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答应你了。”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坚定。
朱慈烺听到这话,笑著说道:
“你答应本宫有什么用?你又不是蒙古的大汗,这事儿还得你哥哥点头才行。”
琪琪格脸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如果你真的能按照你承诺的那么做的话,那么我可以保证我的哥哥一定会答应的。”
“所以这次希望你能够信守约定,不要再食言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
“放心,这次本宫绝对会信守承诺,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琪琪格突然就坐不住了。
因为她心里著急啊,毕竟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须得赶紧告诉阿布奈才行。
於是紧接著,她直接看向朱慈烺开口道:
“既然事情已经谈妥,那我就先走一步,我要把这个消息赶紧告诉我的哥哥,让他也早点做好准备。”
只是没等她动身,朱慈烺就拦住了她。
“虽然这件事情確实很著急,但是也不急於这一会儿了,本宫刚才已经下令兵部八百里加急,儘快把这件事情告诉你的哥哥。”
“你再快能有八百里加急快吗?所以还是等等吧,两日后大军便会出发,到时候咱们一起走。”
“万一你一个人半路上要是出点什么事的话,可是会影响到接下来大明和蒙古合作的!”
琪琪格听到这话,也没了办法,只能悻悻地答应了。
突然就在这时,一旁的郑小妹一脸担忧地看向朱慈烺说道:
“殿下,怎么你又要御驾亲征吗?”
之前松锦之战的时候,郑小妹每天都在东宫担惊受怕,生怕朱慈烺有个什么闪失。
结果没想到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朱慈烺居然又要去御驾亲征。
虽然这次可能没有什么危险,但她还是担心得厉害。
朱慈烺见到郑小妹一脸担忧,赶忙笑著安慰道:
“放心,本宫又不傻,开疆拓土、为国征战那是將士们的事情,本宫可不会那么莽撞地亲自上阵。”
“这次本宫只是去镇守宣府而已,主要是为了稳定局势,协调各方事务,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郑小妹听到这话,神情还是有些犹豫。
她咬了咬嘴唇,说道:
“那殿下,这次可否让臣妾与你隨行?毕竟你身边总是需要有人照顾的。”
她的声音中带著一丝撒娇的意味,眼神中满是期待。
朱慈烺听到这话先是一愣,但隨即又笑了出来。
他看著郑小妹那满是期待的眼神,心中不禁一软,隨后说道:
“如此也好,反正这次本宫又不去打仗,就当是去边关散散心了,有你在身边陪著,本宫也能轻鬆不少。”
得到朱慈烺的答应,郑小妹不禁喜不自禁,脸上瞬间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紧接著,朱慈烺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然后叮嘱道:
“不过去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女扮男装,毕竟要是被其他將士们看到本宫携带女眷出征,影响总是不好的!”
郑小妹连忙应道:
“殿下放心,臣妾知道该怎么办!”
在郑小妹看来,不就是女扮男装吗?这有什么打紧的?
只要能陪在朱慈烺身边,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事情决定之后,郑小妹和琪琪格便赶忙各自忙活去了,毕竟他们要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
一时间,连桌上的火锅都顾不上吃了。
见此情形,朱慈烺他自顾自地寻了个位置,悠悠然地坐了下来,接著又端起碗筷,继续享用起那热气腾腾的火锅来。
此刻的他,心中並无丝毫的慌乱与急切,毕竟所有的事宜都早已安排得妥妥噹噹,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推进著,又有什么好著急的呢?
他慢悠悠地吃著火锅,感受著那麻辣鲜香的味道在舌尖上散开,每一口都吃得极为愜意。
时间就在这享受美食的过程中悄然流逝,等吃完这顿火锅之后,差不多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朱慈烺放下碗筷,没有丝毫的犹豫,径直起身便准备前往皇宫。
他打算去和崇禎打个招呼,毕竟此次出行,路途遥远,少说也得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回来。
不打个招呼实在说不过去。
而且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崇禎肯定还是需要偶尔上朝处理朝政的。
所以他必须提前去叮嘱一下崇禎,避免在他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里,崇禎又搞出来什么么蛾子。
毕竟现在又不是刚造反的那会了,也不用去哪里都带著崇禎了。
当朱慈烺刚来到坤寧宫的时候,好巧不巧,刚好碰到了崇禎正在和周皇后一同用午膳。
只见那膳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让人看了便食慾大增。
当然,朱慈烺现在肯定是没有什么胃口了,毕竟他才刚吃完火锅。
朱皇后看到朱慈烺前来,脸上露出一丝亲切的笑容,招呼道:
“烺儿来了,快坐下吃点东西。”
那声音里满是关切。
朱慈烺看著桌上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然后笑著摇了摇头说道:
“母后,儿臣刚才已经吃过了。”
听到这话,周皇后有些疑惑地看了朱慈烺一眼,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毕竟现在时辰还早,按照常理来说,这午膳的时间都还没到呢,朱慈烺怎么这么早就吃过午膳了?
不过这在她看来也不过只是一件小事罢了,因此並未过多在意。
让一旁的宫女给朱慈烺上了一杯茶之后,便又继续用起膳来。
朱慈烺则是在一旁寻了个舒適的位置,悠閒地端起茶水轻轻地抿了一口,那茶香在口中散开,让他觉得十分愜意。
崇禎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开口说话,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朱慈烺此次前来,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他商量。
这段时间以来,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过不少次了,他早就习惯了。
和往常一样,用过午膳之后,周皇后隨便找了个理由便起身离开了。
因为她心里明白,这父子俩肯定是有要事相商,自己在这里多有不便,还是离开为好。
不多时,偌大的宫殿里,便只留下了朱慈烺和崇禎两人。
崇禎一边愜意地喝著茶,一边缓缓地开口问道:
“说说吧,这次又有什么事情?是让朕背锅,还是要朕下什么圣旨?”
不得不说,崇禎这反应熟练得简直让人髮指,很明显对朱慈烺的这些套路早已了如指掌。
朱慈烺听了崇禎这话,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直接进入主题说道:
“父皇,今日早上兵部接到了宣府传来的奏疏,奏疏上询问要不要对蒙古进行烧荒和捣巢。”
烧荒和捣巢?
崇禎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隨后很快便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
“多少年了,大明边军都没干过这种事了,怎么突然之间就要干这种事了?”
要知道自崇禎继位以来,大明国力衰退,可从来没进行过烧荒和捣巢这样的军事行动,所以此时听到朱慈烺突然提及此事,难免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朱慈烺则是耐心的说道:
“边军之所以很久没有做这种事了,一来是因为之前边军惧怕建奴和蒙古,所以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二来就是这么做並不算军功,甚至连最基本的贏钱赏赐都没有,战士们自然更不愿意去做了。”
“毕竟打仗嘛,大家要么希望能立下军功,光宗耀祖,要么希望能发一笔横財。”
“可烧荒和捣巢这种事情,既危险又没有实际的军功可拿,谁愿意去干呢?”
崇禎点了点头,觉得朱慈烺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
他微微思索了片刻,然后继续问道:
“那你又是什么意思?你既然能来找朕,应该是决定要去蒙古烧荒和捣巢吧。”
崇禎现在可是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他既然来找自己说起这件事情,想必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眼镜如此,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
“儿臣確有此意。”
但下一秒,崇禎却是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担忧的神情。
“朕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妥,你別忘了蒙古在不久之前可是臣服了大明,现在蒙古大汗还是朕封的,蒙古也算是大明的藩属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再去进行烧荒和捣巢的话,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大明?让那些藩属国又如何看待大明?”
崇禎的这番话总结一下其实也就是一句话:
朕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朕丟不起这个人啊!
哎!
朱慈烺听到这话,无奈地在心中嘆了口气。
看来又得解释一遍这次的真正目標了!
隨后,朱慈烺將之前和李邦华说过的事情大概重复了一遍。
听到这些话之后,崇禎的眼前一下子就亮了。
他倒是没有想到,朱慈烺想对付的居然不是阿布奈,而是其他蒙古部落。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不算丟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