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妙的是。
原本在雪地里沉淀了一冬的纷飞落叶,隨著天气渐暖,也跟著满地积雪一起化作养料,蕴养顾寧扎根的土壤。
不光使得泥土由原初的躁黄,开始渐渐染上丁点墨色。
同时,原先只是一丝一缕进入树体空间的地气,它们入体的速度也有了显著增长,慢慢在树体空间底部囫圇铺了浅浅的一层。
地气铺盖后,也渐渐显现出了非凡神妙——顾寧的神魂得以在空间內显化真形!
树体空间內。
当顾寧的神识沉入,空间內霎时出现了一道顾寧外界树体的投影——半透明,表面流转著如同水波一样的纹路,扎根在地气中。
冬日少有灵露月华,所以此时树体空间內多是太阳残韵。
抬眼望去,便见漫天緋红火云匯集,將头顶塞得满满当当。
每当白日汲取太阳真火,便见天穹之上,突现一道煌煌金轮破开红雾,云蒸霞蔚,儼然若鸿蒙初辟,令人目眩神摇。
赤金交织的万道霞光中,又彰飞泉垂落。
赤潮顷掩映,灵机入云海。
穹隆滂沱,悬水奔泻,洪涛腾涌,玉珠万千。
一道由太阳日精唤出的灵机瀑布,自穹顶始,一路飞流直下,迸溅於地,而后潺潺滋蔓,使得顾寧的神魂受此蕴养,大有裨益。
就如刚才对天生的探听。
换做冬时,顾寧是绝对做不到的,神识范围远远没有这般广阔,但经过春季两月滋养,顾寧神识范围已经能笼罩大半个庄子。
所以天生才一归来,顾寧立刻就能有感。
神识的快速增长,同样也带动了顾寧修为、道术的提升。
这段时间里,伯桑一直在树下教书认字,顾寧自然也是跟著学会了。
认了字后,又因伯桑经常在树下翻看道术典籍,所以顾寧也顺带將这些书籍都借鑑了个遍,凭藉强横的神魂,將內容一一记载心里,温故而知新。
在这个过程中,顾寧发现伯桑说的道理確实没错,这些经书虽然无关乎灵气吐纳,但其中却含有许多前辈先贤,根据不同角度对天地至理的阐述,可谓是让顾寧受益匪浅。
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顾寧自身神魂超乎常人,又有每日道韵洗礼,可谓是如饮醍醐,一闻千悟,每时每刻都在无声进步。
最明显的便是在道法上。
高屋建瓴之下,顾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悟得了许多道法,纵使其中有些道法原理懂得不是很全,但仗著雄厚修为和神识,顾寧也能简单粗暴地一路横推。
诸般道法在手,总算是有了几分修仙者的样子。
按理说,在修为如此突飞猛进之下,顾寧应该暂缓修行,安定心神,提防心境失稳,而不是在深夜里也不放鬆,继续推演功法。
但奈何……
不知是不是因为对道的理解日渐精通,还是道韵中本就有天道残意,以至於,顾寧现在灵觉对於危险的感知极为敏感。
近日来,顾寧频频心生悸念。
这种如芒在背的危机感,仿佛头顶正有一块陨石急速坠地,还是直直衝著自己而来。
偏偏顾寧又找不到具体源头。
心神不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