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重贇之所以能被提拔起来。
大概也是因为李奕整顿禁军时特意替他向皇帝美言了几句。
而李奕之所以举荐韩重贇,也是因为对方和王审琦关係亲近。
再加上王韩二人在李奕搬新家时特地上门祝贺。
后来更是明里暗里表达了想跟李奕亲近的意思。
多少也算是半个自己人。
思及此处,李奕心中突生感慨。
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已经对这个时代,潜移默化的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许多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以內殿直都虞侯-马仁瑀,为內殿直都指挥使、乾州刺史。”
最⊥新⊥小⊥说⊥在⊥⊥⊥首⊥发!
“……”
封赏名单很快念到了殿前诸班直,排位靠前的自然是內殿直的將领。
李奕却忍不住一愣。
让马仁瑀取代自己的位置,这倒是好事……只不过自己跑哪去了?
刚才四军八厢的將领名单里,李奕並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然而他作为厢都指挥使一级的军职,禁军其它部队的级別对他来说都算是降职。
啊这……臥槽!
皇帝不会是想要卸磨杀驴吧?
心中这么思量著,李奕皱眉继续往下听,可是直到封赏名单宣读完毕,他都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等到武將们陆续上前领赏谢恩。
在场的文武大臣们都若有若无的將目光投向李奕的位置。
大伙儿自然也注意到皇帝没有封赏他的事情。
怀著忐忑的心情,李奕不免坐立不安。
他在心底不停回忆著,整顿禁军以来,自己到底有什么地方做的让皇帝不高兴。
可思来想去之下都没觉得有什么紕漏。
都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皇帝的心思確实不好猜……
就在武將们都领完了封赏后,皇帝柴荣终於再次开口:“诸位爱卿是不是都觉得朕漏赏了一人?”
不等眾人回答,柴荣轻笑一声道:“殿前点检诸军仪容使李奕上前听封。”
这一刻,李奕终於鬆了一口气。
他当即起身快步上前,行礼道:“陛下!”
柴荣点头讚扬道:“高平和忻口两场大战,李卿的功劳自不必多说,如今整顿禁军卿再立大功。”
“朕定当要重赏於你。”
说话间,他招了招手。
一名宣读詔令的翰林学士当即上前:
“以內殿直都指挥使、乾州刺史-李奕,为殿前亲军马军都虞侯,领贝州防御使,赏锦袍、玉带各一件,钱五千贯,綾罗绸缎一百匹……”
“臣李奕谢陛下隆恩!”
李奕听到自己的封赏,內心自然难掩激动,几个月来的努力,终於换来该有的回报。
他立马行礼谢恩,隨即上前几步,接过封赏的詔书。
殿前亲军马军都虞侯!
李奕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封赏四军八厢的將领时,確实没有提到殿前亲军司马军。
看来皇帝是把位置留给了自己……虽然他如今只是殿前马军都虞侯,但上面的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暂时还都空置著。
也就是说,他目前是实质上的殿前马军主官。
纵然李奕先前確实曾想过,若自己整顿禁军出了成果,皇帝或许会封赏自己殿前亲军马、步军的职位。
但等真正落到了实处,这种感受又是另一番滋味。
就在这时,皇后符氏却轻笑一声,插话道:“李都虞侯,本宫听说你数月前已將老家的舅舅舅母接来了开封?”
李奕不明白皇后突然提这事干嘛。
但他还是老实回道:“臣幼时寄住於舅舅家中,一直感念这份恩德,如今父母兄长已不在,臣便將舅舅一家接来东京,以便能照拂一二。”
“李都虞侯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皇后符氏称讚了一句,继而又道,“李都虞侯年纪已经不小,如今又身居高位,却还未曾娶妻生子,该要考虑一下这事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摇头,这已经是皇后第二次提及自己的婚姻大事。
说来说去你倒是把自己的妹妹许给我啊……非要在这说些拐弯抹角的话。
这时,柴荣接话道:“皇后所言甚是,婚娶乃人生大事,若李卿看中哪家姑娘,何不让皇后替你去做媒,也算成就一桩佳话。”
说到这,皇帝爽朗一笑,显然心情很不错。
听到皇帝和皇后一唱一和的在討论自己的婚姻大事。
李奕思绪微动间,突然灵光一闪。
他隨即行礼道:“君为父臣为子,臣虽父母双亲不在,但陛下和皇后殿下,就如臣的爹娘一般,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臣的婚娶之事但凭陛下和皇后殿下做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