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默啜终于还是来了……”默棘连老脸有些发白,一切正如方铮和自己所料,默啜果然尽起大军,像一匹凶狠残忍的饿狼,恶狠狠的向大营扑来。
咬了咬牙,默棘连将手中精致的茶盏狠狠摔到地上,强自镇定的道:“分出两千人。保护好小可汗,其余的人马上集结,且随老夫共同抵抗默啜!”
“是!”帐下战士凛然应命。
“慢着!”默棘连叫住了他,脸上露出几分带着安慰性质的微笑,也不知是安慰帐下的战士,还是安慰他自己:“告诉我们英勇的战士们,默啜的兵力只比我们多了三万,我们只需坚守半个时辰,华朝的盟军便会来救援我们,老夫向战士们保证,这是草原上的最后一战,以后你们可以带着无数的牛羊和奴隶,回到自己的部落,过着殷足富裕的日子……”
“是!”战士的士气明显高了许多,他舔了舔嘴唇,脸上挂着贪婪的笑容,出帐传令去了。
默棘连重重跌坐到椅子上,脸色一片灰白。他能安慰帐下的战士,但他无法安慰自己。
方铮……他真会来救援我吗?但愿会吧,毕竟华朝向来崇尚信义,说过的话若不能做到,想必方铮回朝也会被世人所鄙夷,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转念一想,方铮……是那种害怕被人鄙夷的人吗?他的脸皮……
患得患失之间,默棘连老脸不停的变幻颜色,浑身如同生了病一般,一会儿火热似炉,一会儿又冰凉如铁……
情势已至此,不论他来不来救,老夫已无路可走了……
三道黑色的巨浪离北伐军大营越来越近,分三个方向隐隐对北伐大营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包围之势,唯有大营的南面,是水流湍急的榆河,这是真正的死地。
马蹄轰隆,旌旗招展,原本阳光明媚的草原,一瞬间乌云蔽日,天地为之阴沉悚然,浓烈得化不开的杀机开始肆意蔓延。
默啜大军的前锋离大营辕门不足五百步了,营内的突厥战士甚至能看清他们胯下战马奔跑时鼻孔喷出的白气,以及敌人那一双双布满血丝的冷酷眼睛。
“弓箭准备!”营内防守的突厥百夫长大声命令道。
“唰!”齐崭崭的箭矢散发着幽幽的冷光,对准了越奔越近的敌人。
“希聿聿——”百步之外,默啜帐下前锋的十几匹战马被绊马索绊倒,忽然栽倒在地,马上的骑士也凌空飞起,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重重撞在早已布置好的铁蒺藜上,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被蒺藜上的铁刺刺穿了头颅,瞬间毙命,脑中流出的红白之物眨眼间便染红了翠绿的草地。
受惯性影响,后面冲锋的骑士躲避不及,被倒地的战马所阻,也被重重绊倒在地,一时间,百余骑便在大营的辕门外倒下,还来不及爬起,便被后面疾快冲锋而来的战友无情的踩踏在脚下,冲锋的势头微微一滞之后,又开始恢复了一往无前的冲势。
“放箭!”留守大营的突厥战士大声暴喝道。
漫天箭雨激射而出,天色顿时为之一暗,眨眼间,箭雨如蝗虫过境一般,铺天盖地向营外疾奔的突厥骑士头上射去。
只听得不断的惨叫声,默啜前锋中密集的阵势出现几处真空地带,不少骑士中箭,惨叫着翻下马去,然后又被后面滚滚而来的洪流所淹没。
“放箭!”
战场上没有怜悯,敌人的死亡才能换得自己的生存,这是二选一的题目。
辕门外五百步的距离,默啜的前锋还未与默棘连正式交上手,便折损了好几百人。
“骑射兵上!”
默啜立于中军之后,满脸铁青的命令道:“向辕门方向覆盖式射箭!压下敌人的弓箭手!”
令旗挥舞,中军近万骑士同时策马,驶出了中军,向辕门奔去,奔跑中,骑士动作统一的取下了斜背在身后的强弓,动作干脆利落的张弓搭箭。
马蹄如闷雷般,离辕门越来越近。
“放箭!”随着命令下达,近万骑射手同时松手,箭矢铺天盖地射向辕门。
留守大营的战士顿时倒头栽下马去,默啜前锋的进攻终于又恢复强劲之势。近了,越来越近了……
“哟嗬嗬——”当先的数十骑扬着弯刀,口中发出怪叫声,率先冲进了大营的辕门。
默啜远远瞧着,脸上现出欣喜之色:“快!全部冲进去,鸡犬不留!这群卑劣低贱的华朝人,不配活在世上!”
默棘连眼皮快速的跳了几下,抽出弯刀,抖擞着老迈的身躯,大声道:“全军冲出营!与他们在草原上决一死战!”
命令一下,营内数万突厥战士顿时也怪叫几声,挥舞着弯刀策马向外冲去。
“轰!”
两军如同对面冲撞而来的巨浪,恶狠狠的撞在了一起,发出一串耀眼的火花。
“杀!”一名默棘连帐下的百夫长冲在第一个,用突厥语大声呼喝道。
话音刚落,百夫长便一刀狠狠劈向一名默啜的战士,雪白的刀光掠过,战士脸上斜斜的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血痕,他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望着他的敌人,口中喃喃道:“你……你竟是突厥人……”
百夫长狞笑一声,在马背上抬起脚,狠狠将他踹落马下。
“冲!全部冲出营去!默啜的进攻之势已缓,该我们奋勇杀敌了!”默棘连立于帅帐之外,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此刻他满脸狰狞,全然不复往常儒雅素淡的模样。
第三百八十九章最后决战(中)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北伐大营外,一场由方铮直接导演的突厥人之间的厮杀正在进行,厮杀愈见激烈,一里方圆内,已不见翠绿的青草,草地已被鲜血染红,触目所及,映入眼帘的,全是一片赤光,如同铁锈一般的血腥气,在两军拼杀的战场上愈来愈浓烈,闻之欲呕,见之惊心。
成堆的尸体堆积在战场的每个角落,每个突厥战士发了疯一般扬起手中的弯刀,然后毫不留情的挥下,如死神的镰刀,一茬一茬的收割着生命,别人的,或者自己的。
两军数万人的大战,正如同方铮事先所料,一旦发动。便不是那么容易停止的。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残酷选择,以及充斥四周的血腥之气,无一不在刺激着双方战士的嗅觉和视觉,继而激发人们埋藏在心底的狂燥和疯狂,他们像一个个不要命的疯子,呀呀怪叫着策马冲锋,像两柄针锋相对的兵刃,一次又一次的互相碰撞下,除了那耀眼夺目的火花,还留下了一个个残缺不全的豁口。
两柄兵刃已不复往日的锋利,它们在内斗中消耗了自己。
默啜阴沉着脸,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盯着大营外黑压压的战场,战场上的伤亡人数正在飞快的增加,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眨眼间消逝,战争向来是残酷的,鲜血与白骨的堆积,才能成就大人物的伟业。
“再上去一个万人队!”默啜语气如冰碴,不带一丝怜悯的沉声下令。
令旗挥舞,中军之内,一名万夫长锵地抽出弯刀,哟嗬怪叫一声,率先向战场中心冲去,紧跟在他后面的,是麾下一万精锐骑兵,他们熟练的将阵势列成锥子形状,锥尖直指战场中心。低沉而苍凉的牛角号声呜咽响起,在战场边沿,如同奏出了死神收魂时的丧曲。
马蹄声如迅风卷过,一万骑勇往直前,眨眼间便冲入了混杂厮杀的战场,“轰”的一声巨响,碰撞中迸出一串耀眼的金铁火光,如烟花般璀璨。
大营辕门前,默棘连焦躁的望了望天色,看着战场上越来越少的己方战士,惯来老练沉稳的国师,此时也禁不住满脸大汗。
“我们还剩多少战士?”默棘连声音仿佛透着几分颤抖。
“国师大人,我们英勇的战士已战死一万有余了……”身旁的千夫长恭谨的抚胸,哪怕战局不利,他也丝毫未见惧怕,在这位不起眼的千夫长心里,草原只能是雄鹰的天下,阴险的饿狼是永远不配占有它的,就算战局不利,也改变不了他对可汗和国师的忠诚,此战。除了生存,还为了千千万万草原人的信念!
帐下的勇士愿为小可汗献身,可国师想的却没那么简单,久处高位,养尊处优,他已不复献身的勇气,活下去,并且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才是默棘连所一心追求的目的。
满是皱纹的老脸不自觉的抽搐了一下,默棘连语气已有些惶然:“我们交战到现在,可有半个时辰了?”
千夫长看了看天色,点头道:“已过了半个时辰了……”
“快!放响箭,方元帅必引军来援!”默棘连说这话时眼皮直跳,越是在这生死关头,他越对方铮曾经的承诺没有信心。
“嗖!”
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尖啸冲上天空,然后“啪”的一声,在阴沉沉的半空炸开一朵绚丽的烟花。
“再上去一个万人队!一定要在方元帅大军到来之前,将默啜死死挡在大营之外!”默棘连大声下令,眼中露出一种偏执的疯狂。
方铮,老夫已将身家性命尽押于你一身,希望你不会令老夫失望,华朝人受儒家教化,你就算再不要脸,在这危急关头,总不能一点都不顾信义吧?
“杀!给老子活劈了这群叫花子!”
战场的中心,达塔塔手舞弯刀,一刀狠狠劈下,雪白的刀光无情的掠过敌人的脖子,在如泉水般喷涌的血雾中。敌人捂着脖子嗬嗬怪叫两声,终于倒头栽下马去。
“达塔塔!你这养不熟的饿狼!骨禄咄可汗在天上看着你,你必会受到真神的惩罚!”乱军之中,一名默棘连麾下的万夫长怒极,策马扬刀向达塔塔飞奔而来,在阳光的折射下,刀光衬映出一片眩目的白光,光线直指达塔塔的胸口。
“纳命来!”
达塔塔浑身溅满了敌人的鲜血,连脸上都糊得一片血红,他收回弯刀,骑在马上嘿嘿一笑,露出满嘴的白牙:“有本事你来惩罚我啊,谁拦着你了?”
电光火石间,“锵”的一声,两名将领的刀刃狠狠的碰在一起,刀光之后,两双互相仇视的眼神恨恨盯着对方,随即,达塔塔左手忽然松开了马儿的缰绳,反手从身后一抽,在万夫长愕然的目光中,另一柄弯刀的刃尖出其不意的捅破了他的肚子,达塔塔狞笑一声。左手弯刀的刀身在万夫长肚子里运力,一缠一横,然后飞快收回,万夫长如同浑身的力气被抽干,他睁着愕然的眼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肠子和内脏在伤口处忽然滑落出来,连同鲜血,流满了胯下战马的整个背脊。
“真神永远站在有实力的一方!”
达塔塔糊满鲜血的狰狞面孔在万夫长临死前的眼中被无限放大……
“真神厌恶不忠,但更憎恨懦弱!”
“唰!”刀光掠过,万夫长的头颅与身躯分离,冲天而起。脖颈断口处的鲜血喷得老高。
收回左手的弯刀,达塔塔骑在马上,狠狠朝地上吐了口口水,面容再次变得嗜血狰狞。
“勇士们!用你们的刀来见证可汗的万世伟业吧!杀!”
“杀——”
辽阔的草原如同被火星点燃了似的,瞬间又有无数人策马投入了战斗,两军分开,又接近,一次次的碰撞中,无数的生命被永远留在这片冰冷血腥的土地上……
“可汗,已打探清楚,我们现在的对手不是华朝人,而是默棘连麾下的五万残兵!”一名百夫长气喘吁吁的在默啜马前禀道。
默啜眼皮一跳,望着大营辕门上空高高飘扬着的华朝帅旗,忽然产生了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
“与我们交战的是默棘连,那十几万华朝人哪里去了?”
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除了他们敌人,谁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默啜脸色愈发阴沉,死死盯着战场中鏖战正酣的两军,战场上,两军战士仍在奋力厮杀,不论敌我,都已杀红了眼睛,无数人战死,又有战场边等候着的无数人迅速补上,没有妥协,没有求饶,在这个残酷的地方,所有人只有两种命运,死,或者活。
“华朝北伐军不见踪影,其中必有埋伏!”默啜对战场的惨烈视若无睹,冷冷大喝道:“传令!全军往北撤退!派出探子,以中军为圆心,搜索方圆百里!”
“元帅,默棘连放响箭求援了……”
远离战场的五十里外,北伐大军严阵以待,刀箭出鞘。弓绷弦紧,只待元帅一声令下,便直扑大营。
硕大的“方”字帅旗下,方铮骑着战马,立于中军,他撇了撇嘴,道:“看见了,用不着你提醒我,我又不是瞎子……”
身旁的一员副将皱着眉,试探道:“我们是否可以增援默棘连了?”
方铮看了他一眼,道:“急什么?他们还没死光呢,我们这么早凑那份热闹干嘛?这是打仗,要死人的!又不是抢钱抢女人,犯不着这么积极……”
“啊?可……可默棘连不是咱们的盟军么?元帅您与默棘连不是早说好了,以响箭为信号的吗?”副将大惑不解道,军令如山,元帅当着默棘连的面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方铮气定神闲的伸出右手的尾指,朝副将比划了一下,在副将愕然的目光下,方铮又慢慢将尾指塞进了耳朵里,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开始掏耳朵……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增援默棘连了?你耳朵有毛病吧?要不要学学我的样子,也掏掏耳朵?……啊,真舒服啊,虽然这个动作有点流氓,让人联想到某种有伤风化的运动……”
“啊?”副将大惊失色,结巴道:“元帅……你,你你……你……”
方铮朝他咧嘴一笑,接道:“……我我我,我什么我?你想说我临阵脱逃,对吧?”
副将摇头:“不太贴切……”
“偷奸耍赖?”
“……也不太贴切。”
“隔岸观火?”
副将终于迟疑点头:“……有那么点儿意思了。”
方铮喟叹,喃喃道:“没想到在这鸟不生蛋的草原,老子的文采又一次升华,实在是可喜可贺……”
冯仇刀和温森自是明白方铮迟迟不发援兵的用意,二人闻言相视一笑,冯仇刀策马上前,将那名副将拉到一边,开始低声细语起来。
没过多久,只听得副将恍然大悟般的“啊!”“哦!”“啊?”等一连串感叹词儿,听得方铮直皱眉。
“如此严肃的场合,那家伙居然发出这么销魂的浪叫声,实在是有伤风化,大大影响我军士气……”
温森在旁嘿嘿一笑,见方铮仰头望天,眉宇间似藏有几分淡淡的愁意。
温森上前陪笑道:“元帅不必忧心战事,待那两帮突厥崽子内讧得差不多了,咱们再一举溃之,此战我华朝必胜!”
点点头,又摇摇头,半晌,方铮长长叹息,一副忧国忧民的语气,沉痛道:“……你说,如此绝色的女子,怎么偏偏是我的丈母娘呢?实在是人间罕见之伦理悲剧啊……”
“啊?”温森傻眼了,两国即将决战,十万大军的统帅此时居然还在想着他的丈母娘……
温森觉得自己满腔燃烧着的熊熊战意,忽然被一盆水浇熄,从头凉到脚。
侧过头看着温森错愕的表情,方铮一副凄然的模样,叹道:“你也觉得是悲剧吧?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叫声丈母娘,我为你倾倒……咦?好诗啊!我的文采果然升华了一大截……”
“元帅实在是……实在是……”温森结结巴巴半天,终于拍出了一句很笼统很含糊的马屁:“……实在是文采盖世!”
方铮四十五度角仰望天际,眉宇间的淡淡愁绪挥之不去:“但遇伤怀处,文思如尿崩,文采盖世是很正常的……”
温森实在受不了了,小心翼翼道:“元帅,不如等决战之后,您再好好考虑这个很复杂的伦理问题,行吗?”
方铮闻言立马回过神,左右张望,道:“前方探子还没回报消息吗?”
温森松了口气,暗暗擦了把冷汗,道:“刚传回了消息,默啜与默棘连已厮杀半个多时辰了,双方将士越战越眼红,伤亡很大。”
方铮皱眉:“伤亡很大是多大?”
温森道:“估摸着,双方伤亡人数加起来约有三万余人了吧……”
方铮低头想了想,摇头道:“还不够,让他们继续打,咱们仍旧按兵不动,等他们双方伤亡过半时,我们再将他们一举溃之,这样我军的伤亡可以少很多。”
“元帅,万一默棘连或默啜发现情况不对,提前率军撤退了怎么办?那咱们设下的计划岂不是白费了?”
方铮颇有自信的笑道:“就算此时双方主帅下令撤退,只怕也来不及了……你想过没有,哪怕上阵厮杀的突厥士兵每个人都能做到令行禁止,可现在双方加起来十几万人,一道撤退的命令要传达多久才能让每个士兵都听到?而且战场相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若先下了撤退命令,他就不怕影响了己方的士气,助长了敌人的斗志?兵败如山倒,此时他们已深陷其中,撤退只会让他们损失更大,让敌人追杀得更加酣畅淋漓,默啜和默棘连久经沙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元帅认为他们不会退?”温森若有所悟。
“谁先撤退,只会败得更惨,再说突厥人向来都是那种二楞子性格,一根筋儿拗到底的,与其撤退被敌人宰猪一样的追杀,还不如搏一把,在战场上赌个输赢呢……”
“咱们十余万华朝北伐大军不见了,难道他们就不顾忌?”
方铮叹了口气道:“顾忌是有的,不过不会有太大的顾忌,说到底,突厥与华朝征战百年,华朝将士战力不强这是事实,百年来令突厥人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认知,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把咱们这十几万人看在眼里,妈的!真让人郁闷啊……”
这时只听得“嗖”的一声,又一支响箭的尖啸声隐约在东方传来。
“元帅,默棘连又放响箭求咱们援救了,这已是他放出的第五支响箭了……”
方铮颇不甘愿的喃喃道:“妈的,这老家伙怎么没一点突厥人的骨气?老是求援求援的,你多撑一会儿会死啊?太不要脸了,……居然比老子还怕死,简直是突厥人中的败类,简称‘突败’……”
温森满头黑线:“元帅,要不要发兵?”
方铮抬头看了看天色,嘴角露出几分冰冷的微笑。
“擂鼓,传令出兵!好戏压轴,该咱们上场了!”
第三百九十章最后决战(下)
默棘连站在鲜血满地的大营辕门前。看着数百步外,两支信仰不同的突厥战士互相残杀,他忽然觉得浑身冰冷,整个人如同坠入了冰窖。
伤亡已过半,而所谓的华朝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事先约好的求援响箭发了五支,仍如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这是一场打得最为惨烈的战斗,如山的尸骨和淋漓的鲜血,衬映出这场战争恢弘气势,看着一个个优秀的战士前赴后继的牺牲的战场上,默棘连心头如同被刀割般疼痛。
今日之果,当初何人之过?
默棘连脸上连愤怒的神情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凉悲怆。
是啊,致五万战士于今日之境地,何人之过?正是他这个突厥的国师,五万大军的实际统帅者,是他,轻信了华朝人的承诺,是他。高估了华朝北伐军主帅方铮的人品,方铮用极其微小的代价,获取了他的信任,歼灭柴梦山,默许甚至鼓励他抢夺草原牧场,收编部落,主动接下决战前的零星战斗,这一切的伪装做得完美之极,当默棘连渐渐信任这支华朝盟军后,方铮却突然卑劣的将他五万突厥战士推下了万丈深渊!
用兵之上者,借刀杀人。
默棘连想笑,活了一甲子,临了却栽在一个二十岁年轻人身上,枉他自诩在突厥人中智谋超绝,今日却像一只傻头傻脑的狍子,心甘情愿的钻进了事先为他设好的圈套,还翘首以待华朝人的援军,实在可笑之至!
此时此景,再傻的人都明白,当华朝所谓的“援军”到来之时,他们会举起屠刀,不过他们屠杀的对象却是所有在这个战场上互相残杀的突厥人,不论是默啜或是他默棘连帐下的战士,精疲力尽的突厥战士将被华朝大军毫不留情的杀戮殆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华朝的先贤在遥远的古代传下的至理名言,默棘连早该清醒的理解这句话的真谛,今日才悟。为时晚矣!
看着鏖战正酣的战场,默棘连忽然冷笑,上当的并不止他一人,还有对面的默啜,可笑的是,直到此刻,默啜对华朝人惊天的阴谋仍一无所觉,犹自不断向战场增兵,试图一举灭掉自己这个后患,然后做着一统草原,称霸天下的美梦。
很快默啜就会发现,他的美梦如泡沫一般,在阳光下轻易的破碎,那个残酷的时刻已经不远了。
“国师大人,我们伤亡已经过半,是否再向战场增兵?”一名万夫长浑身鲜血,跪在默棘连面前恭谨的问道。
默棘连目注远方,苍老的面容抽搐了几下,眼中露出一抹决然。
“传令,全军战士放下兵器……”在万夫长愕然的目光下,默棘连淡淡的下达了一道令人不可思议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