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中,除一刀肥润的猪肉外,比较显眼的是十来根长条、锥状的青色之菜,
应是建国兄所说的青椒。
另还有四个禁果(苹果)、一把小葱、一头蒜、一块姜,以及两根火红的“小米辣”。
一这小米辣他尝过一回,差点儿以为自己嘴巴被火燎了,半天才缓过来。
但现在一见著,却偏偏口舌生津,居然还想吃。
当然,此一袋酬礼,珍贵的,不只是肉菜果,还有外面这条手提布袋,以及內里装猪肉的,“可降解塑胶袋”
一7
据说这“可降解塑胶袋”,与寻常塑胶袋不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葛甲却是一直也想不明白,何谓“环境污染”。
仙国肉菜虽美,但吃过也就没了。
但此布袋和塑胶袋,只需洗净晾乾,却可重复利用!
不仅提拿极其方便,且比囊袋大,而坚韧得多,乃是真正的仙国之器。
那些贵人之所以,能开出二百钱高价,一半是为尝鲜,另一半,也是买这仙袋。
这是甲第三次获取酬劳。
第一次单独任务的酬礼不是肉菜,第二次酬礼,他是当场卖了二百钱,购置了新布等家用之物,托人送回乡去。
今日这次,他却是不准备卖了。
他有公士爵位,卫尉军中,一年秩禄几十石,吃穿用度问题不大。
是以准备带回家去,给自家的妻儿老母尝尝鲜!
不知不觉,已是走至南市口。
“甲郎!”
一赶牛车的老者挥鞭招手。
“三伯公,久等了。”
“不久不久,”葛三伯咧嘴笑著,牙齿漏掉几颗,眼睛已是瞄到甲手中所提的新奇袋子,眼神已是直了:“是仙国之物?!”
葛甲点点头:“是仙国所赠肉。劳烦三伯公梢我一程,晚上到我家一同吃肉!”
葛三伯吞了口口水,头是摇得拨浪鼓一样:“不成不成。捎你一程,不过顺路而已。老傢伙哪来福气,能吃仙国所赐的肉?”
“三伯公说哪里话,一定要来!”
老者是葛申的同乡长者,按辈分是三伯公,以行走各地贩货为生。
平日里都是肩挑货担,行走各乡里。
这次是租借了里长家的青牛,到咸阳进货来了,正好捎葛甲一程。
一路上,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著。
在咸阳,葛甲不过一蚁,人人皆是他要仰视的存在。
但出了咸阳,他可是有爵位的公士,秦王宫的卫士,高高在上的卫尉军!
所以三伯公虽是长辈,却也不敢在葛甲面前,摆倚老卖老的谱,只是不断递著话头,跟甲聊仙国的事。
车一路向东南,过大道,慢慢走上偏僻顛簸的小路。
秦设乡、里等行政级別制,咸阳附近,就有建章乡、阴乡、长安乡等。
乡下另设里,数里成一乡。
葛江里,不在这些咸阳附近的“中央乡”,而是在,长安乡再往东南,去二十里的兴阳乡,隶属芷阳县。
论及范围,远不是大秦都城附近,属於偏远的下里巴乡,要受咸阳本地乡里的轻视的。
相传,葛江里本是一片密林。
昭王时,为翻修兴乐宫、修建灞宫,於是迁了一批修宫墙的匠人前来,將密林伐空,运往二宫。
两宫修完后,一部分匠人也在此地繁衍生息,並开垦出了一片片田地,遂步形成了葛江里。
那些匠人,就是如今葛江里葛姓一族的先祖。
牛车龋前行,途径数里,一直走到日已西斜,天边出现霞云,方才抵达葛江里。
“三伯公,一定要来吃肉啊!”
“不敢不敢!”
葛三伯连连摆手,告別了葛甲。
半月未见妻儿,他心急迫切,提著一袋子仙国肉菜,越过田垄阡陌,僕僕奔向家中。
“甲,听说咸阳出了仙,是真是假?”
“甲,又带东西回来了?阿月好福气啊!』
“甲,你回来就好啊!你回来引水渠就有办法了!”
沿途同村都跟他打招呼,葛甲一一回应。
远远及近院门,忽的一声欢雀大叫:“阿父!阿父回来了!”
一十岁垂男孩,已从院中抬头看见他,欢呼一声,丟掉手里的帚,飞快奔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