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确实年少, 诗词修炼方面有所欠缺,但他确实有作诗作文方面的天赋,要不然也不会来考科举了。
但他最让人称道的是他有捷才, 有定力,场面越大越难料,他心神就越镇定。
做到临危不惧,脑子清醒, 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这也是他能从院试、乡试一路考到京城的最大原因。大多数人进了考场,只能发挥平时所学一半以上甚至更少,他能发挥百分之一百二十。
十多年的考试经验能让他将试题答的又快又好,他不出头谁出头?
此时面对皇帝和德亨,王尧虽然心下叫苦不迭,但大脑已经开始自动搜索往日所做练习诗句了。都是诗词大家给他修改过的。
考试,怎么能没有题库呢?
咏花咏雪叹怀才不遇唱盛世太平的诗句他脑子里自有一个系列,此时将咏花中的一首拿出来, 稍作修改, 当做自己的新作,作了出来。
杨士庭心下暗笑不已, 王尧能不能作出来、作诗是个什么水准他不知道吗?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定王给了,不好好表现一番岂不是浪费。
德亨也暗自点头不已,看来,福山学院教课还是很扎实的,王尧功底不错。
弘晖就是惊讶了,以为王尧是真正的少年天才, 竟然能作“七步诗”。以他的眼光来看, 这首诗可评优列, 这少年, 也可称一句文才新秀了。
三人都满意,淑慧格格可不满意。
“我来问你,‘浅红新绿绮新妆’这一句,你是说我天生貌丑,需要后天装扮了,才能出门争奇斗艳吗?”
啊这!
“浅红新绿绮新妆”这一句脱胎自李太白的“可怜飞燕倚新妆”。李太白那首清平乐是拿需要装扮了才会国色天香的飞燕,衬托、赞美杨贵妃天然去雕饰的美貌。
不需要装扮就名花倾国的杨贵妃,美貌上自然要比需要装扮示人的赵飞燕更高级。
但今日王尧作诗的主题是“为淑慧格格所穿宋服作一首诗”,是写衣服的,不是赞美你格格美貌的。所以,王尧用一个“绮”字来表达淑慧格格心灵手巧会穿衣打扮。没跑题。
然而,我这么一个大活人站在这里,你光夸我的手艺和品德,我的美貌呢?
我长的很拿不出手吗?
你将这身衣裳套前门大街杀猪的王二麻子他老婆身上看看,还能穿出“浅红新绿”的效果吗?
你这书生,作诗不行啊!
听着淑慧格格火力全开一句一句将王尧的诗作批评的一文不值,杨士庭无语望天,弘晖惊疑不定只觉第一次认识淑慧这丫头,德亨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在一旁起哄:
“就是。”
“这个词用的不好。”
“哎呀,这一句竟然还能这样释义吗……”
王尧:…???
王尧发现这位格格是真懂作诗的,给他修改的词句也是活泼新颖,就跟她的衣品一般,一派清新灿烂明媚的风格,便虚心求教起来。
若是能学上一字一词的,说不定关键时候能用的上呢?
看吧,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大才,学霸的大才都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来的。
德亨跟看古偶剧似的看少年们掐架论诗,弘晖则是和杨士庭说起外面的“奇装异服”,问他怎么看。
杨士庭是雍正元年恩科进士,跟于振这样的状元郎不同。
于振的起点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前三名都是在翰林院任职,轮班去给皇帝做侍读、侍讲学士。走的是近臣路线。
杨士庭也是先从翰林院开始,然后去各部轮值学习,最后参加三年馆选考试,考试通过之后,再看你是留京还是下放地方攒资历,做政绩。走的是能臣路线。
杨士庭在督察院轮转过,对御史风闻奏事的套路是研究学习过的。
这股子“奇装异服”风是从哪里吹出来的,谁不知道?
御史上奏请示此事,是真的“风闻奏事”,还是有旁人授意的?
不管目的如何,杨士庭就事论事道:
“皇上,您看外面百姓,精神面貌如何?”
弘晖:“安居乐业?”
杨士庭道:“是乐观昂扬,宏大包容,乃天朝上国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