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阿哥胤祐天生腿脚有残疾,也没见皇上让七阿哥不去南书房读书,不去校场练习骑射武艺。征噶尔丹的时候,也没让他待在京中享福,而是将他带去战场,如同其他完好的皇子一般领旗作战。
七阿哥胤祐能做到,德隆自己和弟弟阿尔塔也一定能做到。
在听了德隆的打算和理由之后,雅尔江阿是惊喜的,他没有想到,儿子遭受这样几乎灭顶的一遭后,不仅没有消沉,反倒懂事成长了。
这也是他接下来两年不在京中时,仍旧坚持将王府交给嫡长主理的最大原因。
因为康熙帝的旨意,德隆以后与世子位无缘,更加与亲王爵位无缘,作为父亲,他得趁三子长成承爵之前,尽快将德隆给扶起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隆能有如此心智,就算以后他脱离了王府,想必过的也不会太差。
这是他这个父亲能为儿子做的所有了。
安抚好弟弟们,跟母亲告辞,德隆带着大包小包的出了内宅,来到前院。
前院,叔叔实格和敬顺已经在等着了,德亨见叔叔们都穿戴整齐,深吸一口气,躬身道:“有劳两位叔叔送侄儿去贝勒府。”
刚过弱冠之年,前年封镇国公的敬顺拍着大侄子的肩膀笑道:“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要不是皇上让十三阿哥带你,南苑春围七叔是一定要跟你去的。”
德隆笑道:“七叔也才跟皇上西巡过一次,等日后多去几次,侄儿再跟您请教。”
“好家伙,点起你七叔来了哈哈哈哈。”敬顺跟五哥实格们笑道。
实格看了看天色,道:“咱们这就走吧,还得回府呢,再犯了宵禁,呵。”
托合齐又要有事儿了。
敬顺忙道:“走走,人已经点好了,都是懂规矩的老手,定能护你周全。”
德隆:“多谢两位叔叔……”
到了四贝勒府,德隆带叔叔们去见胤禛,胤禛让高无庸带德隆去找弘晖和德亨,自己留实格和敬顺说话。
还没有封爵的弟弟被雅尔江阿带去承德历练去了,已经封爵的,被他安入朝中当差,随康熙帝调遣。
雅布给雅尔江阿留下的弟弟妹妹们实在是多,若是不听话,有够闹心的,但若是听话,可真是一笔不少的财富。
雅尔江阿的好几个妹妹被封了郡主嫁给了蒙古台吉,这让雅尔江阿在蒙古王公中十分吃的开,调停起蒙古各部族起来如鱼得水,让人信服。
雅尔江阿的弟弟们都敬他重他,在他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封爵、领差事,一大家子拧成一股绳,简王府想不显赫都难。
比如眼前两位,为了大侄子德隆能在胤禛府上好过,两个年轻人对胤禛极尽恭维和敬重,将胤禛拍的十分舒服,最后更是亲自送两人出门,让他们以后常来府上走动。
胤禛回了后院福晋这里。
福晋的正院前院静悄悄的,问过留守太监后,胤禛来到了正院后罩房。
正院的人都集中到后罩房这里了。
四福晋让开了后罩房的仓库,此时正带着丫鬟婆子翻开箱笼呢。
见到胤禛过来,满院子的婆子丫鬟们跪地叩首,四福晋笑问道:“爷怎么过来了,这里乱糟糟的,让人来叫我一声就行了。”
胤禛将她扶起来,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四福晋笑道:“给孩子们找几张合用的皮子,做盔甲用。”
胤禛:“后日就出发,现在才做盔甲晚了。”
四福晋坚持道:“让工匠日夜不停歇地做,若是后日能穿上最好,就是来不及,也可能做好了快马送去南苑,孩子们总能穿上的。”
胤禛:“胡闹!军法森严,行军路上带的东西都是有定数的,你什么时候见过爷随驾巡视路上还要你给爷准备东西送去的?”
四福晋心道,那是我没想着给你送,你跟孩子们能一样吗?
不过,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四福晋做出一副受教的样子,不好意思道:“我是做母亲的,光想着不能亏了孩子了,要不是爷的提醒,险些给孩子们招祸。”
说罢对着胤禛一礼,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