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城汽车厂现在食堂的菜跟以前没的比,但是在昌城已经算是好的了。今年援助出去了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又面对数十万外地来的灾民,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只有本地人共同面对一切,没有的办法。
不过广州那边的友谊百货大楼和特殊商店,还是优先供应各种物品,并没有受到灾情的影响。
因为这是面对海外人士的商店,是要挣人家的外汇。要是没东西供应,人家就离开了。
另外就是普通饭店里也无法改善伙食了,以前饭店的肉菜也只是限量,不收肉票。一些工人一个月也能偶尔带家人下趟馆子改善下伙食。
而现在一些中档的饭店,有菜单的那种。大家去吃饭,菜单上虽然还有荤菜,但点不了,点的话就告知你店里没肉做不了。
如今下馆子,也就只能点写炒萝卜白菜之类的,而且炒的菜也没有以前放的油多了。
饭店现在的存在已经不是改善伙食了,只是方便一些出差的人用餐。只有一些大饭店,有特殊招待或者涉外的饭店才有肉菜和不错的蔬菜供应。
江成上次去广州,买的罐头午餐肉都吃光了。他的福利是有不少,但出了江婷着丫头还在喝奶,两个儿子都能正常吃饭菜了。
所以江成福利里面的鸡蛋,都给小孩吃了。江燕那边几个小孩,也要照应点。谭悦也大肚子了,天天馋的不行,梁同远目前只是一个干事,算是小干部,福利也没多少。
小姨子那边,谭雅萱每个月都送半斤肉过去。而谭雅萱的母亲因为一场病,除了成为药罐子每个月要吃一些药外,还有点体弱。
医院是让谭雅萱的母亲多补充营养,所以那边每个月也要送半斤肉过去。
也就是江成还能捞点鱼,现在还没禁止用电去电鱼。加上昌城这边灾情影响不大,没出现大量水库,池塘还有河流干枯的情形。
没有鱼肉的补充,江成要照顾这些亲人,就算有肉罐头,他可能都会出现缺少油水的情况。其实现在可能已经有症状了,以前只是喜欢吃肉,但现在已经开始馋肉了。
江成的饭量其实也增加了一些,储存了粮食,没有肉食也不好过。而且这还是第一年,后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福利也要减少。
这趟去广州,了两天的时间就开车到达了,江成跟郑可轮换着开的。路上带了吃食,因为也没指望饭店也啥好吃的,不如到广州去办事处那边的饭店吃一顿好的。
而且一路上江成看到不少灾民,很多城市救助不过来。这些灾民就跑到山林里能啃动什么就吃什么。
在路上也不敢怎么停车,怕一停车就有人围上来。车里带的吃食可能都会被抢光,都到饿的不行的时候了,很多事情都不会顾忌了。
到达广州后,江成就去了办事处那边专门对海外办事人员开放的饭店吃饭。用侨汇券吃,点了两份红烧肉和一些菜。
江平和江安也不挑食,主要是他们除了能吃到一些鸡蛋和普通肉食,也没后世那样可以吃到各种美食。
红烧肉这种肥瘦相连的肉,江平也是一大口吃一块在嘴里,然后不停咀嚼。
江成在饭店里给媳妇和孩子夹肉,一下夹的太顺手了,给郑可也夹了一块。
“那个~,你也多吃点肉。这次过来,也有点事情要安排你去做。”江成稍微有点尴尬的说道。
在这个年代,给女同志夹菜,这行为稍微有点亲密了,而且还是当着谭雅萱的面。
好在谭雅萱的思想比较正面,不会歪想自己男人什么事情。她不会认为自己的男人会跟其他女人会有不正当关系,就像她根本不可能会对江成之外的男人起任何心思一样。
“你是领导,你安排就是了。”郑可笑着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他这次来广州,其实要去跟造收音机的曙光无线电合作社谈造磁带录音机的事情。
作为高档汽车红星越野车和中档麒麟轿车,江成觉得光有一个收音机功能没意思。因为汽车开到稍微偏僻点的地方,可能就没了信号,听不到收音机的广播和节目。
但是有录音机就不一样了,用磁带录制一些歌曲和戏剧段子,在车上就可以播放了。
汽车厂已经‘不务正业’太多了,总不能还去生产磁带和录音机。所以打算跟曙光无线电这边的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研发磁带录音机。
其实汽车厂也可以单独研发出来,但这东西制造出来有不小的市场。汽车厂不会去组建录音机制造厂的,哪怕是分厂都不会去开。
彩色电视机要是制造出来,也只会跟其他单位合作。但是电视机的话,江成会让昌城这边的地方单位去申请建设工厂。
现在能生产电视机的只有天津那边,太远了。昌城汽车厂还要深入研发,跟那边交流太麻烦了。
就算昌城汽车厂建设不了电视机厂,那最少选择在魔都那边,那边离昌城也近一些。
广州离昌城开车也就两天的时间,要是能修一条高速路,一天就够了。而且这边有广交会,也方便江成来视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