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一〇八章 大会前夕的境况
最早记载“騶虞”的是《山海经》,其言林氏国有一种珍稀野兽,大若虎,白毛黑纹,尾长,名字曰騶虞[zou yu],象徵和平。
据说騶虞生性温和,行动敏捷,日行千里,不过它连草地也不忍践踏,进食也只吃自然死亡的动物。古人由此认为騶虞是一种仁兽,於是在不断的传颂中渐渐成为了瑞兽。
跟麒麟一样,若是在人间现身,那就代表太平盛世,乃上天对当朝皇帝的认可。
永乐二年,河南钧州出现了一只騶虞並被人们捕获,人们大喜过望,周王朱橚和地方官员组织了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送騶虞进京;刚靖难成功的朱棣自然很重视,於是此事也被大张旗鼓地宣传了一番。
不过据如今的史学家和格致学家们进行考证,林氏国地处中国西北,因此所谓的騶虞应该生活在西北地区,然后根据外表特徵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断定騶虞其实就是雪豹——皮毛白色,有黑斑与黑环,尾巴粗长。
至於传说中的它不忍心践踏草地,道理也很简单,雪豹的皮毛如此明显,在草地和林间中无法偽装自己,因而不常在草地和林间觅食活动。
將这个寓意和平的神兽铸作铜像赠送国际联盟,大明朝廷的表面功夫可以说还是非常到位的。
对於这一次的国联大会,不同於朝中某些人的不屑,卫径昀个人是非常重视的。
这次大会主要就是三件事,一为义大利入侵衣索比亚;二为明英边境战爭;三为西班牙內战。
早在启元7895年,义大利就先后两次对衣索比亚发动侵战爭,然而均大败而归,义大利甚至被迫与衣索比亚签订和约,承认其独立和主权。
对此耿耿於怀的义大利一直惦记著报復,安德烈亚在上台执政以后也大肆宣扬必须雪耻,而拿下衣索比亚以后可以建立一个包括红海、地中海的强大帝国;安德烈亚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並陆续移民八百万以缓解义大利国內矛盾。
因此在去年,经过充分准备后的义大利军队悍然入侵,分南北两线投入重兵集团——北线16.2万人,飞机132架、坦克112辆、大炮580门;南线5.5万人、飞机44架、坦克48辆、大炮140门。
而他们的对手,衣索比亚军队虽然高达三十万,然而武器装备落后且匱乏,许多部队甚至连步枪都配不齐。
义大利胆敢大肆侵略的原因在於英法两国的默许与纵容,英法希望义大利能成为抗击德社的急先锋,於是採取绥靖政策,而义大利方面也保证不损害英法在衣索比亚的既有利益。
对此,大明朝中是有些不满的,因为衣索比亚是大明远洋战略分支的一环。
不过在去年的国联大会上,英法对於衣索比亚代表的请求和抗议置若罔闻。別说制裁了,甚至连一句对义大利的谴责都没有。
与之相反,虽然大明朝中也存在诸多分歧,但最终同意进行有偿军事援助。
国弱民穷的衣索比亚没有什么外匯储备,贵金属也寥寥无几,因而他们以铜矿、铬矿作为实物支付,大明则用相当低廉的价格向其援助了超过四万支勒贝尔步枪、二千二百挺绍沙轻机枪、三百五十挺哈奇开斯重机枪、一百二十门施耐德野战炮。
这些淘汰下来的、仿製的法式旧武器本来就只是用作战略储备的,而今却被送到了非洲交由衣索比亚军民抗击侵略者。
儘管他们顽强作战,屡次挫败了意军的攻势,然而意军却公然违反日內瓦条约,在战场上施放chcls气体,导致埃军损失惨重而溃败。
今年六月中旬,歷经八个多月的艰苦作战,衣索比亚首都沦陷,国王被迫流亡,义大利宣布將之吞併。
“弱国之悲哀与无奈啊。”卫径昀嘆道。
但也仅限於他个人的感嘆了,因为朝廷不打算在这方面继续深入纠缠,对此,卫径昀的任务仅仅是重申一下大明官方的立场即可。
至於明英双方在西陲之地的边境战爭,他收到的指示是——反覆拉扯、商洽、爭执,儘可能摸清泰西诸国的態度。
对於朝政爭斗和利益纷爭,以及各派的交锋,卫径昀虽然不想掺和其中,然而置身其中的他又如何能避免呢?
就朝政主张来说,他个人是认同重构朝贡圈的,支持大明在南洋地区行使权利。
但作为外交官,他对英美的了解也比大明国內的许多人了解更加深入,因此在与其发生正面衝突这方面有些忧惧。
由於时差的缘故,大明代表团上下已经颇为倦乏了,因此在入住丽思-卡尔顿大酒店之后,大家很快就接连入睡。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国代表团都在为九月初一的大会做准备。
大明朝廷赠送的那形如豹子的“騶虞”铜像运抵了日內瓦火车站,国联秘书处表示诚挚欢迎和感谢,隨即组织人手將之安装於阿丽亚娜公园的一处已经建造好的大理石基台上。
“那些中国人竟然把雪豹视作和平的象徵,真让人费解,莱恩先生你觉得呢?”
同样是在丽思-卡尔顿大酒店,荷兰代表团的布莱希特来到了英国代表团的下榻房间,並与英国代表团专员莱恩展开了私下洽谈。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发明了火药却將它做成烟,所以他们的想法不能用正常思维来看待。”莱恩一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姿態。
倍感鄙夷的布莱希特很想告诉他,中国人在宋朝就已经广泛运用黑火药武器了,而世界上第一支热兵器军团神机营也诞生在中国。
不过介於自己现在是来向他商量事的,所以布莱希特没有扫他的兴,只是顺著他的话往下扯,“我也这么认为。嗯…莱恩先生,贵国这一次要行驶实质性的抗议手段么?”
所谓的实质性手段不言而喻,经济制裁、军事行动等等。
莱恩斜睨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说:“作为外交官,在非正式场合表明大英帝国的態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先生,”布莱希特向前迈了一步,非常诚恳地说道:“大英帝国与我国在远东地区具备相同的利益和威胁,我想我们在这方面不应该存在秘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