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初次接触
第一次全体军事会议在吵闹中结束,这次会议让刘武见到了自己这些部下令人深刻的一面。
卢学奇等参谋部成员以及各地区领地军区负责人舰队指挥官等,在一个个军事部署和资源分配中吵的不可开交。
哪怕是池文提出的分配方案也有不少人掀桌而起,和他吵的面红耳赤,就差捲起袖子来一场肉搏战。
会议结束,离开虚擬指挥中心回到星河號的刘武看著领地防御计划书思索著该从哪里下手。
三级战舰凯尔已经设计好了开始建造了,由於设计到的技术含量不高,舰体结构和诸多设备都可以用其它的要塞飞船凑合製造,製造要求高的则利用星河號的设备製造,整合下来速度很快,只要两天时间就能製造完成,最后组装得他三天多的时间。
“凯尔,防御计划都要我製造哪些东西,你將它们標註出来,制定一个生產计划。”
“凯尔收到。”
下一刻,数据一阵翻转后显示出一张生產计划书,刘武从头看到尾。
“天明星太空防御网,监测网,空间站偏转力场发生器,超远程大型雷射炮..”
“月球武装部署,雷射炮矩阵,电磁炮阵列,空间站堡垒化——
“六號行星防御体系,卫星防御网,太空堡垒群——”
刘武一一看完之后才发现,需要星河號製造的设备有点多啊,光是大型重聚变反应堆都要一千多套,还有各种高能武器,量子通讯设备,武器核心零部件,
偏转力场护盾等等。
按照现在星河號的生產力,再加上领地现有工业体系可以製造的一些设备,
零部件等,也要半个月才能製造完成,安装调试投入使用又是半个月,正好卡在生物飞船进入恆星系內部可以探测领地情况的时限之內。
刘武没有急著在星河號上开工,先让凯尔生產著,他自己则乘坐飞行器进入一艘星火系列的驱逐舰战舰內,前往红巨星部署反物质转换装置的轨道上。
站在观测台上眺望红巨星,从他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个小黑点隔著数百上千公里围绕看红巨星运动,將红巨星散发的恆星能量遮挡吞噬吸收,留给后方的空间一个个阴影。
反物质转换装置本身並不大,只有三百多个立方大小,但是为了接收足够多的恆星能量,展开的恆星帆却有上万平米,距离红巨星表面仅仅只有一万多公里,一个不注意,红巨星运动剧烈一下,喷射一点物质出来就能將其摧毁。
一艘艘小型飞行器穿梭在转换装置之间,將每天產出的反物质储存罐换下,
送往后方星河號內集中存放。
星火系列01號驱逐级战航载著刘武来到一处千净的空域,这里近几百万公里范围內都只有一座反物质转换装置在运行,只是在它的后方有一条长达数公里的金属链条连结著一个金属货柜平台,里面转载著將近千万立方的各种材料。
乘坐小型飞行器来到平台处,打开转换装置的物品面板,选择升级。
“物品名称:四级文明反物质元素转换装置1v6
功能配置:四级文明辐射能收集转换系统iv6,四级文明电能转换系统lv6,
四级文明多用途反物质转换系统lv6,四级文明力场约束机制lv6,
升级要求:无升级方向:无升级经验:不可升级。”
看著星河號辛苦熔炼飞船碎片,积蓄了四五个月才积累出来的千万立方材料化作了三万多个反物质转换装置,刘武的心態都稳了不少,不能升级都无所谓,
反正还能这么千的还有好几个。
iv6等级的每个转换装置每天可以提供零点零二克反物质,现在他有三万两千多个,每天可以通过吸收红巨星的能量为他提供六百四十克反物质。
十艘移动要塞每艘每天常规运行也只需要消耗零点三克反物质,常態巡航也不过一天三克,全功率战斗一天最少消耗六百多克。
也就是说,现在他每天的產量都能供应一艘移动要塞全功率战斗,只要积累上一个多月,足够让现有的反物质反应堆都能全功率运行四五天的,领地的安全无疑有了一个保障。
就是这些战舰不能轻易动用,但留作底牌最合適不过,一旦到了最危急时刻,谁还管暴露了会不会敌人针对进攻啊,反正不暴露也活不了了,还不如拼一把呢。
“可惜材料还是少了一点,不然反物质储备再多一些,反物质反应堆都能普及下去了,何必用那笨重的重聚变反应堆。”
刘武返回星河號开始工作,凯尔接手控制反物质转换装置移动到合適的位置开始生產,又安排好飞行器前来更换反物质储存罐。
有了这批设备提供足够的反物质,星河號也可以放开手脚使用能源,开足动力生產的同时,也能生產一些移动要塞缺少的设备,等待以后升级融入,从而恢復移动要塞应有的战斗力。
星河领地隨著军事防御计划的出炉,整个领地的生產力都被调动起来。
十几万座工厂都开始生產各种物资,从囤积民用生活物资,到军用战备物资,生產计划排的满满当当。
刘武也找时间回了一趟天明星,將最后一个智能中枢带到次元空间进行升级,通过特意寻找到的战舰计算中枢升级而来的被命名为真武,负责军事方面的军纪监察,情报收集整理,战爭辅助,军功计算等一切军方需求。
暂时接管这方面工作的伏羲回归原本的工作,科研计算,生產规划。
有了真武的加入,被军方占用的计算力回归,让科研人员高兴的很,以前需要排队计算的科研任务,现在猛的提速十几倍,大大减少了他们的等待时间,加快了科研效率。
与此同时,刚刚接手军方任务的真武就开始了生產力整合,根据计划加快建设太空船坞,和太空站堡垒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