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金瓯重圆 > 第98章

第98章

几天后,韩玉的密信呈在刘钦案上,上面详细记载了那日陆宁远营中发生的事。

韩玉是勋贵子弟,从小不说是锦衣玉食,起码吃穿上从没短过,生长京城中,玩伴也都是朝中各个大臣的子弟,从没听说过天底下竟然会有人饿死。

于他们这些人而言,粮食从不是地里长出来的,而是朝廷发的、粮店里买的、袋子里冒出来、饭碗里涌出来的,每天到了时间,自己就摆在了饭桌上面,就像每日日出鸡鸣,乃是自然之理,十几年来雷打不动。稻黍稷麦菽摆在桌上,谁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只知道能吃而已,吃饱了,筷子搁下便走,哪管剩没剩下。

这次随陆宁远出兵,就同从前第一次离京时的刘钦一样,他也见到了许多从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甚至想都不曾想象过的景象,别说知道了有人会饿死,就是自己现在每天也难得一饱。

一开始他想,粮食没了,那去买就行了,后来才知道,竟然会有拿钱也买不到粮食的事。于是他又想,他们是朝廷官军,别说他们买粮时是真金白银地掏钱,就是一分不给,百姓身为大雍子民,给他们提供粮食,那也是责无旁贷的事,难道还能让他们这些官军饿着不成?

等听说这些刁民居然暗中帮助翟广,有人背负着袋子徒脚走几十里路给他送粮,对他们官军却支支吾吾,百般推脱,一粒粮食都不肯给后,他更是怒不可遏,觉着这些人和流贼同流合污,说明也是流贼,全都抓了也不会抓错,几次劝陆宁远雷霆手段整饬一番,也是杀鸡儆猴,给其他刁民做个榜样,陆宁远都置若罔闻,惹他终日气鼓鼓的,就想给刘钦告状,但惦记着临行前刘钦的嘱托,为了行事之密,除非有紧急之事发生,不然每十日才传递一次消息,以免信件来往太频惹人注目。算算时间还没到,只好一直自己生着闷气。

后来终于到了他可以写信的日子,他深夜不睡,找了个僻静处,偷偷写好了给刘钦的密信,等要发出时,自己重读一遍,登时一惊,将信凑在烛火边烧掉,然后又展开张纸。刘钦不许他掺杂个人好恶进去,只能记述,不可评判,曾经还为此批评过他,给他羞得一身热汗。

他写的时候还不觉着如何,等写完重读,才发觉犯了忌讳,第二稿时便着意控制,尽量只记述这些天所见情况,自己瞧得上的瞧不上的都写进去。这次写完,他重读一遍,自觉没问题了,才松一口气发出。

刘钦收到的最新一封密信最后,记述的就是陆宁远驱逐那一旗强买民粮的士兵的事。韩玉似乎认为此事非同一般,在信件最上面做了一个标记,以做提醒。

他牢记刘钦的吩咐,几乎没掺杂什么情绪进去,但落墨很重,仔细看时,因为激动,一些字写得颇为潦草,而且不避烦渎,几乎是将陆宁远那日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原封不动地默写下来,足足费去数页纸,如此举动已足以让刘钦窥见其意——因为他读过之后,也和韩玉是一般想法。

先前得知陆宁远在邹元瀚已处必死之地时救下他的性命,他放下密信,便感慨半晌,虽然没有听到陆宁远对李椹解释的那一番话,但陆宁远心里想着什么,其实他多少也能猜到。如今再收到这一封信,他先草草读过一遍,登时一凛,收去刚才的漫不经心,下意识肃然了面孔从头重读,这次一字一句看得十分仔细。等读完之后,不觉怔愣,缓缓从桌案前起身,把信纸拿在手上,站在窗边慢慢又读了一遍。

这次读完,他把信纸在手里一折,猛然想起在江北时的事来。

那时秦良弼军粮短缺,于是解下睢州之围后,他便放纵士卒进城大肆劫掠,可对那些犯法的军官,自己却全然不敢处置,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小惩大诫一番做个样子。那时秦良弼曾对他说过一段话,他印象很深,他说——

“兵士们跟着你出生入死,便是为了能吃饱饭,有钱花,娶老婆孩子,什么不给人家,就没有人再给你卖命啦。”

于是他放纵士卒挨家挨户敲开城里百姓的房门,冲进家里抢劫粮食、器皿、巾帛,把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哀哭不止,把一应犯法的军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为了队伍不散。

而那天晚上,陆宁远躺在病榻上面,对他说:“为将五德,仁者为先,国家大将,必解爱人。”

他那时便似乎已经理解了,在心中感慨不已,只觉于眼前的昏芒蹭蹬之中照来一束亮光。但现在他知道他没有,因为此时此刻他才当真懂了陆宁远的话——抑或将来的他还会再有同样的想法,同样发觉今天的他也没有能全然领会。谁知道呢。

陆宁远这所谓的“爱人”,原来不只是要求他自己,竟然还包括了他麾下士卒在内,若他大雍能成一支如此之军,该是怎样光景?

刘钦慢慢回神,只觉背上发着热,低头又看看这几页纸,一张张整理好叠了起来。

他行事缜密,不允许有自己看不到之处,像韩玉这样的密探,他还有许多个,不止陆宁远身边有,如秦良弼等许多人身边也放置了一两个,刘缵、刘骥身边更不会少,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像韩玉那样顺利落脚,一举便到了目标身边,有的接触不到什么核心的信息,只能传递些杂事。

对他们发来的消息,他每次都阅后即焚,不留半点痕迹,以免日后让人看见,惹麻烦上身。但不知出于何种心理,这一封信他没有烧掉,而是折起来妥帖收到某处,然后坐回在案边,低头沉思片刻,提笔给陆宁远写了封信。

他自视甚高,很少真正敬重什么人,陆宁远年纪虽轻,说来同他还有些仇,却是其中之一。他恨过他、怜过他、也佩服过他,或许现在还有一些别的,因此这佩服敬重只藏在心里,没有将陆宁远推得远至天边。

上一封陆宁远给他的来信还摆在桌上,信的末尾陆宁远感谢他送给自己那件战袍,只看措辞似乎就能想见他写信时的那副局促之态。

刘钦想到那件袍子,进而就想到出兵那天,笔不觉停下,提在手里顿在一旁。案边的烛火将他眉目氤氲进暖黄色的光里,那些英武凌厉淡去了,他看着信纸,垂下的两眼显出几分少见的安闲柔和。

那天陆宁远穿上战袍,认镫上鞍,翻然一变,载着他的雄心和希望往南而去,他在后面看着,心中如惊涛涌起,便待要扬波搏击,跃跃欲试。陆宁远是奔赴战场,他在建康,同样将要有一场恶战,只看最后鹿死谁手,他如何能不心潮涌动?

他没有离开,负手站在原处,看着陆宁远挺直的背,火红的战袍猎猎地打着,深色的头盔一角反射着一团日光,马蹄蹴踏间,一点一点去得远了。

然后就在这时,陆宁远在马上向他转回了头。

刘钦从那一天中回神,看着眼前写到一半的信。

他几天前就已经收到,但放在桌上,直到今天还没有回复。陆宁远在信中除去向他汇报营中情况和向他道谢之外,还提到了军中粮草短缺之事,问他有没有办法。

通过韩玉之口,刘钦当然已经知道,之所以一拖再拖,就是因为前些天帮不上忙,无措手处,便干脆不吭声。而就在昨天,他从回京以来就一直暗地调查的一件事终于有了眉目,这才现出一点转机——那便是秦良弼所反映的北军欠饷之事。

以此事牵扯之广,他即便身为储君,也不好轻易去碰,更不必说什么追回欠饷,足食足兵了。眼下他虽然弄清楚其中关节,但无能为力,对秦良弼只能发书致歉,请他再忍耐一阵,但查清楚的事情,也并非什么用都没有。

岑士瑜和陈执中在其中都有牵扯,而且他手里已经有了实据。此次陆宁远能够出兵,借了岑士瑜几分力,不好再去惹他,对陈执中,则不妨敲一竹杠。

刘钦不好直接出面,便让人把自己查到的事情放出些风声,盖子半捂半开,让陈执中既能知道是自己所为,又知道自己掌握之事已经足够威胁到他,却并不当真揭破,留下一个做交易的余地,等他自己跳进来。

果然,今天陈执中让管家给他捎话,说先前供给陆宁远的军粮转运出了问题,在半路耽搁了几天,自己已经知会邹元瀚,把他军中的余粮拿出来分一部分给陆宁远应急,剩下的等粮车开到,如数补上。刘钦见他松口,这个麻烦算是暂时替陆宁远解决了,这才提笔向他回信。

陆宁远的来信中没提到他惩处那些骚扰百姓的士兵一事,刘钦也就假做不知,免得暴露韩玉。同陆宁远一样,他也是提笔先写公事,但陆宁远用兵无需他叮嘱,建康之事他也没有向外透露的习惯,除去对陆宁远汇报之事说一声自己知道了之外,便没有别的什么话说,三两句就写完了。

公事写完,剩下的便是私事。前些天韩玉曾给他写信,提到陆宁远腿疾发作,这些天一直瘸得厉害,但因为陆宁远从没说过疼,他也就没写别的。

上一世刘钦骨头也曾受过伤,最知道疼起来是个什么滋味,想陆宁远腿疾发作,还要训练士卒、还要打仗、还要每天和普通士兵一起睡在挤了几十个人的军帐里、还没有饭吃,想到前几天建康才刚下过一场雨,第二天就在地上结成薄冰,心里颇不得劲,便装作偶然想起,问陆宁远近来身体如何,有没有再咳嗽、腿怎么样。

写毕,他将信交给朱孝,让他明早发出,随信一起的还有一个包裹,让人装得满满登登。朱孝好奇,问:“殿下,这里面装着什么?”

刘钦答:“衣服。”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漫画万人嫌自救指南 该我上位了 孤寡多年喜提一子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恋爱攻略,但恶毒女配 我妻筝筝 笨蛋反派攻暴露心声后 从找死开始挑衅柯学世界 为兄(重生) 我靠古诗词成为言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