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195章 想要求和?先把多尔袞送过来再说!

第195章 想要求和?先把多尔袞送过来再说!

第195章 想要求和?先把多尔袞送过来再说!

而且若真要举兵攻打盛京,为了更加稳妥,还需要调配大量的兵力、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运送粮草、兵器等物资。

这一路长途跋涉,损耗巨大,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实在是不太划算。

紧接著,洪承畴拱手道:

“既然如此,臣建议接受建奴求和。”

“不过,既是求和,他们理当付出相应的代价。”

“之前劫掠我大明的財物、粮食,必须悉数归还,被掳走的百姓也得送回来。”

“另外,建奴还得送人质过来,而且必须是皇太极的儿子。”

人质?

朱慈烺听到这话,先是微微一愣,隨即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倒是把这点给忘了,作为这场大战的战胜国,大明完全可以要求建奴送个人质过来。

如此既能彰显大明的威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

不过为了以后的计划,朱慈烺可不能要豪格或者福临当人质,不然到时候建奴不內訌怎么办?

还是隨便让皇太极送个儿子过来得了,反正皇太极儿子多。

而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福临又是大玉儿的儿子,这人质怎么著也轮不到他们,估计到时候也是隨便送一个敷衍了事。

不过这也没关係,本来就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崇禎忍不住开口道:

“其实朕也觉得可以答应建奴的求和。”

“因为这样不仅不会对我们原本的计划產生阻碍,反而能让我们更加顺利的拿回那些本就属於大明的土地。”

“还能避免更多士兵伤亡,实乃一举两得。”

朱慈烺和洪承畴听后,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这样,大明这边算是同意了建奴的求和。

不过此事关係重大,涉及到领土、財物、人口等等一系列东西,仅靠一封书信实在难以说得清楚。

必须要由建奴一方派遣一位有足够分量、能做主的重要人物前来当面商议才行。

隨即,朱慈烺说道:

“既然已经决定了同意建奴的求和,那接下来就让皇太极派人来和我们商谈此事吧!”

“不过这个人选得由我们来定!”

洪承畴听到这话,心中猛地一动,凭藉著多年在官场摸爬滚打练就的政治敏锐度,他敏锐地察觉到太子爷心中必定另有谋划。

於是乎,洪承畴当即追问道:

“不知太子殿下心中可有合適人选?”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缓缓吐出两个字:

“多尔袞。”

多尔袞?

洪承畴听到这个名字,不禁微微皱眉,眼神中满是疑惑。

和建奴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自然是知道多尔袞的。

之前多尔袞率领的两万骑兵,在与明军和蒙古联军的激战中全军覆没。

按理说,经此大败,就算多尔袞此刻已回到盛京,那他在建奴中的地位也必定一落千丈,甚至可能被边缘化。

在这个时候指名要他前来议和,究竟有何深意呢?

洪承畴下意识地摸了摸鬍鬚,陷入了沉思。

朱慈烺似乎看穿了洪承畴的疑惑,隨即笑著解释道:

“本宫知道你在想什么,无非是觉得经歷了之前的惨败之后,多尔袞如今的地位已经不復之前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借著求和一事,帮他在建奴中提高地位。”

洪承畴听到这话,这次就懵逼了。

不是

他听到了什么?

他听到朱慈烺居然要帮多尔袞在建奴军中提升地位?

一时间,洪承畴的脸上满是茫然之色,他实在不知道了朱慈烺到底要干什么。

就连一旁的崇禎都有些懵逼了。

但崇禎可不像洪承畴这么喜欢瞎猜,他直接看向朱慈烺道:

“行了行了!你就莫要卖关子了,就说你到底想做什么吧!”

朱慈烺见状,这才接著说道:

“根据派往辽东的锦衣卫传来的密报,皇太极如今身体每况愈下,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按照常理,他驾崩之后,应当是他的儿子豪格继位。”

“然而,豪格在军中的威望,远不及其他几位王爷。”

“原本还期望等皇太极死了之后,多尔袞能与豪格爭一爭皇位,让建奴內部產生纷爭。”

“可没想到多尔袞竟被我们打得全军覆没,如此一来,他在建奴军中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这对我们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样的话,等皇太极死了,豪格继位可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扶持一下多尔袞,让他重新回到原有的地位,最起码要有能力和其他几位王爷以及豪格爭夺皇位。”

听到这里,洪承畴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朱慈烺指名要多尔袞来,实则是为了给他一个在建奴那边立功的机会,让他能够重新获得之前的地位和威望。

待將来皇太极驾崩,多尔袞便有实力与他人爭夺皇位。

如此一来,建奴內部必然会陷入混乱,大明也能坐收渔翁之利了。

就算到时候皇太极临死之前把皇位传给豪格,但能不能坐稳皇位,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明白这点之后,洪承畴不禁拍手称讚道:

“太子殿下真是聪慧过人,此计若成,必定能再次削弱建奴的国力。”

一旁的崇禎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其实朱慈烺一开始的时候,本来想说让多尔袞和范文程一起来的,然后再趁机除掉范文程。

在他心中,建奴虽可恨,但像范文程这种叛国投敌的汉奸更为可恶。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因为他清楚范文程如今在建奴那边的地位举足轻重,几乎等同於大明的內阁首辅了。

皇太极是绝对不会让他来的。

为了接下来来的计划可以顺利进行,朱慈烺决定还是让范文程多活几年吧。

就这样,事情基本有了定论,朱慈烺隨即也就离开了。

回到房间之后,朱慈烺当下就给祖大寿回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明確地指明,必须要皇太极送一个儿子到大明当人质。

还要多尔袞亲自前往锦州城商议求和之事。

倘若多尔袞不来,那就坚决不答应求和,到时候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一举覆灭建奴!

这封信快马加鞭,当天傍晚便送到了祖大寿手中。

辽东,祖大寿站在营帐前,手中紧握著刚收到的书信,神色多少有些古怪。

因为他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一步。

但很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隨后径直找到了建奴信使。

两个建奴信使和三百建奴骑兵自此到了这里之后,就一直被十几万汉人包围著。

即便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他们还是被那十几万人凶恶的眼神给嚇得冷汗连连。

仿佛下一刻这些人就会衝出来把他们全部砍死!

事实上要不是祖大寿提前下了军令不能伤害这些建奴,那些当地的辽东百姓早就把他们宰了!

就比如此刻,这些百姓混跡在明军中,一个个眼冒蓝光的看著这些建奴,恨不得把他们生吞活剥了。

没办法,一看到这些建奴,这些辽东百姓就会想起他们饿死的家人和亲人。

也是因为这样,这些建奴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唯恐一个不小心自己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好在祖大寿终於来了。

看到祖大寿快步而来,两个建奴信使赶忙站了起来,紧张的浑身都在冒汗。

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就是决定生死的时候了!

如果明军同意他们的求和,那么他们自然能安然无恙地返回盛京,但要是明军拒绝议和,那恐怕他们就只能葬身此地了!

別说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要知道现在可是在辽东的深山老林里,就算祖大寿真把他们杀了,又有谁知道这件事情呢?

正想著,祖大寿已经来到了他们面前。

“大大人,敢问可是有结果了?不知大明皇帝陛下是否同意了我们的求和?”

一个建奴信使小心翼翼的问道。

其他的建奴也都是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期待著祖大寿的回答。

没办法,事关生死,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祖大寿用一种仿佛能穿透一切的眼神紧紧盯著眼前的建奴们,隨后突然笑了笑,道:

“你们的运气不错,我们的皇帝陛下同意了你们的求和!”

建奴们听到这话,顿时不由的鬆了口气。

终於!

他们的命算是保住了!

但紧接著,祖大寿继续说道:

“不过还有一些条件,那就是必须让多尔袞亲自到锦州城来商议求和一事,另外还要送一个皇太极的儿子来当人质。”

“若你们同意,我这二十万大军便暂且按兵不动,在此等候议和消息。”

“但若是你们不同意,那也没关係,反正用不了多久,大军便会兵临城下,到时候,你们就自求多福吧。”

祖大寿的话语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在这些建奴的心口。

那两个建奴信使听了这话,顿时嚇得脸色苍白,哪敢有丝毫异议?

赶忙连连应道:

“大人放心,大人放心,一切都好说。”

“等我们回到盛京,定会立马將您的要求稟报给陛下,想必他一定会同意的。”

开玩笑,这个时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答应了就能活,还能把明军的要求传递到盛京。

可要是现在拒绝,恐怕就会当成被砍成肉酱。

见此,祖大寿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手下放这些建奴离开。

就这样,前来求和的建奴使者有惊无险地离开了这里。

按照朱慈烺的要求,祖大寿接下来也没有再继续前进了,而是吩咐大军就地扎营。

一边等待建奴求和的消息,一边派人招募周边的汉人百姓。

押送粮食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了,不日便会到达,他刚好可以趁机招募更多的百姓。

如果到时候建奴求和不成,那么这些百姓就可以充当大军的后勤和兵源,如果建奴求和成功,那么这些百姓就可以直接转化为辽东的军户。

总而言之,人口才是最大的资源!

另一边,两个建奴信使回到了盛京,第一时间直奔皇宫。

盛京的宫殿內,金碧辉煌,雕樑画栋,可空气中却也瀰漫著一股压抑的气息。

经过这些天的精心调养,皇太极的精神状態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些许血色。

然而,太医也曾郑重叮嘱皇太极,切不可再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否则若是再出现吐血昏迷的情况,恐怕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因此,皇太极最近行事格外谨慎,唯恐自己真的一命呜呼了。

此刻的他坐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担忧。

继承人的事情,皇太极一直犹豫不决,还没有考虑好。

本来选豪格作为继承人怎么看都是最好的选择,可不知为何,皇太极內心深处总是有些牴触。

这是因为豪格曾经多次反对过皇太极的一些重要决策,让皇太极很生气。

比如当时皇太极准备收回八旗权力、然后推行以中央六部代替八旗制度的政策时,豪格就公然向皇太极表达对新政策的不满。

然后被皇太极將爵位降为多罗贝勒,还夺去了在户部的职位。

这一事件让皇太极看清了豪格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你要是真把皇位传给豪哥,谁知道豪哥会不会推翻他之前所制定的一切制度?

真要这样的话,那他死也不能瞑目!

並且,豪哥並不是他最喜欢的那个儿子。

他似乎觉得自己年幼的小儿子福临更合適一些。

但福临年纪实在太小,难以承担起带领大清的重任,真要选他的话,豪格和其他弟弟一定会不服,到时候可能会引发內乱。

再者说了,现在的大清还保留著八旗议政的传统,皇位继承人並非完全由皇帝一人决定,而是要经过八旗旗主等重要势力的共同商议。

甚至皇太极当初之所以能继承皇位,也是由此而来!

也就是说,就算现在皇太极想要立某个儿子为继承人,也是需要和几个弟弟以及其他旗主商量的。

若是他们不同意,皇太极也无法定下此事。

再加上刚刚经歷了惨败,皇太极的威严受损严重,就更加没有能力独自决定继承人的事情了。

而且目前最要紧的是求和一事,至於其他事情,其实都可以缓缓。

就在此时,范文程突然匆匆而来,道:

“陛下,派去向明军求和的人回来了!”

皇太极听到这话,眼前瞬间一亮,赶忙说道:

“快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两个建奴便走了进来。

“快说,明军答应了吗?”

皇太极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眼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两个建奴使者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赶忙回道:

“回稟陛下,明军答应了咱们的议和,不过他们提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皇太极听到这话,神色一紧,赶忙追问道。

一个建奴使者有些紧张的咽了咽口水,隨后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

“明军说,想要陛下送一位皇子去当人质,还要和硕睿亲王去锦州城当面议和商议议和的事情。”

“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那么这件事情就没得商量。”

什么?

要朕送一个皇子当人质?

还要多尔袞亲自去锦州谈?

皇太极顿时就怒了,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脸上涨得通红!

他本以为议和就是割点地、赔点钱什么的,结果没想到明军居然还想要他的儿子当人质?

他儿子虽然挺多,但就是不想送去当人质!

而且话说回来,为什么明军非要点名要多尔袞前去议和?

要知道,之前多尔袞因为损失了两万骑兵,最近一段时间在家都无事可做,几乎被眾人遗忘。

皇太极虽然曾说过要原谅多尔袞,还表示会对他委以重任,但那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毕竟犯下如此大错,不杀他已经是皇恩浩荡,又怎么可能还像以前那样重用他呢?

但不得不说,明军的这个要求,让他不得不慎重起来,心中暗自揣测,这背后究竟有著怎样的阴谋呢?

皇太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你们先下去吧,让人把多尔袞叫来,朕要见他。”

两个建奴听到这话,也不敢多说什么,隨即便退了下去。

等他们离开之后,皇太极眉头紧锁,看向范文程道:

“范先生,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军为什么非要点名让多尔袞前去议和?该不会是多尔袞背叛了我们吧?”

说这话的时候,皇太极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与担忧,紧紧盯著范文程。

范文程听到这话,赶忙连连摇头,神色严肃地说道:

“陛下莫要胡思乱想,臣可以保证,绝无此种可能。”

“依臣之见,这或许又是明军的离间之计罢了。”

范文程虽然平日里与多尔袞有些不合,不太喜欢他,但他也深知多尔袞的身份和立场。

多尔袞身为大清皇室宗亲,背叛大清对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实在是没有背叛的理由。

皇太极这会儿也从方才的疑虑中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缓缓说道:

“你说得对,是朕想多了,多尔袞怎么会背叛大清呢?”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似乎在思索著什么,隨后又继续说道: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修船厂通古今,娇养的王爷登基了 渣男逃婚,我转身撩了京圈太子爷 娇娇从天而降,豪门全家跪求原谅! 后明余暉 挽明从萨尔滸开始 重生后我垄断了所有新兴產业 你退婚找白月光,我成仙帝你哭啥! 美利坚头號玩家 我来自上界帝族,把天骄当狗杀很合理吧? 种田后,我单开了一本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