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股剑,青龙偃月刀,冷艷锯,丈八点钢矛—”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明明只一遍通读下来,然这字字珠璣之句,竟似热烙一般印在他脑中!
每每想起,都觉热血澎湃,痴迷其中!
小说家虽是末流学问,倒也有其可取之处嘛!
战国时,的確有小说家,然连纸张都没有的年代,写出的作品,比较《三国演义》这般鸿篇巨製,自是远远不如。
是以顿弱、姚贾,明明觉得这是最末流的学问,但仍是毫不意外地沉迷其中。
好半响,姚贾也是看完了。
宋伟民才放下茶杯:“二位觉得,此报纸如何?”
顿弱姚贾对视。
姚贾赞道:“此报纸精妙绝伦,珍也!称得上奇货可居!
“若只当成商贾之货售卖,未免可惜。”
宋伟民点点头。
顿弱却是直言不讳:“贾君之言,未免隱曲!直说了吧,此物当做商货售卖,实暴天物尔!
“与其贩售,不如装以木、嵌以珠,用作奇珍之物,贿遗列国贵侯!
“届时无论尔等想要什么,应有尽有!”
这也是顿弱、陆贾一贯以来的行事之策,重金收买列国显宦,影响各国朝堂,以达秦国之目的。
宋伟民却是不答,笑著反问道:“二位觉得,此报纸,可定价几何?”
顿弱思:“此物珍贵,若以货贩之价沽之,可以金一鎰始!上不封顶!”
姚贾也是点头,物以稀为贵,要他说这个价格,还是低了!
宋伟民手腕停顿一下。
此金,指的自然是黄金!
一鎰即是二十两,相当於现代的320克多黄金!
以当下金价来算,相当二十好几万了!
一张报纸,卖二十几万?
过度离谱!
然,顿弱常年遍行诸国,能提出这个价格,自然是觉得,会有人愿意买!
且愿意买的人很多!
是实价!
宋伟民不禁感慨,若真要怀揣赚钱为目的,在两个世界间隨意倒腾几遍货物,便能赚的盆满钵满,富可敌国了!
轻易便能享有帝王般的享受!
由此更知,孟未竟,能坦然上报国家的不易。
宋伟民摇摇头:“这个价格,高了。”
“高了?”顿弱皱眉,“你或许不明天下诸国的情况,所谓奇货可居,这个价格,列国贵侯,定也会爭相购买!”
宋伟民摇头:“我不是觉得,没人买。而是这个价格,我想卖的人,就买不起了。”
顿弱一时语塞,无语地看看宋伟民。
你卖货的,居然反过来要挑买主?
还嫌弃价格开高了?
要不要听听自己说些什么!
姚贾问道:“敢问宋主任,觉得定价几何为上?”
宋伟民竖起一根手指。
“一金?虽低了些,倒是可薄利多销”
战国时度量衡未统一,一金一般指四两金。
“不是一金,而是一钱。
“多少?!”
顿弱、姚贾,觉得自己耳朵听错了。
宋伟民再度强调:“没错,正是一钱。
“在秦,则一枚秦半两;
“在燕,齐,则一枚刀幣;
“在楚,蚁鼻钱轻,可稍加之,二枚铜贝;
“在三晋,则一枚铲布。”
金为上幣,铜为下幣。
秦半两、燕刀、齐刀、楚铜贝(蚁鼻钱)、三晋铲布,皆是铜製钱,与同重之金,价差数百倍!
顿弱、姚贾,全然是懵了。
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但宋伟民高深莫测的神情,却让二人渐渐意识到,他认真的!
鎰金,一钱,二者之差,万倍计!
这哪是卖报纸?
分明是送报纸!
顿弱更是隱约夹杂几分讽笑道:“若只这个价格,宋主任,还不如全卖给我!
“有多少,我买多少!好得一笔泼天的富贵。”
姚贾咳咳两声,警他一眼:“顿弱君,又开始威武不屈了?”
顿弱:
..
你母婢的威武不屈!
“那你说!”
姚贾授授鬍鬚,笑道:“宋主任,是要以此报纸,行那“传单』一事?”
姚贾毕竟是早来了一日,多了解仙国一些,是以一句话,点出核心关键。
顿弱一听,也是醒悟。
商君南门立木,燕王千金买马骨道理是一样的。
无非是“信”之一字!
仙国以“传单”,取信咸阳之民。
如今,是想以“报纸”,取信天下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