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去开发利用这69%的国土,那確实会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给全国14
亿人提供一个工作岗位都不成问题。
不过高年提出的理论虽然很好,但他们本能的感觉似乎有哪里不对,於是他们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当然,他们不知道不对劲的地方在哪里,不代表主持人不知道啊。
於是主持人白严松替人们问出了那潜在不对劲的地方。
“高年先生,您提出的理论虽然很好,但为什么各国没有这样做,从而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呢?”
“当前其实也是有国家这样做了,甚至发明这一套经济理论的人也不是我。
我只是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经济理论,让它更加適合於现在而已。
至於现在各国为什么不大规模执行这样的经济发展策略,原因其实还是技术不成熟问题与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
毕竟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前,自动化机器这东西只能在工厂里工作。
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不同,它最大的地方在於自动化机器从工厂走出到了外界当中。
从而接替人类的工作任务,让人类能免於从事没有任何意义的基础性生產工作。
因此,正因为自动化机器可以出现在工厂之外接替人类从事基础生產工作。
所以我提到的经济货幣理论才有可能成功,最终让那些被閒置的山地、丘陵、高原得到充分开发,从而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
“原来如此。”
主持人白严松与现场的观眾和直播间的网友们全都理解的点了点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现在之所以不能大肆开发那些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原因是僱佣人类的成本太高了。
只有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自动化机器走出工厂去改造自然才能降低成本,
最终让那些閒置的土地资源得到开发。
理解到这一点后,人们的心底顿时亢奋起来,隨后期待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早点来临。
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很多人肯定要被迫离开城市,前往那些荒僻地区从事维护维修自动化机器设备的工作。
但那个时候也是人员物资大流通的时代啊,那时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送货无人机必將成熟了。
那时完全可以足不出户的在家买到一切商品,因此住在外面有一个自己的大院子岂不是更好,何必拥挤在城市的小小鸽子笼里呢?
所以在城市外工作也並非不可以接受,只要工资收入不是太差,相比城市相差不是天与地的差距,那也並非无法接受啊。
“高年先生,我发现你提出的经济理论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哦?”
高年的眉毛一挑,隨后好奇的看向了主持人白严松。
“这致命缺陷就是能源的问题,如此多的自动化机器走出工厂,从而代替人类从事基础性工作。
这也代表著需要天量的电能吧?依照我们的发电量增长情况,恐怕没有办法满足如此多自动化机器的电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