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本宫只管封爵,得罪人的事情,还是交给崇禎吧!
虽然崇禎也很赞同朱慈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但紧接著他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即便如此,那也不能一次性册封太多的伯爵和侯爵,否则爵位就太不值钱了,朝廷的威严和秩序也会受到影响。”
话语间,他轻轻摆了摆手,动作略显疲惫。
朱慈烺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微笑,隨后这才说道:
“伯爵和侯爵乃高级爵位,自然不能胡乱封赏,这一点儿臣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不过,其他爵位倒是可以多封一些,既能激励將士,又不会扰乱朝廷的爵位体系。”
崇禎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疑惑,目光紧紧盯著朱慈烺,仿佛要將他的心思看穿。
他不解地问道:
“大明不就只有公爵、侯爵、伯爵这三个爵位等级吗,哪还有其他爵位?”
话刚出口,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模糊的念头,像是被一道微光瞬间点亮,眼中满是惊讶,急切地追问道:
“等等,你不会是想改祖制吧?”
他的眼神中既有疑惑,又带著几分探究,似乎想要从朱慈烺的神情中探寻到確切的答案。
崇禎並非愚笨之人,稍加思索,就大概知道朱慈烺想做什么了。
大明开国之初,太祖为嘉奖功臣、稳固江山,设立了五个爵位等级,分別是公、侯、伯、子、男。
只是因为子爵和男爵鲜有人获封,所以就被废除了,只保留了公侯伯三个爵位。
如今朱慈烺这般说法,莫不是想重新启用这两个被尘封已久的爵位?
事实上,崇禎猜对了!
朱慈烺確实是打算这么干的!
他打算对此次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將大肆封爵,以此激发他们的士气和战斗力。
但他也深知其中的利害关係,若是隨意封伯爵和侯爵,將会引起朝廷內外的不满和爭议,甚至可能引发朝堂动盪。
所以他在反覆权衡之后,想著启用子爵和男爵这两个久未被提及的爵位,为大明的武將们开闢一条新的晋升之路。
当然,他並非毫无考量,不会把所有的爵位都定为世袭。
除了特別標註世袭的爵位之外,往后新封的爵位都不可世袭,或者必须降爵继承。
比如公爵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伯爵降为子爵,子爵降为男爵。
不过也有例外,若后代立下战功,且经过朝廷严格审核,证明其確实有能力和功绩,便可不降爵继承。
甚至还能根据战功提升爵位,以此激励將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紧接著,朱慈烺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与崇禎听。
他说得十分详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以便让崇禎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意图。
崇禎听完,隨即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知道这么做虽然能够激发武將们的斗志,为大明军队注入新的活力,但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
毕竟这涉及到祖制的更改和朝廷权力结构的调整,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良久,崇禎终於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著朱慈烺,重重地点头同意道:
“就按你说的办吧!”
崇禎最终还是同意了朱慈烺的决定!
虽说这么做有更改祖制的嫌疑,但在如今这乱世之中,內有农民起义不断,外有建奴虎视眈眈,祖制早已不是束缚他们的枷锁,一切以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重。
虽然崇禎同不同意的其实都不能改变朱慈烺的决定,但要是崇禎同意的话,那接下来的事情就会顺利许多了。
所以朱慈烺心中还是挺高兴的。
当然,朱慈烺也不傻,此次只进行封爵,而降爵继承之类的事情要等天下稍微安定之后再让崇禎下旨。
他心里清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还是让崇禎出面更为合適。
如此一来,即便有人不满,那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毕竟崇禎本来就是用来背锅的!
而他,依旧是那个『仁慈圣明』的太子爷!
就这样,父子二人一番商议后,终於算是敲定了战后封赏的诸多事宜。
接下来只需要等祖大寿收復失地,就可以进行封赏了!
当然,作为此战的最大功臣,祖大寿的侯爵之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傍晚的时候,秦良玉和阿布奈以及琪琪格终於来到了锦州附近。
辽东的大风如同一头猛兽,在苍茫大地上肆意呼啸著,吹拂著一切。
远处的锦州城在余暉中显得格外肃穆,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却又透著几分沧桑与厚重。
秦良玉骑在马上,神色平静,目光淡然地望著不远处那座屹立在苍茫大地上的城池,倒没什么太大的感触。
毕竟这里本来就是大明的地盘。
可是琪琪格和阿布奈却神色复杂,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哀伤。
他们勒住韁绳,缓缓停下,望著锦州城,往昔的回忆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
要知道他们的兄长额哲就是死在锦州城下的!
而且大概率是死在明军手里!
只不过他们並不憎恨明军,毕竟他们的兄长是被建奴裹挟著来攻城的,明军杀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要说憎恨的话,他们憎恨的也只是建奴!
伴隨著他们逐渐靠近锦州城,很快便看到了那座佇立在城外的京观。
一时间,哪怕是秦良玉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將,也是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寒风中,整整七万多颗建奴的人头被码得整整齐齐,组成了一座巨大的京观。
虽然那些人头都用石灰和粗盐做了防腐处理,可一股刺鼻的恶臭还是隨著风扑面而来,让人几欲作呕。
而且有些头颅已经腐烂,显得面目狰狞,空洞的眼窝和扭曲的面容,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恐怖,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恶鬼。
阿布奈脸色苍白,紧咬著牙关,到底还是忍住了內心的噁心。
但琪琪格可就不一样了,只见她飞速地翻身下马,脚步踉蹌,一个不稳差点摔倒,隨后便蹲到一旁的地上狂吐了起来。
早上、中午吃的东西此刻吐了个乾乾净净。
即便如此,她的身体还是剧烈地颤抖著,眼中满是惊恐与不適。
而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其他人也没说什么。
毕竟说到底,琪琪格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面对这样的场景,有这样的反应也算正常。
等到吐完之后,琪琪格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她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强撑著起身,重新上马,然后跟著其他人一起来到了锦州城內。
不过此时此刻,琪琪格却再没有了之前的狂妄之色,心中不由得对崇禎和朱慈烺有了几分深深的忌惮。
她似乎没有想到,崇禎和朱慈烺竟然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人都已经死了,居然还要用他们的人头做京观!
可怜的琪琪格,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根本不明白战爭的残酷性,更无法理解在这乱世之中,唯有铁血手段才能震慑敌人!
与此同时,崇禎和朱慈烺早已在锦州的总兵府內等候多时了。
当秦良玉等人步入厅中,见到崇禎之后,秦良玉率先跪地道:
“臣宣府总兵秦良玉,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紧接著,她身后的阿布奈和琪琪格也是赶忙下跪,两人的动作稍显生疏,齐声说道:
“参见大明皇帝陛下,大明太子殿下。”
原本按照蒙古的习俗,阿布奈和琪琪格见到崇禎和朱慈烺,只需行蒙古礼节即可、根本不需要下跪。
但今时不同往日,明军大败建奴,城外那座由建奴人头堆砌而成的京观,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他们的心头,给琪琪格和阿布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衝击。
让他们不敢再有丝毫懈怠,態度也变得愈发恭谨。
再加上他们这次来也算是有求於崇禎了,態度自然越恭敬越好。
崇禎今日心情本就不错,如今看到秦良玉到来,还带来了自己刚册封的阿布奈,心情更是愉悦,隨即笑道:
“都起来吧!赐座!”
隨后,秦良玉、琪琪格以及阿布奈等人便在侍从的指引下来到指定的位置坐了下来。
紧接著,崇禎便询问了一些关於宣府的情况。
而秦良玉自然是如实回答,崇禎听得频频点头,脸上满是欢喜之色,对秦良玉的表现十分满意。
时不时还插上几句,与秦良玉探討一些边防事宜。
眼看著崇禎和秦良玉聊得热切,阿布奈和琪琪格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闪过一丝焦急。
犹豫片刻后,阿布奈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壮了壮胆,然后硬著头皮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道:
“大明皇帝陛下,我这次前来,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想要请求您的帮助。”
这话一出口,瞬间吸引了崇禎的目光。
崇禎抬眸看向阿布奈,眼中带著几分好奇,语气却是颇为和蔼地问道:
“你且说说是什么事情。”
阿布奈闻言,赶忙说道: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之前我们接到您的命令,负责拖住多尔袞的两万骑兵。”
“这一战,我们的勇士损失惨重,大概有五千左右的將士伤亡。”
“所以,我希望这些將士都能得到应有的赏赐。”
崇禎瞬间明白了阿布奈的意图,心中不禁觉得好笑。
搞了半天,原来是想要和他要钱啊!
不过转念一想,之前一千五百万两银子都拿出来了,也不差阿布奈这几十万两银子了。
毕竟阿布奈所言也在理,他確实是因为奉了『自己』的命令才去牵制多尔袞的。
从这方面来讲,给他些银子作为抚恤和赏赐,也是合理的。
然而就在崇禎准备答应的时候,一旁的朱慈烺突然轻轻咳嗽了几声
“咳咳咳。”
声音虽不大,却在这安静的厅內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