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345章

第345章

允祥为什么要特地将这件事拿出来说, 就是因为跟今年恩科有关。

去年先帝登基六十年大庆,搞的轰轰烈烈的,地方上官员自然紧跟时事歌功颂德, 从自己管辖州府县镇之内挖掘忠孝节义事件,报上去,让皇上看看,在您治理下, 天下大同啦,您垂拱而治,堪比三皇五帝。

诸如此类的奏折,去年一直都有,直到年末了,地方上都还在报。

当然,十一月份,先帝宾天了, 后来赶上来的此类奏折就积压了, 但没关系啊,新帝不是登基了吗, 为表新帝是奉天承运,忠孝节义事件那是层出不穷啊,比先帝在的时候还要多呢!

于是,李煦也凑了把热闹,恩科将开,咱跟皇上分享一个书生大义的奇事儿, 也好让皇上对天下读书人多多了解, 鹿鸣宴上也有话可说, 拉进彼此关系不是?

坏就坏在报重了。

李煦请“义”, 人淮安知府想要“节”。

这不,两件事凑在一起,涉及同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让刚上任的皇帝总秘书长,万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的怡亲王允祥给揪出来了。

允祥怀疑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被看了下脚就要吊死,是真吊死还是被逼迫吊死?人闺阁女子,是怎么被个外男看到脚的?难不成那秋千架是架去了迎客的大门口了?

二是如果书生真的娶了人姑娘的牌位,那这书生大义可颂扬,但给姑娘报贞洁牌坊、歌颂姑娘的贞洁就是不符合常理的:姑娘“嫁”了啊,这不是奸,是两姓之好。

既是“奸”,就该入案,调查,惩治,结案。

如果姑娘真的是“拒奸”而亡,那应该将那位“奸”人捉拿归案,再申报贞节牌坊。这淮安知府糊涂透顶,如何能管理一府之政务。

淮安知府和李煦之间、姑娘(家人)和书生之间,必有一个是奸贼。

李煦能够知道这书生的“义”举,说明这件事已经在江宁地区读书人之间广为流传了。

如今恩科在即,允祥请示雍正帝,是当不知道装糊涂,还是着人详查实情,作为新帝上任三板斧之一,趁机敲打天下读书人一番。

机会难得嘛,毕竟出了人命了。

允祥的重点在恩科,德亨的重点却是在姑娘的“脚”上。

他开口提问:“只是因为看到了脚就要死?如果不是因为某种私利而死,只是单纯因为看到了脚就要死,汉人的礼教大防已经恐怖到这种地步了吗?那如果哪个男子想要娶谁家的姑娘,想方设法去看姑娘的脚好了,看了就得嫁,不嫁就去死,这是什么道理?”

允祥仔细教他道:“这是汉人那边的风俗,汉女的脚是不一样的,他们管这叫做‘三寸金莲’,是人家姑娘从小千娇万贵的裹起来的,只能新婚时候给未来夫君看,不能给其他男子看的。”

德亨还是不明白:“我旗女的脚也不是随便就给男人看的,我怎么没听说哪个旗女被看了脚就得去死的?还有那什么‘三寸金莲’,也不过是人吹嘘罢了,成年人的脚,怎么可能三寸。”

允祥耐心道:“这三寸金莲,是从小裹的,真就三寸。”

德亨摆手,斩钉截铁道:“不可能!婴儿的脚生下来都至少两寸,姑娘的脚就是从小裹起来,那脚骨也是在长的,就算长的慢,长上十几年,也不可能只三寸。”

允祥:……

这什么地方?他为什么要跟德亨辩论女人的“三寸金莲”到底有没有三寸?

弘晖心下暗笑,那“三寸金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是德亨跟他说的呢。当年他年纪小,听的时候心有余悸,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男人欣赏残疾的脚。(那时德亨根据记忆中恐吓成分居多,他说的时候,断足之风还未盛行。)

现在德亨不依不挠的说“三寸金莲”不可能三寸,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弘晖想着该他开口解说这“三寸金莲”是怎么变成三寸的了,结果嘴刚张开,就听雍正帝道:

“这都是有些读书人读不明白,误传了,进而闹出来的荒唐事。所谓的‘三寸金莲’,是指脚的宽度,不超过三寸,超过三寸就不美了,有‘三寸金莲窄’诗句做证,也不知什么时候,这‘三寸’就变成了脚的长度了,为了能让脚能维持在三寸左右,他们在幼女四五岁时候就折断足弓,这样脚就不再长长了。”

“不过,朕日常见的都是窄三寸,我旗人女子为了脚美,能够通过选秀,也会从小时候给脚做修饰,不过是‘缠’,非‘裹’,不影响骑马打猎。长三寸朕只是听说,倒是没见过。就是不知道拒奸而死的这位女子,是什么样的脚了。”

德亨&弘晖:……您老真明白啊!

或许两小子目光太过诡异了,被雍正帝给瞪了一眼。

允祥忙道:“这女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无足轻重,跟案情无关。”

就不要讨论了吧。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男大学生的心机 大夜之昴 尸人说梦 炮灰女配换亲错嫁年代文大佬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躲雨 奸臣他死不悔改 六零年代机修厂 社恐穿为伯府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