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年刊编委会的遗憾【二合一】
“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利用模形式结构和l函数的更优零点分布,成功解决了误差项控制以及奇偶性,眼下只差几个步骤便能推导出最终渐近公式。”
月底理教楼课题办公室内,徐铭思维运转,暂时停下手上的动作。
垂眼看着铺在面前草稿纸上的公式,对其非常满意。
自从答应唐亚愚,跟随物院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他这些天基本没有外出。
眼下对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已进入收尾工作。
简单来说的话,要不是明天就需出发,前往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院交流,现在便能够正式开始撰写相关的证明论文。
另外值得一提。
他还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卡茨教授,特意发去邮件告知行程,表达希望访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想法。
接着他看了眼桌面上的时间,把草稿纸整理好,也不再继续逗留。
准备返回自己的博士宿舍早点休息。
为明天出行做准备。
……
翌日。
早上徐铭准时被生物钟喊醒,按部就班锻炼吃完早饭后来到物院集合,放眼望去很快便瞧见几道熟悉身影。
正是包括李由在内的项目成员。
和上回受邀参加国际数论会议不同,这次主要是几所大学之间的物理交流活动,气氛方面相当会热闹些,单他们燕大这边都有数人前往。
更不要说还有箐华物院。
“李师兄。”
“我原本还担心你不会参加呢,现在看到你人,总算是松了口气。”李由近前迎上徐铭的目光立刻接过话茬回应。
说这句话时脸上堆着惊喜笑容,确实是发自内心。
旁边另外几人也没沉默,闻言纷纷接过话茬,对李由的担忧表示赞同。
“这下肯定没有问题。”
“徐师弟可是项目的核心人员,他不出面怎么能行。”
“是该要让海外见识到,我们在凝聚态物理上的研究速度和成果。”
……
按照以往类似的交流活动,届时肯定少不了两所高校的学生互相探讨,尤其面对海外物理教授的询问,若不能有出色表现的话无疑是给学校丢脸。
而徐铭作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论文一作,加上在项目中时的惊人贡献。
他的出席无疑令大家安心不少。
徐铭把众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此也是哭笑不得。
本来他还想着这次普林斯顿大学之行,主要是弥补之前卡茨教授访问邀请遗憾,但现在看来估计需先出席物院那边的交流活动才行。
正互相交流,视野中很快出现,唐亚愚教授的身影。
除此之外还有张鲁平和田纲院士。
尽管名义上徐铭是以代表燕大物院,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参加交流活动,实则关系到后面的国际数学奖项。
数院方面自然无比重视。
徐铭走过去分别和导师以及唐亚愚打完招呼,把注意力放在田院士的身上搭话。
“田院士好。”
“这次我就不和你同去了,另外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情况张教授已告知我。”田纲满眼欣慰回道:“相信用不了多久数论界就会迎来新的震动,我们在学校里等着好消息。”
“咱们燕大数院不止有自己的陶哲轩,你的数学成就会比他更高。”张鲁平忍不住接过话茬补充一句。
以前面对徐铭构建出多尺度解析筛法,并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
他将徐铭称作是燕大的陶哲轩。
对其寄予厚望。
但现在徐铭又取得新的进展,优化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并解决孪生素数猜想,这已然走在了陶哲轩前面。
毕竟当初国际数论会议结束后,可是被媒体爆出两人都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
然截至目前,陶哲轩那边都没有任何动静。
怎么看都是徐铭取得了,这场学术竞赛的胜利。
“放心吧导师田院士,我会证明自己。”徐铭胸有成竹沉声丢下这句话。
待传进两人耳中,后者脸上笑容顿时更盛。
至于旁边的唐亚愚则眼含羡慕。
若徐铭能转来他们物院,深入研究凝聚态物理,或许也能再次取得突破,去争取国际上的物理奖项,让燕大物院的地位更上一层。
不过现在只能希望于,徐铭如之前在杨老办公室内讲的那样不会放弃物理。
今后仍旧会学习研究。
但还能否取得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样的成果,则却是属于未知数。
伴随这些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他随即下意识晃了下头暂时将其驱散,然后主动开口把话题引到正事上。
“时间差不多了,抓紧上车前往机场吧,王教授和箐华物院的人会在机场那边和我们汇合。”
说完更是率先朝不远处的银色商务车走去。
闻言徐铭自不会耽搁,冲导师和田院士点下头,跟着大家进入到车内。
不多时。
当车辆顺利来到燕京国际机场,也成功和王其坤带领的队伍汇合,等待航班飞往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年刊数论编辑卡茨教授,早上从家里过来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来到主编萨纳克的办公室。
“卡茨教授你来的正巧,快尝尝我刚泡的咖啡。”
正摆弄自己咖啡机的萨纳克,看到来人的身影,立刻招手热情呼喊。
然卡茨却没什么想喝咖啡的欲望,直接走到旁边椅子处坐下后,开门见山讲起正事表明自己的来意。
“萨纳克教授。”
“明天徐就会到达普林斯顿,不过会先留在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院那边。”
“听说威滕教授对他很感兴趣。”
随着卡茨的话音落下,萨纳克不由得停下动作,转过身到对面坐下时脸上现出几分怅惘。
“这真是令人遗憾。”
“徐是我见过最出色的数学天才,甚至在数论领域要比陶哲轩更出色。”
“否则对方也不会让出数学界莫扎特的称号。”
“可惜……”
“他却选择了凝聚态物理。”
刚从卡茨教授口中,得知徐铭要来普林斯顿,希望访问他们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心里无疑是非常高兴。
当即便准备搞一场学术交流活动,以此来对燕京大学的徐铭表示欢迎重视。
毕竟徐铭作为数论界的新星,年纪轻轻便构建出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将来取得更大的数论进展是板上钉钉的事。
他们作为数学年刊的主办方,肯定要提前和徐铭打好关系才行。
这样才能发表徐铭新的论文。
稳固数学年刊,在数学界顶刊中的绝对地位。
否则要是徐铭被其他三大顶刊抢走,到时候恐怕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结果实际情况却和预想的完全不同。
徐铭此次竟是代表燕京大学物院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物理学术交流,并非专门为访问高等研究院。
刚得知此事情时,他们还怀疑是不是哪里搞错,立刻便向物理学院方面确认情况。
数学年刊作为数学界顶刊,向来以严谨著称。
若在访问这种事上闹出乌龙,无疑会对数学年刊以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声誉带来影响,奈何弄清楚详细状况后他们才发现,前不久物理学界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主要参与人员竟然正是徐铭。
这对于数学界来说,着实不算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