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田乃是在人膻中穴附近,也就是人心齐平之处。西游所言,菩提的斜月三星洞所在,猴儿(先天一炁)在这里获得智慧,达到悟空之境。
然后復归水帘洞,也即是回到下丹田。
此时,除掉混世魔王,下龙宫幽冥。
所谓天庭饱满,指的就是人的眉心处,便是天庭,也就是上丹田的位置。
也就是说,猴儿(先天一炁)受天庭感召,入天庭(上丹田),成为弼马温,心猿意马本是般配。可惜因先天一炁心中不足,落回水帘洞(下丹田)。
猴儿(先天一炁)二次入天庭(上丹田),便是齐天大圣。
这一次达到內圣之境。
可惜,位於天庭的齐天大圣,虽然有安静,寧神二司扶持,仍然是不可安心,终於乱蟠桃偷金丹,逃回水帘洞。
虽然是內圣之境,终於是“大圣”抵不过“小圣”加“老君”,终被击败,投入八卦炉中炼,得到火眼金睛,成就火中金,可惜是攒聚五行不够,被五行山压住。
五百年后,得到三藏解救,终於揭开束缚,成为行者。
成为行者之境。
陆续攒聚五行,开始了三藏取经之路。”
长生此时才知道,为什么《西游释厄传》中赋予那只猴子主角那么多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代表著修行的一种状態,石猴,美猴王,孙悟空,齐天大圣,行者,代指著先天一炁的状態。
石猴,心王,悟空,內圣,行遍周天。
“徒儿,你可知道这先天一炁从何处走,该往何处么?”老君笑眯眯问著李长生。
李长生说道:“先天一炁自会阴穴,进入下丹田,然后进入中丹田,攒聚五行,进入上丹田。”这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老君手扶长须,沉吟良久,说道:“徒儿,你果有宿慧,悟性极佳,却是修行的好苗子。你所言却是最佳道途,可称得上是捷径,但是修行哪有一蹴而就。
你选择的是最稳妥的道途,但是稳妥也意味著安乐,你岂不闻生於忧患,死於安乐乎。”
李长生听闻此言,心中大震:没错,孙悟空的天赋心性,机缘都是极佳,他还要在上中下三丹田中徘徊,况且我呢。
“好徒儿,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心不改,方得大道,行事求道,具要此道。”老君拍了拍李长生的肩头,说道:“你回去想上几天,就知道了。”
李长生想到《西游释厄传》的最初问题,为何猴儿,不是从土里,不是从树中,偏偏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为什么书中称呼猴儿,为石猴。
李长生恍然大悟,暗道:“猿猴者,心也。石者,刚也。石猴,便是刚心之意。”
“万念不可乱其心,坚刚不可夺其志,有此心刚,无事不成!”李长生脱口说道。
老君一愣,乾咳了一下,將放在李长生肩头的手拿下。
“你这徒儿,忒也聪明了。”老君心中十分欢喜。
“那还不是师父教的好,徒弟学得才好。”李长生小小的恭维了一句。
老君果然哈哈大笑:“你这徒儿……修行的先天一炁路线,你已经知晓了。有些东西我可以教你,有些却要你自己去摩挲。
徒儿啊,纵你是道祖首徒,有些路还是要你一人独行的。”老君语重心长地说道。
李长生明白老君画中意涵,这是要他戒骄戒躁。
“徒儿,晓得。”
老君说破根源后,便传了口诀,李长生切切记了口诀,对老君拜谢深恩。
老君安排李长生在八景之舆中的一个静室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