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691章提议让李世民设立翰林院

第1691章提议让李世民设立翰林院

郑海听完长孙冲的一番话,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世间许多至理名言,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可真正能听进心坎里的,却寥寥无几。

非得自己亲身在世事中摸爬滚打,碰得头破血流,才能对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生出刻骨铭心的体悟。

这就像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总觉得满腹才华便能横行天下,对那些人情世故、曲意逢迎的手段嗤之鼻。

可等到在现实的壁垒上撞了几年,才幡然醒悟,一味地埋头猛衝,固然可敬,但更多时候只会让自己湮没在人海,而那些看似“庸俗”的变通,有时反而是向上攀登的阶梯。

显然,郑海与长孙冲二人全程参与了渭水书院的创建与运营,对其中的甘苦与得失洞若观火,此刻方有这般深刻的共鸣。

“观狮山书院今年新设了研究生院,我看我们回去也当立刻著手筹备,爭取年內便掛牌成立。”

“眼下,渭水书院不必再空谈什么独闢蹊径了,不如就老老实实地跟在观狮山书院身后,先把其他竞爭者远远甩开。”

“待到我们的根基与实力足以与观狮山书院並驾齐驱之时,再来谈论开创自己的道路也不迟。”

长孙衝过去没少在《大唐日报》上拜读推崇“创新”的鸿文,並一度將其奉为圭臬。

也正因如此,渭水书院始终在模仿观狮山书院的路上保留了几分矜持,並未全盘照搬。

但如今看来,创新固然是发展的灵魂,可对於追赶者而言,模仿却是最务实、最有效的路径,这並不丟人。

后世那个以精密工业闻名於世的德意志,其崛起之初,走的也是一条模仿英格兰的道路。

据说当年的德意志產品,是劣质与廉价的代名词,以至於骄傲的英国人强制要求所有德国货都必须烙上“德国製造”的印记以作区分。

谁能想到,这四个字在李想初来乍到之时,是品质与信誉的保证,而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却是一种耻辱的標记。

然而,德意志民族正是知耻而后勇,通过不懈的钻研与改进,硬生生地將昔日的老师傅甩在了身后。

长孙冲自然不知晓这段异域往事,他的判断完全来自於这几年渭水书院与观狮山书院之间那道越拉越大的鸿沟。

儘管渭水书院自身的发展已算得上神速,但与观狮山书院相比,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在格物、算学和医学这些新兴领域,整个大唐所有书院的力量捆绑在一起,恐怕都难及观狮山书院的冰山一角。

“此言大善!研究生院究竟能有多大成效,我们尚不得而知,但让那些已在书院苦读三年的学子们,能有机会进行更高层次的钻研,怎么想都绝非坏事。”

长孙冲的提议,虽说有失顏面,但郑海並非那种迂腐守旧、只知吟诵“之乎者也”的老学究,对於“师夷长技”这种务实的做法,他没有丝毫牴触。

事实上,渭水书院的这种全面效仿,恰恰是李想乐见其成的。

他深知,想要凭一己之力来推动整个大唐的教育革新,无异於痴人说梦。

倘若各大书院都能以观狮山书院为蓝本,那么他的宏愿便能更快地实现。

从这个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共贏的局面。

再说了,读书人之间的事,那叫“借鑑”,怎能算是抄袭呢?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绝了,刚转职就召唤灭世青龙 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 她死后,薄爷跪在墓碑前哭成狗 我的探墓笔记:1949 我真的不是资源咖 顾机长,太太说自己已守寡三年 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 全球逃荒:我的物品能自动升级 宗门破產,我下山无敌! 我,死灵召唤师,锤爆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