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度一百八十二米,整体呈现等腰三角形,外形布局和《星球大战》中的帝国战舰相似。
“凯尔匯报自检数据!”
“指挥官阁下,星河战舰自检完成。”
“星河一型战舰:装备重聚变反应堆,能源输出为三万七千度每秒。”
“离子推进引擎组,最高速度可达六万五千公里每秒。”
“装备有八门五十度光子炮(每度相当於五十吨高爆炸药),有效射程一光秒,射速十五秒每次。”
“四门四十度离子炮,有效射程十万公里,射速二十秒每次。”
“十六门六百六十毫米电磁炮,弹丸初速度一万六千五百公里每秒,射速八秒每次。”
“亚光速飞弹发射器十八具,装备有十万吨当量聚变弹头两千八百枚。”
“小型混合近防系统,拥有小型雷射切割炮十八门,中型电磁速射机炮三十六门。”
“辅助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机作战集群,配属蜜蜂级无人机两千八百六十架,內置无人机生產线一条,生產效率十二架每分钟。”
“登陆与救援型小型太空飞行器三艘。”
原本八百米的飞船,升级之后变成了五百多米,船体材料高度压缩,战航装甲的物理抗性暴涨一大截。
装备的雷射武器和离子武器,电磁武器是战舰最重要的打击手段,飞弹和无人机也就能起到牵製作用扰乱一下视线而已。
刘武不是没有其他的武器装备,利用中子撞击原子核產生伽马射线所打造的能够发射伽马射线的武器,这种对於碳基生物来说属於绝杀性的武装力量。
还有基於电子开发的宏电子武器,这是涉及到了反物质门槛的武器,破坏力没的说。
和宏电子等同的还有更加接近反物质的正电子武器,按照物质分类已经属於反物质序列了。
但这些武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控制方面有问题,射程太近,一旦发射出去很快就会面临分散的局面,一旦触碰到物质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爆发。
到时候没打中敌人不说还容易打到自己,比七伤拳的伤人先伤己还狠。
虽然没有经歷过太空战爭,但是通过吸收坠毁飞船获得信息参考,太空战航战斗,没有人会面对面作战,都是隔著最大的射程集火打击,属於超视距战爭。
因此武器射程尤为重要,武器威力再大,射程近打不中敌人就没有丝毫用处,纯属摆设。
这也是刘武选择射程最远的雷射武器和电磁武器的原因。
雷射武器相对其它武器来说,威力不是最大的,但是它的速度是最快的,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使得它哪怕没有经过太好的约束手段,依然可以在数十上百万公里的距离上给敌人造成有限伤害。
而电磁炮弹丸速度確实比较慢,但是射速快啊,並且能源消耗小,可以形成弹幕来压迫敌方的闪避轨跡,为雷射炮爭取打击窗口。
离子炮属於两者之间,距离不远不近,速度也不是很快,装备的原因是这玩意威力大,对於金属装甲有著超高的破坏性。
“只有六艘,这点数量太少了,必须继续增加才行,起码得有个千八百艘组成一支舰队才行。”
“一艘战舰需要一百多万吨各类材料,想要组建舰队就意味著起码得准备十几亿吨材料才行。”
“按照现在的矿物採集治炼速度,以及工业发展速度,时间也要不了多久,
最多两个月就能完成扩增,正好和战舰的升级时间差不多。”
刘武双手抱胸,战舰有了,驾驭战舰的人还没有选出来呢。
“凯尔,我让你搭建的虚擬世界搭建的怎么样了?”
现实世界刘武不敢让土兵乱来,但是虚擬世界训练就没事了,隨便怎么折腾都行。
“指挥官阁下,虚擬世界的搭建需要足够的现实世界物理参数才行,目前的虚擬世界达不到您提出的要求。”
“怎么个达不到法?是不能运行还是无法模擬驾驶飞船?”刘武不解,他以为这事对於一个智能ai来说应该很简单,计算还有量子计算机组成的计算矩阵,
多大的数据运算不能完成?
“缺少我方飞船的实战数据,目前模擬操控失真度达到百分之四十三。”
“百分之四十三的失真度?”刘武皱眉,这个数据確实挺高,模擬毕竟是假的,训练也只能让土兵熟悉岗位和设备,可以减少实际训练的时间达到快速上手的目的而已。
“对了,计算一下智能操控战舰和人工操控战舰之间的数据差,哪些方面会有较大差距,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土兵反应速度。”
“根据计算,人工操控战舰的反应速度会比智能ai控制慢百分之三十五,延迟机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五,失误机率达百分之六十一。
“通过人机相融方式可以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反应速度。”
刘武都乐了,人机相融,啥意思,搞机械飞升啊?
“验证一下脑波控制,建立虚擬舰桥,以虚擬世界的时间延迟性来提高战航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可行性?”
“脑波同步操控,取消手动环节,操控性上升百分之十五,整体反应速度可达智能操控反应速率的百分之九十二。”
“那就加装脑波设备,使用第九代脑波设备。”刘武当即决定使用脑波操控,取消手动操作:“通知李杰,立刻筛选舰员进入舰队序列,组建星河第一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