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物品被小心翼翼地包裹好后,他便匆匆返回家中。
直到元宵节那晚,全家围坐桌旁享用了软糯香甜的元宵。
饭后,许安带领著活泼可爱的妹妹,在他们居住的小院每一个门外两边都点起了红烛。
那些蜡烛大概有手指般粗细、六七寸高,红色的火焰摇曳,在夜色中格外显眼,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
做好这一切准备之后,兄妹二人手持刚买的灯笼,兴奋而又充满期待地出发了。
他们打算先去找邻居也是好朋友的大壮兄妹会合,然后一起前往镇上的灯集市。
沿途街道已经被各种色彩斑斕的灯光装扮得如梦似幻,孩子们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空气中还飘散著淡淡的爆竹味儿。
还没走近目的地,远处突然传来了一个响亮而热情的声音:
“阿安!”
只见大壮正挥舞著手中的圆形红色灯笼大声叫喊。
当许安逐渐靠近时,对方才注意到他手里提著一只精致別致的走马灯。
大壮惊讶地挑了挑眉毛,语气里带著几分讚赏地说:
“嘿,阿安真不错嘛!这可是件大手笔的作品啊。”
通过这些更加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沉浸在这个美好而又传统的节日氛围当中。
走马灯的製作工艺繁复精致,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的精细操作,这不仅考验著技艺,也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因此,走马灯的价格自然是不菲,即便是做工较为普通的款式,市场上標价也要二三百文一枚。
而许安手中提著的这盏灯,其表面绘刻的鸟鱼虫,无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一笔一划间透露出製作者非凡的艺术才华,显然远非市集上那些寻常可见、价格低廉的走马灯可以比擬。
“呵呵,”听到周围人议论自己手中的宝贝时,许安忍不住笑了起来,脸上带著几分掩饰不住的小得意,“这点儿钱算什么,咱们现在也算是富裕人家了,四百个铜板而已。”
他故意將语调拖长了些,仿佛是在提醒身旁的人——这份奢侈,在自己看来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
闻言,大壮先是愣了愣,紧接著发出了一阵惊嘆:
“嘖嘖嘖”,那声音中既有惊讶又带些嫉妒,让人不由自主地跟著他的视线看向了那对精美的走马灯。
“你可真是发了大財啊!四百文钱还只是『一点』?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哪里比得上啊!”
说著,他还特意强调了一下数字上的对比差异,“我跟燕子两个人买的灯加在一起也不过才了四十个铜板罢了。”
从语气里可以听出来,对於这位老朋友如今的財富,大壮既羡慕不已同时也感到十分欣慰。
许安的手套创意被万有商行买断的事情还没有对外公开,不过作为许安的好哥们,大壮早在许安拿到银子的第二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大壮当时气得差点蹦起来,心里嘀咕著:
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告诉我,还去如意酒楼吃饭,居然没喊上我!他心里一直憋著一股气,直到正月初十那天,终於忍不住跑去找许安,硬是拉著许安去如意酒楼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一年就这么一次嘛,又不是天天这样。”
看到二妞准备跟自己理论一番关於“细水长流”的生活哲理,许安急忙搬出“一年只有这一次”的藉口。
虽然在整个过年期间,这个藉口已经被他用了无数次,但此时面对二妞质疑的眼神,他还是硬著头皮说出了这句话。
二妞瞪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有些无奈又好笑地摇了摇头。
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仿佛也在为许安这次难得的奢侈行为做著辩解。
不过二妞还真就吃他这一套,听到许安这样一说,脸上的怒气瞬间消散,紧闭的嘴巴也不再吱声了,只是狠狠地瞪了许安一眼,眼中带著些许不甘和无奈。
她地嘆了口气,仿佛在心中默默责怪自己怎么就这么容易被他的话所打动。
“咱们快走吧,要不天黑之前到不了镇上了。”
燕子已经打扮一新,穿著一件淡粉色的长裙,脸上带著些许害羞的笑容,轻声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