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合作东金
“其实也算不上借,因为咱们公司新產品的认购標准很高。身边亲友知道我入职了正天,拥有购买自营產品的名额之后,他们就主动送钱让我来买了。”
邵蕾看刘青山误会,连忙解释补充:“盈亏自负,我们私下都签了协议。”
对此刘青山並不奇怪,当初设定自营產品购买规则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一是员工私下和亲朋好友做协商,公司没能力知晓也做不到控制,二是这本身就属於给內部员工的福利,他们想从亲友那拿钱多买点,也没必要明令禁止。
“看来大家对我和陈总的信心比我想像中更足啊。”
刘青山隨口感慨了一句,然后翻开文件细看认购名单,发现这种做法的绝不止邵蕾一个,连后勤部门的员工,都通过亲友渠道凑了份子钱。
第一年把这款內部营產品做到60%左右的年化收益,基本就能很好的激励员工士气,
利益捆绑的团队才保持执行力和忠诚度。
太高了也不合適,否则等员工都財富自由,他们没准会提前辞职养老了!
“那两个对外的基金呢?”他合上文件问道。
邵蕾递上另一份数据:“『青锋全球成长精选”已有6亿;『青锋宏观策略混合”是5
亿。其中包含家两家私募机构。”
当初刘青山对把两款產品的认购门槛设定的很高,投资『成长精选”单笔认购额度不低於2000万。
策略混合”需个人净资產过30亿,最低认购不低於5000万。
两个產品的募资额度更是分別高达25亿和40亿,这在证券私募產品中是相当少见的,
只有那些千亿级的私募才有胆子发行这么高。
在刘青山没加入正天之前,正天量化的总资金规模不过20亿,现在发行的单只產品规模就已经打破了过去的总量。
以至於眼下才募集到6亿和5亿,与原定的25亿和40亿遥遥无期。
但募资也才刚开始,刘青山不急,远程通知交易团队今日点位后,便坐在电脑前学习今天他倒没给反向指標故意亏损,一方面是已经出了3亿美金,没必要接著装孙子了,另一方面是杨絳瑜那3000万人民幣的份额已到帐,第一天总不能给对方弄个亏损出来。
十点钟,办公室的门便被轻轻即响。
“刘董,东金的张总到了。”邵蕾轻敲办公室门,探头提醒道:“人在会议室。”
“好,我这就去。”
刘青山推开会议室玻璃门,见到长桌尽头坐著一位身著深灰西装的中年男人,他旁边还坐著年轻的一男一女,应该是对方的助理或下属。
陈琢则端坐在对面,正低头翻阅新的合作方案。
在《正天南山混合策略》和《南山正天灵活配置》这两款自营產品上,正天和东金已经达成了合作,是由陈琢出面谈的。
正天將通过东金在纽约、伦敦等分支机构直接对接当地交易所,东金会提供美股、外匯及大宗商品的清算,与融资、託管等主经纪商(pb)服务。
但关於之后另外两款对外出售的產品,因资金体量增加,资金出海需求升级,监管要求提高,所以双方要在费率、合规等各方面谈出一个新协议。
而且这次东金方似乎还有些其他的想法,否则像上次那样安排一个副总接洽就好了,
没必要派一个业务部门的董事总经理,大老远的专门从首都飞过来。
东金此举的意义很深,要知道,作为一家非典型的央企,东金就是国家金融战略的核心执行者,名副其实的“国家队”。
哪怕只是东金內一个部门的头头,都有著一定的政治地位“久仰刘董大名。“中年男站起身,笑容沉稳地伸出手:“我是东金机构业务部张明远,正天量化最近在跨境交易领域的表现,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刘青山微微一愣,与他握手寒暄,谦虚:“张总太客气了,您才是前辈,快请坐。“
张明远坐下来后,他旁边的女助理也递给刘青山一份文件,刚翻看两页,女助理便开门见山地讲解:
“刘董、陈总,关於『青锋全球成长精选”和『宏观策略混合”这两款產品,我们东金將在费率上作出让步,基础通道费0.15%,超额收益部分抽成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