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是咬著牙说出这句话的,足以见得他对於这群人是有多么愤怒。
这时,朱標出声试探道:“江兄,不知你这里可有杂交水稻的种子?”
“当然有了!”江临点了点头,笑著询问道:“你们想要吗?”
“嗯嗯嗯,肯定想要啊!”
见江临点头后,朱標顿时激动不已。
“有了杂交水稻,再搭配著土豆、玉米、地瓜,大明百姓就再也不会饱受飢饿之苦了。”
“没用的!”江临一脸无奈的摆了摆手,隨后解释道:“杂交水稻各方面都很好,唯一弊端就是种子只能种一代,不能留种。”
“什么?只能种一代!”朱標失望的低下了脑袋。
江临点了点头:“是呀,我手里確实有杂交水稻的种子,也没办法向整个大明普及啊!”
“所以,想要在整个大明普及杂交水稻,还需要真正掌握杂交水稻的技术,才行啊!”
江临的话让朱標再次燃起了希望:“江兄,你肯定有技术对不对,可否传授於我们?”
“我倒是有这个技术,也可以传授於你们,只是……”
江临忽然话锋一转,让朱標露出的喜悦再度紧张期待。
“只是,你们懂得什么叫杂交吗?懂得生物这门学科吗?”
朱標不再吭声,江临提出的这个问题无疑是十分致命的。
江临继续说道:“就算掌握杂交相关的知识,大明目前也没有可以实现的仪器。”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道阻且长的事情,绝对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需要大量的人才一同参与进来。”
江临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学习並运用后世的学科知识。
朱標咬了咬牙,在心中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起身衝著江临尊敬的说道:
“江兄,还请你將后世的各个学科知识传授於我大明学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我大明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地实现国力永昌。”
说完,朱標又扭头看向了一旁的老朱,自责的说道:“父皇,还请你赎罪,儿臣没有跟你商议,便擅自做了决定。”
“不过,这件事对於我大明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可以使我们大明有著显著进步。”
老朱点了点头,倒是认同朱標的这番话,不过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为难。
“標儿,咱不否认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这种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实现。”
“学习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六百多年了。”
“即便是咱,也没能力完全改变这一切,让学子们放弃学习四书五经,放弃科举考试,学习后世的学科!”
老朱的这番话让朱標也感到无奈地嘆了口气。
江临眼见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开口道:
“不用普及全国,你们可以先选拔出一些学子,让其跟我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