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226章

第226章

德亨本来的目标是造船、南下、海运这些, 并不是修书,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行动,却是正好相反。

德亨整日混迹康熙帝特地在畅春园为徐元正带领翰林学官修书开辟出来的宫苑内, 围着新大典忙活,海运之事,反而变成以胤禛为主,向康熙帝和八旗王公、朝廷众臣们阐述、表明和主张了。

德亨这个首倡者, 似乎被隔离在外了。

这并不是错觉,德亨确实被隔离在外了,有了胤禛之后,但凡海运之事,康熙帝就没再想起过德亨,胤禛也很少来找他问询,每次德亨主动去给他请安的时候,也是问一些最近吃穿奴才伺候的怎么样, 修大典的翰林学官找的怎么样了, 有没有暗地里受欺负等等。

很少提海运的事情。当然,胤禛不提是因为目前事情都在他解决的范围之内, 若是有疑惑或者不能解决之处,集思广益,胤禛会去找德亨来帮忙出主意的。

毕竟,德亨向来是新点子最多,似乎任何事情在他这里,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是被卸磨杀驴了吗?

并不是。

这是满人行事的规矩。

满人行事的规矩就是, 倚赖长者。

一是因为嘴上无毛, 办事不牢。别人见你一个十来岁二十来岁小年轻出来做事, 会轻视你, 然后欺负你,这就损失了作为首领的威信。若是出来一个三四十甚至五六十的做领头,那别人见了,会先敬重你三分,接下来事儿,就好办了。

二是这是时代规律。在没有网络和系统教育的年代,年长者,确实比年少者更有见识,更有智慧,简而言之就是,人家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别人不听有阅历的,难道听你个东西南北都不会找的毛头小子的?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只是书本上的一句文字,而是老祖宗几千年来总结下来的箴言,你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所以,放眼全朝,但凡担任要职、掌握实权的臣子,个个都超过三十岁,二十岁以下的,都在翰林院修书,间或受皇帝召见,接受一下皇帝的考核。

有例外吗?

有啊,衍潢就是一个。

但像衍潢这样少年继承亲王爵位还能在康熙帝面前混出头的就是例外。

话说回来,整个满清,从入关到现在,也就拢共出了衍潢这么一个少年真正掌权不做傀儡的铁帽子王。但衍潢能有今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织造局建设之初,他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掣肘简亲王雅尔江阿的存在,真正主事的,还是雅尔江阿这个年长者。

后来他能迅速站在了和雅尔江阿同等的地位,一个是因为雅尔江阿本人性情中的老好人问题,需要一个强硬的黑脸和他打配合;第二个就是雅尔江阿需要盟友,而不是一个受他摆布的傀儡,所以,他愿意扶植衍潢。

衍潢这才有机会从他手里站起来。

再说德亨。

德亨五岁上弄出来个风扇,结果,这台风扇只在他家里放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被叶勤拿走,他就再也没见过这个风扇的面儿,风扇的后续也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被康熙帝委任风扇督造的人是叶勤,赏赐也是叶勤的,跟德亨这个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六岁上他弄出个洗羊毛出来,后来还弄出个羊毛织造、羊毛脂系列洗化、养护链条产业,表面上也是跟他本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不是德亨自己一开始就选了衍潢这个少年铁帽子王为他做“代言”,就连暗地里的插手规划、分红等,更是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最好的结果是交给叶勤,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被以皇帝为首的宗室给霸占了。

后来德亨又入了胤禛府上读书,虽然是阴差阳错的,但按说,有这层关系在,应该没人占他的东西了吧?

并不是。

他后来不是又弄出个油印吗,结果,这油印最后不仅没能落到他手里,就连胤禛都没能握住。因为那个时候,胤禛也是二十来岁的年纪,还在府上读书呢,老子康熙帝动不动的就考核他学问,他自己也是处于弱势的那个。

这油印,最后是落在了当时已经为康熙帝办差的胤祉手上去了,就现在,胤祉还牢牢握着朝廷官方油印作坊呢,仍旧是跟德亨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后来德亨终于“禁闭”结束,可以出府了,自由了吗?

仍旧没有。

他跟随康熙帝春蒐,有傅尔丹、延信、隆科多等一众年富力强又经验老到的都统、副都统、銮仪卫使们保驾护航。到了北巡,更是严密,康熙帝亲自带他,还让一众翰林老头儿们给他讲书,那是一刻都没有脱离大人视线。

就算这两年他窝在小园内搞橡胶实验,那是因为小园位置本身离畅春园和圆明园不远,离衍潢的八旗护军范围更近,康熙帝巡视京畿从他门前走,胤禛来回京城、随驾、办差也从他门前走,京中有交情的老人们更是时不时的派人来看望。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男大学生的心机 大夜之昴 尸人说梦 炮灰女配换亲错嫁年代文大佬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躲雨 奸臣他死不悔改 六零年代机修厂 社恐穿为伯府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