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梦中喃喃自语,似乎仍在经歷战爭的恐惧,脸上不时露出痛苦的神情。
这一幕让崇禎心如刀绞,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了他的心。
他在寒风中佇立良久,任由寒风吹拂著他的髮丝和衣袍,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晨光渐渐驱散黑暗,他才缓缓转身,迈著沉重的步伐转身回到了屋內。
新的一天已经开始,大明,也將迎来新生!
虽然昨晚是半夜睡的,但是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屋內时,朱慈烺还是醒了过来。
他缓缓睁开双眼,眼眸中还残留著昨夜未散尽的疲惫。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抬头一看,他就发现门外有一个身影正在来回踱步著,似乎很著急的样子。
朱慈烺瞬间清醒,开口道:
“门外是谁?进来!”
紧接著,一名锦衣卫推门而入,手中拿著一封信件,单膝跪地呈上道:
“太子殿下,这是寧远总兵吴三桂让人送来的密信。”
吴三桂送来的?
是关於义州的?
朱慈烺心中想著,隨手接过信件,隨后缓缓展开。
隨著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他的脸色愈发阴沉,原本的剑眉渐渐紧锁,眼中闪过一丝难以遏制的怒火。
他其实早料到建奴撤退时肯定会破坏一些带不走的輜重、甚至有想过他们会烧毁城池。
但是却没有料到他们竟如此丧心病狂,连城內手无寸铁的百姓也不放过。
五万百姓中,竟有一万多人被活活烧死。
若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恐怕剩下的这三万多人也会被活活烧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想到此处,朱慈烺的胸腔中怒火熊熊燃烧,连气息都变的急促了起来。
就在这时,方正化快步走进营帐,稟报导:
“太子爷,军队已按照昨日的规划整合完毕,马上就要出发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朱慈烺听到这话,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隨意的披了一件衣服在身上这才走了出去。
站在城墙上,他隨即就看到了整齐排列的军队。
这些大明將士们身姿挺拔,军容严整,在晨光的照耀下,军旗猎猎作响,彰显著大明军队的威严。
按照昨天制定的计划,今日將派遣三万步兵前往义州城。
其中一部分负责守城,巩固防线,另一部分则向北进发,继续收復失地。
带领这支军队的主將是原宣府总兵官杨国柱,在原本的歷史是松锦之战期间唯一战死殉国的明朝总兵。
其忠心自不必说。
此外,一支由三万骑兵和七万步兵组成的十万大军,將直接穿越小凌河,直奔盛京而去。
不过他们此行的目標並非盛京,而是长寧堡!
等拿下长寧堡之后,军队就会就地向两边进行延伸,北至蒙古塔营子,南至朝鲜。
正如祖大寿所言,只要占据此地,明军便能展开有效防御,牢牢掌控这片土地。
除此之外,朱慈烺特意派遣了马祥麟带著两万白杆兵参加了此次战役。
辽东地势复杂,山林眾多,而马祥麟率领的白杆兵擅长山地作战,灵活多变,正適合在这样复杂的地形下与建奴作战。
至於这支军队的主將,那自然是祖大寿了!
剩下的军队,则留在此地驻守辽东並打扫战场。
而这次,朱慈烺就不打算去凑热闹了。
他只需坐镇锦州,掌控大局即可。
若事事都要跟著去,反倒显得对將领们不够信任了。
目送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后,朱慈烺这才转身回到了屋內。
没过多久,负责打扫战场的大同总兵官王朴突然来求见朱慈烺。
朱慈烺对王朴其实没什么太好的印象,因为在原本的歷史中,王朴在战爭中为保存实力,不顾大局率先逃跑,导致明军军心大乱,加速了明军的溃败。
可以说,松锦之战之所以会失败,这傢伙有很大的责任。
不过因为他的到来,这件事情並未发生,松锦之战也大获全胜,而且王朴作战也还算勇猛,朱慈烺也就懒得计较这些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了。
但是为了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他索性直接让王朴留下来打扫战场。
见到朱慈烺之后,王朴先是行了大礼,隨后这才说道:
“殿下,臣有一事请示,那些建奴的尸体该如何处理?”
明朝建立將近三百年,对於士兵的遗体自有一套流程,照著流程走即可,不过建奴的尸体却是个难题。
王朴本想一把火烧了,但又担心朱慈烺有其他的指示,所以打算先问清楚再行动。
朱慈烺听到这话,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笑容,王朴要是不来找他的话,他还真忘了一件大事!
下一秒,他缓缓说道:
“把他们尸体烧掉,脑袋全部砍下来,然后用他们的脑袋在锦州城外筑一座京观!”
“本宫要让所有人知道,敢冒犯大明者,便是此等下场。”
王朴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未料到各位太子爷竟如此狠辣。
但他很快便恢復镇定,隨即点头领命:
“臣遵旨。”
朱慈烺又继续说道:
“明军的遗体务必好生安葬,本宫要在辽东为他们立碑建庙,以慰英灵。”
王朴听后,心中一阵感动,眼眶微微泛红,赶忙应下:
“殿下仁义,臣知道该怎么办了。”
隨后便退了下去。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朱慈烺更希望可以让这些將士落叶归根,回到他们的家乡。
但在古代这种环境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奢望。
除了一些高级將领的遗体可以被运回家乡之外,普通的士兵都只能就地安葬。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確保他们的抚恤和奖励都会一文不少的发放到他们的家人手中。
让这些为大明捐躯的將士们能够得到应有的敬重与慰藉。
与此同时,松锦之战的主战场上。
打扫战场的工作刚一开始,明军士兵们就被眼前浩大而惨烈的景象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此时此刻的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著约十万具尸体,尸体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尽头。
虽然只是隔了一夜,但浓烈的尸臭已经在空气中肆意瀰漫,令人几欲作呕。
不少士兵忍不住捂住口鼻,但他们依然强忍著不適走向了战场。
最优先处理的是死去的战马。
活著的战马早已经在昨天晚上就被统一收拢了,但这些死去的战马也不能就这么丟弃不管,可以当做军粮实用。
士兵们手持锋利的长刀,熟练的剥皮放血,然后分割马肉。
分割好的马肉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后面的士兵们则將这些马肉运回后勤,然后有专门的人会处理这些马肉。
处理的手法也很简单,就是將粗盐均匀地撒在上面,用力揉搓,让盐分充分渗透。
最后醃製好的马肉被当做军粮储备起来。
处理完战马,士兵们便开始收敛明军將士的遗体。
他们两人一组,小心翼翼地將这些遗体搬运到指定区域。
在那里,有专门的登记人员仔细记录著每一位將士的姓名、籍贯、所属部队等信息。
或许有些士兵早已面目全非,不过也没关係,因为大军出发之前这些士兵们的名字就已经被记录下来了。
等到最后再统计一下士兵的数量,就知道战死的人是谁了。
与明军將士遗体的待遇截然不同,面对建奴的尸体,明军们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为了筑京观,士兵们手持长刀,逐一砍下建奴的头颅。
刀刃切入脖颈,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甚至有时候鲜血还会溅射到士兵们的脸上以及身上。
不过他们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对建奴的愤恨!
手中也不自觉更加用力起来!
一颗颗建奴的头颅被砍下后,被隨手扔进麻袋,不一会儿,麻袋就被塞得满满当当。
隨后,士兵们用马车將这些装满建奴头颅的麻袋运往锦州城外,准备筑造京观。
而剩下的建奴尸身,则被集中到一处巨大的深坑中。
士兵们將一桶桶火油浇在尸体上,隨后一支火把就被扔了进去。
一瞬间,熊熊大火燃起,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火焰不断吞噬著建奴尸体,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焦臭味瀰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士兵们站在一旁,静静地看著这一切,脸上却没有丝毫表情。
除此之外,战场上还散落著大量的兵器、盔甲和火炮,而这些东西也都是要统一回收的。
完好的兵器与盔甲被运回军营,等待重新分配。
损坏严重的则被集中起来,准备融化重新铸造成兵器和鎧甲。
没办法,古代生產力低下,很多东西都是必须回收利用的。
总而言之,主打一个不浪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