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州官衙的前厅跪著好些身影,以葛靖、文愈、顾思年为首的琅州文武基本上都来了。
在他们面前站著的是一位来自京城的內侍,头戴高冠、镶嵌玉石,身披鲜艷的大红袍,眉宇间带著男子不该有的阴气。
他手中那道金黄色的捲轴便是圣旨,正所谓见圣旨如见圣上,所有人都保持著最大的恭敬。
像琅州这种边关偏僻之地,往日最多接到六部各种各样的公文,见到圣旨的次数可是屈指可数。
“咳咳。”
太监只这么轻轻的一咳嗽,所有人便老老实实的將脑袋磕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琅州卫去岁靖边城大捷,杀北燕皇子申屠空,收復失地;
今年开春之际又大败燕军,斩首大將苏孛台以下贼兵三万之眾,扬我边军威武,彰显大凉国威!
朕心甚悦!
琅州文武群臣为国分忧,皆有厚赏,以表功德。
原兵部北境司左司监葛靖,升任从三品北境司司丞!
著琅州卫副总兵顾思年,即日启程赴京,入朝面圣!”
“钦此!”
“谢陛下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山呼之后,官阶最高的葛靖率先起身从太监的手中接过了圣旨,同时笑著说道:
“琅州路远,公公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呵呵~”
葛靖不著痕跡的往太监的衣袖中塞了点什么东西,这位公公立马笑容满面:
“葛大人说笑了,杂家都是替陛下做事,辛苦点算得什么?
倒是要先恭喜葛大人了,官升北境司司丞,日后回了京城,杂家怎么著也得去討杯酒喝。”
“哈哈哈,公公来便是,酒管够!”
到底是京官啊,葛靖与这位太监聊得热火朝天,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二字,北境司司丞一职总算是坐稳了。
寒暄一番后,红袍太监看向了顾思年:
“观这位將军相貌堂堂,年纪轻轻,想必就是声威赫赫的琅州卫副总兵,顾將军吧?
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顾將军端的是一表人才!”
“公公过奖!”
顾思年极为客气的回道:
“能为陛下分忧是咱们的福气!”
“嗯,顾將军说的极是。
不过杂家还是得多嘮叨一句,入京面圣可是大事,將军得儘早启程。
毕竟是天大的喜事,容不得怠慢。”
“多谢公公告知!”
虽然在圣旨中並未言明如何赏赐顾思年,但召其入京面圣就能说明一切。
因为边关六镇的每一位总兵在就任前都会入朝受封。
“行了,杂家不能久留,还得回京復命。
诸位大人,告辞!”
“告辞!”
这位大太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片刻都没耽搁,琅州到底是边关,没什么值得他们留下来玩乐的地方。
葛靖握著圣旨转过身来:
“呵呵,顾將军,咱们先提前恭喜了啊!
哈哈!”
“恭喜顾將军!”
全场一片欢笑,尤其是褚北瞻那帮嫡系武將更是十分开心。
等这次顾思年从京城回来,就是琅州卫军权最高的那个人。
“行了,那就回去准备吧。”
葛靖轻轻一挥手:
“后天一早,你跟著本官一起回京!”
“诺!”
……
“筑城一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书房內,顾思年正盯著地图,目光沿著靖边城一线来回打量,虽说即將入京受封,但顾思年最掛念的还是琅州边关的防务。
褚北瞻沉声应道:
“墨烛已经带著墨家人去了靖边城,看看如何修缮城墙最坚固、最省时省力,文大人与慕大人那边正著手徵集民夫,儘快开工建造。”
墨家可绝不仅仅会打造些兵器,营工建造那也是他们的强项。
“嗯。”
顾思年微微点头:
“除了修缮防线,你们还得著手准备扩军一事。
就按照南山之前说的那样,营兵乡勇不需要再分彼此,儘快將全军上下的兵力整合在一起。
军中老弱病残之卒一概不能再用,发放抚恤让他们回家,同时在各县徵兵,扩充边军军力。
我去一趟京城,来回至少小两个月,这段时间琅州城的军务就交给你们了。”
第五南山轻声问道:
“扩军的话,扩到多少兵马合適?
户部兵部每年拨下来的军餉物资堪堪也就够两万五千兵马所用,咱们就按照这个数去招兵?”
“不,要越多越好!”
顾思年沉声道:
“这次去京城我会想办法,儘可能的让户部兵部多给咱们拨银子,你们放心招人便是!”
在顾思年看来,未来应对北燕入侵,两万多兵马是绝对不够的,琅州卫需要一支雄壮的兵马。
“好!”
“还有最后一件事!”
顾思年很认真的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等我从京城回来,准备去一趟北荒!到时候北瞻跟我一起去。”
“去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