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穿过明净的玻璃窗。
教室內形成几块金色的梯形,无数微尘在光路中翩翩起舞。
黑板上,两行白色粉笔字清晰地写著:
民国九十五年,东都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笔试。
考试时间:13:00-15:00。
数十名年轻男女正摊开试卷,埋头於桌案之上。
教室內,安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墙上的掛钟,时针刚刚走过数字“1”。
考试显然才开始不久。
方诚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一身得体的白衬衣和黑色西装长裤,鼻樑上架著一副斯文的金丝眼镜。
再配上那顶足够以假乱真的秀髮,將他身上那股凌厉的气息遮掩得一乾二净。
如果不脱掉衣服,没人能將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青年,与那具充满爆发力的强悍身躯联繫起来。
此刻,方诚双手拿著试卷,並没有急於下笔。
而是目光沉静,先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试卷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论述题。
每一道题的题干和要求,都被他迅速摄入脑海,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解题轮廓。
“专注,开启!”
隨著心中一声默念,周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窗外篮球场远远传来的吆喝声,邻座考生紧张的呼吸声,监考老师皮鞋踩在地板上的轻响。
所有杂音瞬间被隔绝在外。
世界,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方诚仿佛进入独属於自己的,绝对安静的空间里。
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他提起笔,手腕微动。
一行行工整雋秀的字跡,便如列印般出现在答题纸上。
他的书写速度极快,却不见丝毫潦草,每一个字都力道均匀,笔锋清晰。
与此同时,大脑在高速运转著。
那些储存在记忆深处的法学专著、核心期刊论文、经典判例,此刻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
而是化作奔腾的数据洪流,在他的意识中交匯、碰撞、重组。
最终凝链成笔下最精准、最深刻的文字,迅速铺陈在卷面上。
一位体型微胖,戴著黑框眼镜的中年监考老师,正负著手,在过道间缓慢踱步。
他时不时停下来,瞥一眼旁边考生的答卷,然后又面无表情地走开。
当他走到教室后方,朝著方诚的座位瞥了一眼时,视线却不由得顿住了。
这位监考老师看到了一幕,令他格外诧异的景象。
那个长相斯文的男生,居然已经翻到了试卷的第二面。
“这么快?不可能!”
一个念头闪过,他下意识地以为对方是在胡乱填写。
毕竟,开考才十分钟不到啊……
他悄悄探过身子,凑近了些。
目光落在答题纸上。
然而,只是看了一眼,却彻底愣住了。
那捲面上的字跡工整得堪比字帖,论述题的回答更是有条有理,逻辑严密,毫无涂改痕跡。
尤其是一道极具爭议性的论述题——“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中的適用困境”。
考生的回答,並非学生气的陈词滥调。
而是旁徵博引,从法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切入,层层递进,鞭辟入里。
其论证之严密,见解之深刻,简直不像一个考生,反倒像一个在此领域沉浸多年的资深学者。
“天才!”
监考老师的脑海里瞬间蹦出这个词。
他的目光仿佛被磁石吸住,一时间竟忘了挪开。
甚至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到对方的思路。
墙上掛钟的秒针匀速行走,发出轻微的“咔噠”声。
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流逝。
方诚依旧奋笔疾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笔尖在纸面划动,发出连贯而流畅的声响,仿佛一曲动听的乐章。
当最后一个句號画下,他终於停笔,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双手在桌下交握,活动筋骨。
轻轻一捏,指关节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咔咔”声。
也就在这时,注意到身后那道实在过於粗重的呼吸声。
方诚转过头,看向站得如同一截木桩般的监考老师,眼神中带著一丝诧异。
这位监考老师猛地回过神来,老脸一红,尷尬地乾咳两声。
然后轻哼几声不成调的小曲,故作镇定地负手走开了。
方诚耸了耸肩,只当是个小插曲。
一行提示信息,在他眼前悄然浮现。
【专注经验+1】
【专注lv2(342/500)】
这次的题目確实有些刁钻,题量也相当大。
寻常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內做完就算不错。
但对方诚而言,这种程度还是显得太过容易。
简直就像是大学生参加小学生考试一样。
超高的精神属性和技能特效,赋予了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超强的理解力,早已將海量的法学典籍融会贯通。
开启“专注”技能后,更是下笔如有神,几乎不需要停顿思考。
他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掛钟。
距离下午一点开考,居然才过去二十多分钟的时间。
方诚微微摇头。
这还是自己刻意控制速度,追求字跡工整的结果。
如果不计较卷面整洁度,用草书狂奔的话,时间至少能再缩短一半。
当然,这么早交卷,实在有些惊世骇俗。
方诚决定,还是稍微等一等。
他拿起笔,在指尖不断转动著,双眼微微眯起。
假装在检查试卷,思绪却已飘向了窗外。
方诚报考的是东都大学的刑法学方向研究生,属於法学硕士的范畴。
这和注重实务应用的法律硕士不同。
法学硕士更侧重理论深度的挖掘,培养的是顶尖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对论文写作能力的要求极高。
因此,考试內容多为开放性的论述题和案例分析,其中不乏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质疑的敏感话题。
这种题目的评分,会受到阅卷老师个人学术观点和立场的影响,主观性较强。
想拿满分不现实。
但方诚很自信,凭他刚才的作答水准,拿下总分排名第一,应当如探囊取物。
上午的外语口试和翻译,早已轻鬆拿下,就等明天的综合面试了。
思绪及此,方诚甚至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的生活。
硕士毕业后,凭著优异的成绩和几篇有分量的论文,留校任教应当不难。
到那时,他白天为人师表,教教学生,写写文章,在象牙塔里传道授业。
晚上,就戴上假面,当个夜魔侠,在黑暗中清理人渣,赚取外快。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想想还挺带感的。
监考老师的目光不时从讲台飘过来,眼神依旧怪怪的。
以方诚的敏锐感知,自然能清晰地察觉到。
他又看了看掛钟,指针已经快要指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