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这一天, 也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从午夜0点开始,大朝会就开始了。
皇帝零点起床、吃苹果、行开笔仪、给祖宗牌位行礼、去慈宁宫给皇太后请安行礼(所以皇太后也得半夜起床), 这些先期礼仪完成后,差不多也得凌晨三点钟了,然后皇帝回到寝宫,等待百官朝贺。
王公勋贵及文武百官先是在午门前集合, 然后等待钦天监报吉时,这个吉时每年都不一样,讲究之处多之又多,参与大朝贺的王公臣子们,只能早,不能晚。
还没听说过有谁来晚的?
如果是住的离紫禁城近的,那你可以晚点起床按时出发,比如说胤禩, 出了府门就是宽敞好走的东长安街, 不管是坐车还是坐轿子,快则两刻钟慢则小半个时辰, 也就能到了。
如果是住的远的,比如说差不多要住到内城东北角上的去的胤禛,就必须凌晨两三点钟从府里出发,然后坐轿子穿过大半个内城,来到午门前等候。坐车子是不行的,大路小路一大堆, 还要转弯, 颠都能将骨头给颠散架喽。
时辰到了之后, 宫门大开, 王公宗室走午门右门、文武百官走午门左门,分列入宫城。
至中和殿跪拜皇帝,然后至太和殿,先是宣表官宣读皇帝向上天和全国臣民表明心迹的表文,然后王公百官行三拜九叩礼,然后皇帝赐群臣入座饮茶,饮茶毕,朝贺典礼结束。
这是前朝男人们的礼仪。
后宫女人们自然也有相应的礼仪,但相比于前朝,气氛就要慵懒欢乐的多。
因为今天,是一年当中,为数不多可以允许家人进宫探望女儿、姐姐、妹妹、姑姑等亲人的日子,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诰命在身。
没有诰命爵位,不是命妇,是不能进紫禁城的,排除秀女在外。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等福晋们也要进宫给皇太后朝贺,进如意、果品等吉祥之物,同贺新年。
德亨问王德正道:“是所有王公勋贵都要去参加新年大朝贺的吗?”
王德正道:“本朝除了已经参与议政的王公必须参加外,其他未参与议政的并未强求,但一般情况下,若是有爵王公不想参加新年大朝贺,是要先给宗人府或者礼部上折子请假的。国公爷您年纪尚幼,并未参政,所以您得到的旨意是,让您参加未时半(下午2点)的新年宫廷大宴,而不是早上的大朝贺。”
德亨点头,道:“原来如此,那我阿玛明早是一定要去参加前朝大贺的了,至于我和我额娘,是不是未时出发就可以了?”
他们家住的近,下午一点从家里出发,然后差不多一点四十到紫禁城,然后去排队坐座次,正好参加两点的大年宴。
踩着点儿到,能少许多交际麻烦。
王德正笑道:“不可,您今年是新贵,且皇太后对您宠幸有加,您理应先到,去给皇太后磕头请安,然后陪侍在侧方是情、礼兼得。”
德亨看了眼与他一同听讲的叶勤和纳喇氏,问王师爷道:“我额娘身子笨重,一定要去吗?”
王德正:“这是为皇室添丁的大喜事,理应是要去的,但也有告假的先例,毕竟明天入宫的命妇尤其多,乱糟糟的,皇太后宫中未免顾及不上,便宜起见,告假也未为不可。”
德亨就对纳喇氏道:“额娘,明天儿子给您告假好不好?”
纳喇氏有些可惜,这还是她人生第一次参加新年大宴呢,何等荣耀,但肚子里的孩子要紧,新年大宴年年都有,也不急于今年这一次,就笑道:
“好,那你可得跟皇太后好好说,替额娘多磕两个头,再让哈拉嬷嬷做几样她老人家爱吃的饽饽带去,算咱们贺她老人家新年大吉。”
德亨都答应下来。
接下来就大朝贺的具体礼仪等问题,主要是叶勤需要注意的,王德正又仔细分说了起来。
等到第二日一早,虽然住的近,但叶勤还是凌晨两点就起床,然后收拾停当之后,精神抖擞的坐着轿子带着陶大他们出发了。
德亨裹着被子揉着眼睛不解问道:“阿玛这么早走做什么去?”
纳喇氏没好气道:“兴头呗,跟我嘀咕了一晚上这大朝贺不是谁都能参加的,反正也睡不着,不如早点去等着,冻一冻就知道好歹了。”
大年夜啊,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夜晚,不在被窝里睡觉,非得去午门前罚站……
德亨出溜进被窝里,迷迷糊糊道:“额娘,好困啊,等出日头后再叫我啊。”
纳喇氏好笑道:“睡吧,离你出发还早着呢。”
但德亨还是一大早的就被拉出了被窝,因为显王妃那边派人来传话,说她们巳时出发,要德亨收拾好了,等她来接。
因为纳喇氏不能去,叶勤、额尔赫布、衍潢都要早去,额尔赫布的太太乌苏氏诰命品级不高,没有资格入宫,所以显王妃就主动提出要德亨今日跟着她一起进宫。
毕竟是个孩子,总不能真的要他自己进宫吧?
德亨无法,还是七点多就得从被窝里爬出来,然后洗漱、吃饭、穿戴朝服,然后等显王妃来接他。
当然,他的国公车驾也要准备好,跟在王府车驾后头。
他不坐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不能怕麻烦就给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