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和小望来了。”刘静怡端着一个白瓷茶盘从侧厅走来,她穿着一身米白色连衣裙,头发挽成一个低低的发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刘姨。”许归忆对刘静怡露出一个礼貌的笑容,虽然不如与奶奶那般亲昵,但态度也是温和有礼的,江望也是与她同样的态度,起身微笑道:“刘姨。”
“哎,快坐下。”刘静怡将茶盘放在茶几上,听见老太太问:“静怡,我瞧着小忆是不是瘦了点?”
“哪有啊奶奶,”许归忆否认,“我一斤没掉。”
闻言,刘静怡目光在许归忆脸上停留片刻,“小忆看着脸上是有点倦色,结婚嘛,这两天肯定累坏了。”
刘静怡一边说,一边熟练地先给长辈分茶,最后将一杯温度适宜的,飘着淡淡茉莉花香的茶杯递到许归忆面前,“小忆尝尝这个,安神。”
“谢谢刘姨。”许归忆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很舒服。
江望陪着许志国和许褚渊说话,长辈问及他回国后事业的规划,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江望应答得体,既展现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又把握着分寸,没有在长辈面前夸夸其谈,言谈间流露出对国内发展的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让两位长辈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
杨梅则一直拉着许归忆的手坐在旁边,轻声细语地问:“小忆啊,这几天睡得好吗?两个人在一块过日子,还习惯吗?”
她问的都是些日常细碎的小事,却饱含最深的牵挂,许归忆听得心里暖暖的,认真回答:“都好,奶奶,您别担心我。”
话是这么说,但老太太总有些细节忍不住要操心,“你们这刚成家,奶奶心里有件事儿老惦记着。”
许归忆好奇:“什么事啊?”
“当然是吃饭的事了。”
要说小两口成家杨梅老太太最挂心什么,自然是自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仙女儿”婚后能不能填饱肚子的问题。
许归忆闻言不禁失笑:“奶奶,我俩这么大人了,还能饿着自己不成?”
老太太轻哼一声,没被许归忆这话糊弄过去。
她看着孙女,眼里掩饰不住担忧,“奶奶最了解你了,你这丫头,从小到大,恐怕连厨房的门朝哪边开都没摸清楚过。”
老太太这话说得直白,惹得许爷爷也抬起眼皮看了许归忆一眼,紧接着他似乎是想起了某些厨房惨案,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许归忆脸颊蹭蹭冒热气,小声反驳:“哪有您说得这么夸张啊,我知道厨房门朝哪儿,不就是朝南嘛……”
江望乐了,没忍住笑了一声,被许归忆瞪了一眼。
老太太没理会孙女的反驳,继续说:“以前在家里住,有保姆和阿姨照顾着,现在你们小两口自己出去过日子了,这一日三餐,谁张罗啊?”
许归忆委婉地表示:“奶奶,我们俩都是大忙人,谁有空天天围着厨房灶台转呀!”
杨梅老太太一听就明白了,合着这是打算点外卖呢。
“那也不能顿顿吃外卖凑合吧?外面那些东西重油重盐,也不干净,日子久了身体怎么受得了?”
许归忆没出声,老太太顿了顿,目光转向江望,又转回来,“再说了,小望平时工作忙,应酬又多,回家再吃不好可不行,指望你肯定是不成了,你就不是做饭的料子,要不然奶奶给你们物色个勤快的阿姨过去?就负责给你们做做饭,收拾收拾屋子,也省得你们俩操心这些琐事。”
许归忆下意识皱眉。
“是啊小忆,”刘静怡适时地温声补充道:“找个知根知底的阿姨帮衬着家务事,你们也能轻松些。”
许归忆理解奶奶的心情,知道她是担心他们照顾不好自己,但她想了想,仍是摇头:“还是不要了,我不喜欢家里有外人,感觉怪别扭的。”
许归忆从小在相对封闭的大院环境里长大,后来又经历了香水配方被剽窃的风波,骨子里对私人空间的界限感极强,她不喜欢有外人长久地侵入自己和江望的私人空间,想想就别扭。
她说不喜欢家里有外人,老太太便接着道:“那让家里郑阿姨过去怎么样?郑阿姨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不算外人吧?”
“奶奶~”许归忆搂着老太太胳膊蹭了蹭,撒娇,话里话外拒绝的意思都很明显:“真不用折腾了,我哪能这么不懂事让郑阿姨过来照顾我们小辈啊?”
她说着下意识瞥了江望一眼,江望接收到她的信号,放下茶杯,自然而然地接过话茬替她解围:“奶奶,十一说的有道理,郑阿姨照顾您和爷爷这么多年,我们拿她当长辈敬着,让她去我们那儿做家务,倒显得我们不懂事,让她操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