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询问了一句如何自筹资金,刘佩然狡黠一笑,他准备问电影局要。
“陈波局长要退了,不想管那么多。可是新局长要来了,新局长上来肯定想做点成绩,咱们这部剧本看着险,但要真拍好了,那可是大成绩,到时候我就问新局长要。”刘佩然得意地说道。
电影局局长陈波之后是滕进贤,峨眉影厂的厂长,受命进京管理国内电影事务,他首先在国内提出大力发展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对主旋律电影进行资金扶持。
要是刘佩然找到滕进贤,这个钱还真能被他弄来。
李俊和翟俊杰对视了一眼,能看出两人眼睛里面的担忧。他们怕到时候拍着拍着没钱了,刘佩然钱没要到的话,整个剧组只能解散。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在心底里祈祷,到时候资金一定要到位。
《开国大典》的剧本交稿给八一厂,算是了结了一件事情,这下出国也不用担心耽误《开国大典》的拍摄进度等问题。
刘一民起身拉了拉上衣下摆:“好了,我来就这么点事儿,说完了,那我就回去了。”
“再聊会儿,反正过年了,除了忙着过年那点事儿,其他的事儿也少了。”刘佩然说道。
“刘厂,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是要回老家过年的。”刘一民又多问了一嘴关于《邓稼先》这部电影的问题。
“严寄州导演现在在川省绵阳呢,还在紧锣密鼓的拍摄,他们前阵子去了一趟罗布泊,估计到二月才能拍完。”
刘佩然解释道,这部电影文化部和总政部、国防科工委都极为关注,询问了不少次。
李俊说道:“上次我跟老严通信,老严还在讲呢,一场戏要打磨好几次,要充分还原当时的情景和人物,不仅是剧情,还要展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
刘一民放心地点了点头,刘佩然拉着他不让走,非得去八一电影厂吃完饭再走。刘一民吃完,立即开车到了人艺,趁着中午的时间教朱霖开会儿车。
等朱霖完全学会了,他就放心了。
晚上回家,看到小区门口站着一道略显熟悉的身影。刘一民让朱霖放慢车速,摇下玻璃看看是谁。
“李雪建?你怎么在这儿!”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李雪建弯腰看到了坐在副驾驶的刘一民:“刘教授,这不要过节了,老家寄来了点土特产,我给您送点尝尝。”
“来找我的啊,你怎么不进去呢?”
“这门卫不让进,我也不知道您住哪栋!”
“快上车,快上车。”
李雪建麻溜的上车,手里提着东西的手终于能放松一下,绳子勒得手指已经白了,双脚冻得发麻,耳朵更不用说。
“以后来直接进就行,我家在北楼,门卫要是核对身份,可以给家里打电话,有人在家。”刘一民说道。
朱霖和刘一民回来练了会儿车,李雪建差点等到怀疑人生,心里忐忑不安,就怕两人今天没从门口过。
“刘教授,以后就知道了,一回生二回熟。朱导,您开车技术真好。”李雪建赞扬道。
朱霖听到有人夸她开车技术好,不好意思地挑了挑头发:“嗐,其实这也没什么难的!”
走进家门,暖气吹了一会儿,李雪建身子热了起来,不过因为热寒交替,搞得他身上非常痒。
刘一民邀请李雪建在家吃饭,询问他来的目的,李雪建含糊其辞的说只是来看看他。
见他没说,刘一民也就不再问。等到吃完饭,拉着他进书房聊天。李雪建看着刘一民的书房,目光流连忘返。
过了一会儿,刘一民听出了李雪建的意思,他三句话不离开“人艺”。
“朱导在人艺排练还好吗?”
“刘一民同志,最近人艺真是排出了不少精品话剧?”
“一民同志,人艺”
好家伙,这是询问刘一民当时跟他讲的调入人艺这件事情的。刘一民回来太忙了,一忙就给他忘了。
刘一民递给他一杯茶,然后给于是之打了一个电话。于是之此时也在书房看书,听到刘一民的话很诧异,因为刘一民还没给他家里打过电话。
“一民?怎么了?”于是之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看了一眼李雪建,李雪建紧盯着手中的茶杯,一言不发,手指忐忑的在杯壁上扣来扣去。
“我发现了一个好演员呐,不进咱们人艺是咱们人艺的损失。”
于是之直起了身子,思考了一会儿慎重地问道:“一民,他跟你是什么关系?”
“嗐,您想哪儿去了。是总政的话剧演员,马上要退伍了。说出他的名字,您说不定还认识,叫李雪建。”刘一民说道。
于是之这才轻松地吐了一口气:“我以为你小子是给我这里塞人呢,吓我一身汗。他我听说过,是个不错的演员,明天让他过来,我看看到底怎么样。人艺名额也紧,但是好演员还是应该给机会。”
“行,那您多费心。”
“客气啥,一民,我不是说你,瞧,你多为咱们人艺着想,当初留在咱们人艺不一定比你当教授差。”于是之觉得刘一民没有留在人艺,是人艺的遗憾。
“哈哈哈,我虽然不是咱们人艺的编内人员,胜似编内人员。我有什么好事儿,都给咱们人艺留着呢。”
于是之笑着说道:“行,你有什么好的演员,多给我们人艺搜罗一下,别的不说,好演员咱们不嫌多。”
“行。”
挂断电话后,刘一民笑着看向李雪建:“不好意思,我回来之后出国了一趟,给忘了。”
“没事,我知道您忙,我这点事儿是小事儿。”李雪建连忙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