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请一等功,兼任锦飞研究员
今天徐铭没去镜春园那边,而是准备到数院理教楼这边的办公室,稍微整理一下数学手稿,拿给许逸阳他们算是属于很好的研究材料。
能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另外既然同意了,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邀约,帮忙编写相对导航算法。
总需要过去一趟。
而就在他到达理教楼下面,正准备上去时,视野中却刚好出现两道熟悉身影。
于是想都没想,便停下身子,稍微等了十多秒。
待那两人近前走过来,主动打起招呼。
嘴角挂着微笑。
“你们这是打算去找郑教授?”
“上周布置的小组作业,让导师看一下。”蒋旭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沉声回答。
说起这句话时,还不忘扬了下手里的东西。
尽管两人之前是同寝室舍友,但如今徐铭作为院里最年轻前途无量的教授,数论学界公认的权威专家,想依旧保持平时轻松欢快的交流语气,属实是有些难以做到。
哪怕徐铭自身毫不在意。
反观朱志轩没多大改变,依旧满眼崇拜的,沿用从前的称呼笑着回应。
“铭哥。”
“可有日子没见到你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朱志轩很听徐铭的话,只要不是有很多人在的公开场合便亲切叫声铭哥。
徐铭对碰到朱志轩和蒋旭两人,并不觉得意外。
毕竟他们都是郑以中教授的学生,经常会来这边找导师请教询问事情。
面对朱志轩的话,他脸上堆着笑容,随口回答。
“这段时间在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待的比较多,我不回院里你们肯定见不到。”
“我知道这事,铭哥肯定能证明霍奇猜想。”朱志轩闻言想到什么迫不及待的肯定一句。
“那就借你吉言了。”徐铭打趣回应。
说完。
他又想到什么,再次抛出一个问题,向对方打探。
“最近有舍长的消息吗?”
在他们寝室四人中,只有宿舍长倪明杰,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深造,距离毕业典礼结束也将近过去了半年的时间,因为忙着研究数学参与课题,平时很少有机会在网上交流聊天。
朱志轩显然知道的情况更多些,面对这个询问,未作停顿便开口回应。
“杰哥家里面给他找了工作,说以后留在魔都发展。”
几人边聊边朝楼梯走去。
如果是让学校外面的人看见,只会当做是同学。
断然想不到其中竟有一位数学教授。
徐铭听完这句话点了点头,待来到自己办公室所在楼层的时候,却见朱志轩一脸神秘的凑过来。
询问道:
“铭哥这两天有关注网上的消息吗,听说咱们的国产隐身战斗机爆出来了。”
“这事具体还不知道真假呢,毕竟真要是有隐身第五代战斗机,那升级迭代速度也太快了,国内恐怕找不到这方面的顶尖技术人才吧?”蒋旭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接过朱志轩的话忍不住补充一句。
显然他也没少去看网商新闻。
朱志轩闻言则颇为认同的点点头道:“说的也是,可能图片真是假的。”
徐铭把两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脸上浮现出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波澜。
网上关于国产新型战斗机的讨论,热度可以讲已经能用爆炸来形容,连海外媒体都发表了相关文章,他自然不可能一点没有看到。
况且早在那几张图片曝光出来,他便接到了锦飞那边的消息。
邀请他参加下周首飞仪式。
为此空间技术研究院那边的算法工作,都不得不往后推了一周。
不管怎么说。
在国产新型隐身五代机研发上,他帮忙解决了隐身涂层材料的方案设计,尤其成功优化出能完美驾驭战机操作的航电与飞控系统。
所以面对首飞这么重要的历史性时刻,肯定要过去亲眼目睹才行。
并且这同样是对飞控系统的一场考验。
不过对眼前的朱志轩和蒋旭来讲,显然不知道他们心中的理论数学偶像,还是参与了多项重点项目的人才。
徐铭念头停留在这里,还没来得及开口,耳旁顿时又响起朱志轩的声音。
“铭哥。”
“以咱们的技术水平,能跨代搞出隐身战斗机吗?”
“目前海内外全网都在热议,估计很快官方就会作出正式的回应,到时候就知道图片里的战机是真是假。”徐铭想了想给出这样一句回答。
对此朱志轩和蒋旭都未多想,反倒是觉得很有道理纷纷点了点头。
下秒招呼一句,分开后继续朝楼上走去。
但其口中依旧念念有词。
全部飘进徐铭耳朵。
“真想看到咱们自己的隐身战斗机,希望那几张图片不是假的吧。”
“这谁不想。”
望向两人的背影,直到彻底从视野消失,他这才收回目光转身走进自己办公室。
嘴角微微上扬,挂出一抹欣慰的淡淡笑容。
……
……
12月14日,周二,锦城飞机工业集团机场。
今天对于锦城全体飞机设计人员来说,绝对称得上是历史性的时刻。
因为继三代机歼10首飞之后,国产新型隐身五代战斗机终于也迎来了这天,标志着国产航空工业力量的崛起。
徐铭昨天便从燕京又来到锦飞设计所,早上到达机场就被总设计师杨威喊住。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徐教授。”
杨威站在徐铭身旁,主动为其介绍,面前坐在椅子上的头发呈银白色的老人。
“这位是宋文璁院士。”
“宋院士好。”徐铭连忙恭敬喊了一声。
对于这位老院士,他肯定不会陌生,对方作为歼10的总设计师,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成功为国家攻克三代机的研发制造技术。
且其研究理论,还未隐身战斗机的气动设计,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但由于年龄和身体缘故,选择把身上的担子交给自己学生杨威去继续完成,今天特意出现在这里,正是说明对杨威所做出的成绩的认可。
而这时杨威也没保持沉默,脸上堆着欣喜,不忘详细介绍徐铭的情况。
“徐铭可是国内最年轻的数学教授,连续拿了两个国际数学奖项,凭一己之力推动国内数学界的进步。”
“另外他的算法水平,也称得上世界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