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跟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谁知道生的是个什么东西,万一是还债把家败家的也说不定啊。
范苗听到这话,眼睛一亮。
是啊。
她妈说养儿防老,她哥这些年只要妈一生病,不是往她这送就是往妹妹家送,也没几次照顾过啊。
“小杜,谢谢你,我明白了。”范苗眉头都舒展了,脚步也变得轻快。
等回家她妈再说养儿防老的事,她就把她哥拉出来说!
“你自己想明白就好,”杜思苦道,“不是说结婚不好,要是遇着合适的人,合适的家庭,步入婚姻也是件好事。”
主要是看人。
她虽然是劝范苗,但是也不想让范姐变成不婚主义啊。
范苗点头,又说起了三块钱的事,“最近我妈打针吃药都花钱,我手头有点紧,这三块钱等我发工资……”
“这钱不是我的,是厂长给的自行车的补贴,你放心拿。”杜思苦道。
走了一会,范苗就没让杜思苦送了。
她自个回去。
杜思苦绕到食堂,买了些吃的提回去,当然,借的是食堂的饭盒。
铁路家属大院。
老五回来时,没带轮椅,她跟杜奶奶说了,最便宜的轮椅买下一个也要一百块钱,老五身上的钱不够。
当初租轮椅的钱是跟人借的,二叔给了她五十块钱,她就让三哥把钱还了。
这次退轮椅的押金五十块钱虽然拿到了,但是想再买一轮,还得添五十块钱。
没带那么多。
杜奶奶一直在屋里没出来,听到老五说轮椅没买着的时候,心情更差了,饭也吃不下。
“奶奶,您别急,我会想办法的。”老五说。
杜奶奶不言不语的。
早上的五十块钱她也咬着牙掏出来的,再让她拿,可拿不出来了。
要是早上老五接了那钱就好了。
这会轮椅只怕买不回来了。
屋外。
于月莺在厨房帮忙,“姨妈。”
她刚开口,就被杜母打断了,“要是户口的事,不用再多。”寄挂户口办不了。
于月莺沉默片刻,小声说道:“姨妈我想问出阁的事,这边办了丧事,不能办喜事,我觉得,”她咬咬牙,还是问了,“要不然从冰棒厂那边的房子出阁,就当我是我跟得敏姑姑借的,您看行吗?”
她想让杜母帮她去提。
可惜杜母不是她妈,要是换了她妈,保准去跟杜得敏说了,肯定有活子把那屋子‘借’给她住。
“这恐怕不行。”杜母摇头。
那冰棒厂的房子已经被厂里收回去了。
杜父早上出门的时候就跟杜母说了,今天晚上要去趟冰棒厂老厂长家,她还给了杜父钱,买点东西过去。
估计是要得敏工作还有房子的事,唉。
“姨妈,为什么?”于月莺愁苦着脸,“您就帮帮我吧。”
“那房子被收回去了,如今不是小姑子的了,你求谁都没用。”杜母把锅里的青菜盛了出来,今天都是素菜,青菜,黄瓜,豆芽,还打了个素汤。
没别的了。
“房子被收回去了,为什么?”于月莺的声音大了些,她不明白。
好好的房子,怎么会被收回去呢。
旁边传来咳声。
杜母跟于月莺往门口瞧,就看到杜得敏手里拿着杯子,正瞪着于月莺呢,“你倒是管得多。”
于月莺不吭声了。
杜母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对于月莺道,“把菜端出去,吃饭了。”
外头。
老三正在帮老五搬东西,老三明天就要去拖拉机厂了,他那屋子空了下来,老五说要去住,先把东西搬过去,等明天,只用把被褥卷过来就行了。
于月莺端菜出来的时候看到了,“老五,你不住西屋了?”
那不就剩她一个人了吗。
于月莺心里有些怕。
老五:“今天还住一晚。”
明天搬。
“那老三以后住哪呢?”于月莺问。
老五搬东西进屋了,没接话。
于月莺沉着脸把菜放到了桌上,等老三出来,再问,“老三,你要搬到哪去吗?”是不是杜家还在哪有房子?
老三:“搬到外头。”
于月莺知道是外头,可那外头是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