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官方文件的名称,將统一採取这种方式。”
孟未竟坐在下面,他休息了差不多三天,
目前针对三个世界的开发案,特事局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意见定稿,才联繫他过来。
“在谈论方案之前,我们要先对1到3號世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张志勇先点了点1號战国世界。
“目前,我们在1號世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交通网络以咸阳为中心,基本扩散至秦国內的主要城市。
“在各地开发矿產综合,总计已有203处,並且徵集有一万的现代人,在秦国內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从1號战国世界,选拔了一支,总数3000人的大秦子弟兵,经过六个月的训练,他们基本掌握了现代武器,建立了战斗目標的信仰,可以称之为一支半现代化的军队。”
他在1號战国世界后面,写了“3000子弟兵”字样。
笔触再次转向2號秦末世界。
“2號秦末世界,孟顾问穿越所去的世界。
“从资源的角度来讲,2號秦末世界的传送门,开在滨海之处,这意味著我们可以快速进行远洋探索,获取世界各地的优质矿物,补充国內紧缺的铁矿、铜矿资源。
“当然,2號秦末世界的政治环境不稳定,正处在激烈的战爭初期。
“因孟顾问的深度参与,与原本的歷史已经发生偏离,如果放任不管,局势有可能会变得无法预料。”
最后是3號汉初世界。
“3號世界的传送门,从位置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虽然也是乌江边,联通水域,但资源与1號战国世界高度重复。
“且本身刚刚经歷了楚汉决战的社会环境,不便於我们深度介入。”
简单总结了一下,三个世界的政治、社会、资源等优劣区分。
张志勇才说道:“基於以上三个世界的客观现状,我们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提出了一个,『中心梯度制”的草案。
“简单地说,就是將1號战国世界的功能性进行拆分,分散给2號、3號世界,彼此互补。”
他看向孟未竟。
孟未竟:“.——別看我,我確实没听明白!”
张志勇解释道:“打个比方,1號战国世界,原计划,是以资源工业和农业生產为主。
“现在,计划不变。
“但是对原本计划中的,资源和农业生產类目,进行一定削减。
“比如,原计划向1號战国世界迁移的,三十六种,高亩產现代作物,现在削减至二十二种。
“削减的部分品类,则划分至2號、3號世界。
“形成以0號现代世界为中心,其余三个世界为辅助的资源交易模式。”
他一边说,一边在左侧画了三个箭头,分別从1、2、3號开始,匯总向0號现代世界。
这么一说,孟未竟立刻是明白了,就是把原本都给1號战国世界的需求蛋糕,分出一部分,分给其他世界!
警如现代需要铁矿、铜矿、稀土矿。
原本都是从1號战国世界產出。
现在,则安排1號战国世界產出稀土矿,2號秦末世界產出铜矿,3號汉初世界產出铁矿!
每一项资源需求,都意味著背后的產业、就业机会、工业发展。
农业上,也如此划分,1號產玉米,2號產水稻,3號產高粱!
当然,总共品类远不止三种,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中心的意思,我明白了。那梯度,是怎么回事?”
张志勇道:“鑑於三个世界,不同的发展形式,我们將对三个世界,採取不平均的资源分配。
“1號战国世界,我们深耕最久,基础设施、电力设备都是以现代技术的標准进行建设,初期会分配100%的矿產產业资源,60%的农业生產资源。
“2號秦末世界,我们直接介入,平稳局势后,则著重发展远洋运输业,並同步分配30%农业生產资源。等远洋开採能力起来后,再逐步提升矿產產业比例。
“3號汉初世界,我们的方案是,短期內,不深度介入!只与汉建立外交关係,建造大使馆,
以支持刘邦平定局势为主,待局势稳定后,再进行適当的农业援助,但比例不超过10%。”
孟未竟不明白了:“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比例梯度呢?”
“这是基於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考虑,简单来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发展一个世界,比分散力量,產出和收益更加巨大。
“另外—”
他顿了一顿,还是无奈道:“另外,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说,保持四个世界从高到低的市场梯度,更有助於减少无效竞爭,保持市场的活力,使我们整个体系良性循环。
“比如3號汉初世界,就可以作为,1、2號世界的补充市场。”
同时动笔再次画了三个箭头,不过这次分別是从0到1、1到2、2到3。
孟未竟虽然不了解经济学原理,但看张局长画的这张图,好像的確是井然有序的样子。
然后就是3號挺惨的!
“既然大家已经明白了我们的工作目標,那我接下来就详细谈谈,针对三个不同世界的,具体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