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天子寧有种 > 第172章 小富婆李二娘?

第172章 小富婆李二娘?

相比於李廷珪,韩继勛是土生土长的蜀人,就连那一口中原官话,都带著浓重的蜀地腔调。

他本应比李廷珪更难適应,可此刻眉宇间却不见丝毫愁绪,反倒兴致勃勃地比划著名。

“就说这羊肉,蜀中多用茱萸、椒调味,辛辣爽利。东京却偏爱用胡椒、蘹香,反倒更显肉之本味。”

李奕饶有兴致地观察著韩继勛神采飞扬的模样。

“韩公倒是此中行家……”

李奕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又轻笑道,“不过东京城內真正的美味,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街头小肆。二位若改日得空,可以在城內多逛逛,或另有一番收穫。”

“李都使说的极是。待我二人安顿下来,定要好好体会一番这东京城的风土人情。”

几人閒谈阔论之时,宴席间的气氛愈发融洽。

……

酒过三巡,烛影摇红。

窗外的天色也已完全暗了下来,一轮明月悄然爬上天穹,將清辉洒在庭院中的青石板上。

檐角悬掛的铜铃在夜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奕把玩著手中的青瓷酒杯,忽然状似隨意地问道:“东京外城的龙津河畔,有一家李氏酒铺,乃是蜀地来的商人所开,据说在成都颇有家业,不知二位可曾听闻过?”

韩继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弄不明白李奕说这话的意图。他下意识地看向李廷珪,却见对方若有所思。

李奕见到二人的反应,忽而朗声一笑:“二位莫要多心。”

顿了一下,他又解释道,“当初李某还只是个禁军小校时,最是贪恋杯中物。偏生囊中羞涩,常去那酒铺赊帐,倒也因此和掌柜熟稔。”

“那掌柜为人厚道,每逢年节还会赠我一些私酿。后来朝廷西征,那掌柜生怕受牵连,便匆匆返回成都去了。今日与二位敘话,忽然想起这桩旧事,故而隨口一问。”

李奕这番话自然是瞎扯的,他口中所谓的酒铺掌柜,实则就是那矫情的李二娘子。

虽然一直以来他都对那李二娘敬而远之,但心里也好奇对方的家族在蜀国的底细。

他想著李廷珪和韩继勛久居蜀地,两人的家也都在成都,正好藉机打听一下这事,看看能不能探听到什么消息。

“原来如此……”李廷珪神色微动,拱手道,“李都使这般惦念旧情,当真是重情重义之人。”

韩继勛连忙附和:“正是!李都使起於微末,还能记掛著故人,这等胸怀令人钦佩!”

眼见都扯到了胸怀上,李奕不免有些好笑。

他保持著淡然神色,摆手道:“在下只是隨口一问罢了。想来以二位的身份地位,一个小小的蜀国商贾,还入不了二位的眼,不知道也属正常。”

谁知李廷珪闻言,却郑重其事道:“若是寻常的商贾,我等自然不会知晓。但既然能將生意从蜀地做到东京来,想必那掌柜定有些门路。”

“蜀地知名的酒肆倒有不少,以李氏为名號的也有数家……不知这家酒铺可有什么独门的佳酿?”

“独门的佳酿?”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李奕,他故作思索状道,“说来那酒铺最出名的,是一种叫『琼玉液』的酒水……”

不料这时,韩继勛突然“啊“了一声,见到李奕目光转向自己,他忙道:“若这家酒铺的『琼玉液』不是假借名头的话……在下倒是知道成都確有一家酒坊酿造此酒。”

“哦?”李奕眉头微挑,端杯浅酌一口,这才继续道,“看来那掌柜家在成都竟颇有名气,就连韩公都听说过它的名號?”

“只因这琼玉液乃是那家酒坊所独有……”

韩继勛言语一顿,神色略带几分尷尬:“说来也凑巧,犬子与那李家酒坊的女儿有婚约在身,原本准备今年中便就迎娶过门。谁知……如今在下身在东京,想来婚事也要耽搁了。”

李奕顿时一愣,心道:这也太巧了吧?

他不免回想起在固镇之时,李二娘托人给自己带的那封信,其中提到过对方的婚事……莫非就是韩继勛的儿子?

李奕目光微闪,故作惊讶道:“天下竟有这等巧事?不过我確实听那掌柜的说起,他的主家有个待嫁的女儿,十六七岁的年纪,名唤李二娘子。”

韩继勛闻言点头道:“如李都使这般所言,那就应当没错了。”

“老夫倒不知韩將军与那李家结亲。”李廷珪顺势接过话头:“但说起这『琼玉液』酒,倒是让老夫想起一事。此酒深受当今蜀主喜爱,每月都要进贡宫中。”

“至於那李家……”李廷珪的目光划过韩继勛,轻笑一声道,“据传似乎与蜀国贵妃蕊夫人有些交情。”

作为蜀国皇帝孟昶信重的大將,他能接触到宫內的一些消息,知道的事情当然比寻常人更多些。

韩继勛闻言有些抹不开脸,只能借著举杯喝酒来掩饰。

说起来,他之所以愿意和李家结亲,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方虽只是商贾起家,但却在蜀国颇有人脉,还和蕊夫人都能攀上交情。

而且当初他能外放秦州当节度使,李家也在背后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蕊夫人?”李奕对这个称號自然是毫不陌生。

不过真要说起来,五代时期被称为“蕊夫人”的女性,其实不只有一位,但其中最知名的当是后蜀孟昶的贵妃费氏。

后世一般提起“蕊夫人”多数指代的就是此女。

他的目光掠过二人,旁敲侧击道,“在下原以为那掌柜口中的主家只是普通商贾,但现在听来全然不是那般简单?”

李廷珪倒並未多想,只当李奕一时好奇,便开口道:“关於那李家,老夫没打过交道,知晓的也不多,这事不如问问韩將军?”

韩继勛见两人都將目光投向自己,他当即也没什么好隱瞒的,当即一五一十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那李家早年间从歙州迁去蜀地,家中的阿郎续弦了遂州豪族刘家的女儿,这才得以在蜀地站稳脚跟。”

“不过那位李家阿郎十年前就已病逝,家里如今是那位续弦的夫人做主……长子和次子都是髮妻所出,其中长子据说在两三岁时就没了,次子天生有些謇吃,已经娶妻生子,还得了个供奉官的閒职。”

“而那续弦刘氏所生乃是三子和么女,只可惜三子曾骑马摔伤了腿,落下个跛足的毛病,到现在还未曾婚配……”

“……”

通过韩继勛的一番讲述,李奕总算大致了解李二娘家的底细。

他原先还以为对方的家族,在蜀国经营著多大的势力,到头来却也不过如此?

哪怕家缠万贯在这个乱世中又能如何?

但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对“李唐的遗老遗少”们过于敏感了……说到底,在这武夫当权的世道,曾经的高门贵胄、皇室后裔,到现在也只是一群『破落户』罢了。

李奕的岳父、魏王符彦卿,先祖乃是前秦天王符坚,但能有如今的显赫地位,也是靠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

大唐都亡了半个世纪,祖上早已无荫德可言……顶多也就算得上是苟延残喘。

甚至想想李二娘还挺可怜的,父亲早已经死翘翘,两个哥哥又不堪用,一个是先天口吃,另一个跛足残废。

整个家里似乎都在靠她和她娘一大一小两个娘们勉力支撑?

难怪李二娘要千里迢迢跑来东京亲自考察。

不过听韩继勛话里的意思,李二娘家倒是颇有些资產……李奕突然觉得自己倒也未必非要拒对方於千里之外。

虽然这么想有点势利眼的倾向,但若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需要人力、財力和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

借鸡生蛋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傅爷,乖乖宠我 争雄十六国 汪!离婚后前夫带崽天天堵门口 深藏温柔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后宫太卷,娘娘咸鱼后躺贏了 夜火缠绵 换嫁给绝嗣太子后我连生三胎 宴予笙笙 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