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之后,二人来不及洗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开始围着地上转圈,一边转圈,狗儿对着猪儿问道:“师兄,方才那个凶人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
猪儿说道:“我好像是记住了。”
说罢,猪儿问狗儿:“那你记住了吗?”
狗儿说道:“我好像也记住了。”
但是话是这么说的,师兄弟两个人面面相觑之后,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心虚。
原因就是今日那“凶人”说的有些太多了,并且按照他的说法。
——“原来是防备着你们贪多嚼不烂,但是现在也顾不上这么许多了。
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
我教给你们的,这一回你们都要记住。
不然的话,下一次见面,我就拿着鞭子抽你们。”
想到了这“凶人”鞭子的滋味。
师兄弟两个人都缩了缩脖子,整个人一哆嗦。
随后猪儿说道:“要不然,我们还是对一对他说的罢,不然说错了也不好。”
狗儿说道:“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猪儿说道:“今天我们学习了傩面,也学习了旗子。
几张傩面,几面旗子?”
狗儿说道:“十二个人,十二张傩面,四面旗子。
这十二个人,每一个人的生辰都要和傩面相合。
一定不能犯冲。
并且这十二个人,都是八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娃娃。
对他们的生辰,也有要求——”
在狗儿说完了之后,猪儿说道:“还有四面旗子,这四面旗子,要十六岁的男女一起扛起来。
一共是三男一女。
三男没有甚么要求,但是一女,其生辰一定是——”
这些话里面,有诸多的言语,猪儿狗儿肯定是不明白的,赤色甲面的神人,也压根就不指望他们知道。
甚至于猪儿狗儿这样说话,根本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
不过是囫囵将赤色面甲的神人说的话,都复述出来罢了。
不过这也是赤色面甲的神人想的。
他只是指望两个童子将这些话语都记住,等到他们明白的时候,自然就会明白,不会失传。
……
县城。
原本需要几天的路程,吴峰一天就回来了。
这已经不是奔马可以算的了。
至于其中原因,自然还是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七个大字上。
此刻的吴峰,甚至于都靠着身上诸多零食的“烟火味道”来为自己身上添补些味道。
主要他现在身上,是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见到县令的时候。
县令更是欢喜的紧,看到吴峰前来,他根本就没有屏退身边之人,而是自己从座位上下来,一只手握住了吴峰的手,另外一只手则是用力的拍打着吴峰的胳膊,说道:“好哇,你终于回来了?
来了就好,你可是本县此地救灾之中的肱骨之人。
你可能不知道罢,连同知大人都提到了你的名字!
说你心性纯真,所做忠良。
这一路之上,风尘仆仆,这样,今天本官做主,本官做东。
就在城里,为你开一场接风洗尘的宴席。
你道如何?”
吴峰说道:“多谢县令大人,”
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
吴峰也察觉到了这偏厅之中剩余几个人,早就站了起来。
见到县令和吴峰之间的对话结束了之后。
一个个都围了上来。
对着吴峰连连拱手,表示亲近。
马屁声音,不绝于耳。
甚么“英雄人物”,“恩人”,“年少有为”种种言语,再配合上他们的神色。
好像是将事情说的“如假似真”一般。
县令笑盈盈的在一边看完,就为吴峰介绍了他书房之中的三位。
其中最为矜持的,吴峰还去过他的地界。
此人是齐家庄的庄主。
是一个老童生了。
吴峰叫了一声“齐老爷”,那庄主连忙说不敢。
但是不敢归于不敢,还是很受用的。
至于另外一位,则是一位大商。
他亦是在场所有人之中,态度最为谄媚的一位。
还有一位,县令介绍的时候,甚至有些出乎吴峰的意料。
因为这是汤家人。
汤主簿和汤道人的汤。
按照道理,遇见了这种事情,其实也就是一个“斗法”的场景。
看是“过江龙”咬死了“坐地虎”,还是“坐地虎”盘倒了“过江龙”。
但是现在无论吴峰怎么看,都是县令这位“过江龙”胜了一筹。
那这样的情况之下,汤家人出现在这里做甚么?甚至于汤家人现在都不是出现在这里做甚么了,是汤家人,应该从此地被连根拔起了!
这位汤家人满腹的心思,故而连谄媚都做不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