炊烟裊裊升腾,浓郁的饭香瀰漫在整个营地。
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匆匆用过早餐后,便在军官们的指挥下,迅速各地归队!
一时间,营地內军號声、口令声交织迴荡,士兵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朱慈烺这会儿也和崇禎出了杏山堡,隨即带领著这大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朝著之前挖掘的壕沟进发。
在和之前驻扎在壕沟旁边的军队匯合之后,大军这才依次迈过了这条壕沟,朝著松山的方向浩荡进军。
松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整座城池宛如一座坚固的磐石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对於明军来说,只要进入这片区域,便等同於真正踏入了这场决定国运的战场!
朱慈烺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上,他身著华丽的鎧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鎧甲上的金属片闪烁著冷冽的光芒。
凝视著前方的道路,朱慈烺心中不禁热血沸腾。
因为他知道,这场战爭终於马上就要开始了!
隨后,他策马扬鞭,跟著队伍缓缓前进。
按常理来说,之前建奴挖掘壕沟的时候,松山的將士理应前去阻拦才对,可他们为什么什么都没做,眼睁睁的看著建奴挖掘出这条壕沟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之前建奴在挖掘壕沟的同时,还派遣了大批精锐兵力將松山包围了起来。
这就导致松山守军根本无法衝破包围,也无力阻止建奴挖掘壕沟。
毕竟松山守军的兵力总计不过五千,在建奴绝对优势兵力的包围下,若贸然出击,无疑是以卵击石。
到时候不仅无法阻止建奴挖掘壕沟,弄不好还会导致松山失守。
而一旦松山沦陷,整个战局都將陷入被动,后果將会不堪设想!
所以,对於松山守军而言,坚守阵地,守住松山,才是重中之重!
至於其他的,他们还真没法去管了.
松山守將早已得知大军將要到达松山,所以一大早,他就派出了数百人的哨骑前去打探消息。
哨骑们得到命令,隨即便直奔杏山的方向而去。
没过多久,他们便看到了那浩浩荡荡迎面而来的二十万大军!
这等壮观的场面,当真是让他们目瞪口呆。
漫山遍野的士兵,旗帜飘扬、刀枪林立,仿佛是一片钢铁的海洋正向他们袭来。
愣了好一会之后,他们这才迅速回过神来,派了一些人回去报信之后,剩下的人则是前去接应大军了!
松山守將得知消息后,即刻召集自己麾下的將士们出城迎接。
临近中午的时候,他们终於见到了那浩浩荡荡的二十万大军以及御驾亲征的崇禎!
“臣松山守將王博朗,参见皇帝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见到皇帝和太子,松山守將与其他將领连忙跪倒在地。
崇禎骑在马上,目光扫视了一眼跪地的眾人,声音颇为沉稳的说道:
“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眾將听到这话,这才各自站了起来。
紧接著,大军在松山周围驻扎,朱慈烺和崇禎则是带著净军、锦衣卫和腾驤五卫入驻松山。
有一点必须要说明一下,那就是真实的御驾亲征和电视剧中的情节可不一样。
在电视剧中,御驾亲征的皇帝往往带领將士们直接衝锋,並且永远冲在最前面!
但真实的情况往往並非如此!
毕竟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肩负著天下苍生的重任,绝对不会一到战场就贸然率领士兵们衝锋陷阵。
在华夏几千年的歷史中,除了极少数会直接带领士兵衝锋陷阵的皇帝之外,大多数皇帝在御驾亲征时都会选择坐镇中军大帐!
通过精心的谋划、准確的判断和有效的指挥,掌控著千军万马的行动。
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才是皇帝该做的事情!
毕竟谁都知道,战场之上危险重重,而身为军队最高统帅的皇帝,一旦在战场上受伤或不幸阵亡,那么整个军队便会瞬间陷入混乱,不战而溃。
最终导致整场战爭的失败,甚至有可能亡国!
朱慈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可没有直接带人上战场的打算。
当然,崇禎也不能上!
不然崇禎要是掛了,他这个太子就得灵前继位了!
就在以前或许是一件好事,现在眼下,却真的称不上是一件好事儿。
就在这时,朱慈烺已经带人来到了松山的城墙之上,正用千里镜观察著锦州方向的情况。
只可惜距离还是太远,他什么也看不到,只能零散的看到有一些建奴正在不远处活动著,显然是来打探消息的。
此地距离锦州不足二十里,而锦州,正是建奴的大军所在之处。
这也就是说,明军现在与建奴仅仅相距二十里之遥。
只要建奴愿意,他们隨时都有可能发动进攻!
眼下的局势,可谓是一触即发!
不过朱慈烺对此並不担忧,因为只要有热气球在手,他就能时时刻刻掌握建奴的一举一动。
隨即,朱慈烺对著一旁的李若璉吩咐道:
“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