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在同杨老探讨完之后,他查看物理学科经验值数据才发现,最终仍旧剩下了一点缺口,面对这种就只差临门一脚的情况,那肯定要想办法直接在今天解决掉。
图书馆无疑是最佳选择。
何况自从被聘为燕大数院正教授,以及兼任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后,确实有想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再去过学校的图书馆。
尽管他经常坐的那个位置,如今依旧被学生们,自发空出来留着。
然就在他准备过去时,却忽地接到李由的电话。
得知对方是来送课题相关资料数据后,心中惊讶王教授效率的同时,又让刘驰下去帮忙把人给接来办公室。
主要李由虽是燕大毕业的博士,但毕竟学的物理。
对国际数学研究中心,镜春园这边的位置,相对来讲没有那么熟悉。
不多时。
就听到办公室外面传来敲门声。
“请进。”
刘驰推门走进来,指着旁边李由,开口提醒一声。
“徐教授,李师弟过来了。”
说完便默默退到外面,并贴心关办公室门,让徐铭和李由两人单独聊。
尽管上午两人刚见过,且还一起听了讲座,尽管李由是头回来镜春园,整个人倒也不显得拘谨。他往前迈了几步把资料放到办公桌旁,嘴唇微动开口说明情况。
“这些都是王教授整理的资料,包括低维量子材料的制备情况和数据,以及先前几次实验的结果。”
“麻烦你跑这一趟。”徐铭起身回应。
他能够看得出来,王其坤为让他参与,准备工作确实弄的非常到位。
但具体怎样,还要看完之后才能给出判断。
而李由则暂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下秒目光落在徐铭身上很是惊喜的抛出一句话。
“徐教授。”
“你真要参与我们这项课题?”
“暂时有这个打算。”徐铭闻言点头给出这样句回答。
此话一出。
李由整个人的眼神,瞬间明亮起来。
“那可真是太好了。”他无比激动的说:“听到王教授提起这件事,刚开始我还有点不敢相信,没想到徐教授是真的打算重新研究物理。”
“这项课题有你参与的话,相信很快就能有成果。”
李由在还担任助手时候,便见识过徐铭的物理天赋。
清楚丝毫不比数学差。
特别进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项目时,在唐亚愚和王其坤两位教授,想不出有效可行的突破方向时,徐铭通过改造相场模型控制方程,根据预测参数制备量子材料,仅仅是一次实验便成功观测到反常霍尔效应。
可以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奈何后面再听到徐铭的消息,便是在数学领域取得学术成果拿到国际奖项。
确实让人倍感遗憾。
因此得知徐铭要重回物理怀抱,他和王其坤教授的心情简直一模一样,激动的同时更充斥着无比信任。
徐铭把话听进耳中,越发觉得这个课题,不参与进去看来是不行了。
奈何没来得及同李由交谈,却听对方率先告辞,生怕过多逗留影响徐铭思考。
“那徐教授我就先回去了。”
望向李由的背影,直到彻底从视野消失,徐铭这才收回目光无奈叹了口气。
“唉~”
接着又把视线垂到那摞资料上。
“那就先看看吧。”他自顾自低喃一句,最终还是把资料拿过来研究。
很快便沉浸其中。
王其坤他们进行的课题,主要是二维量子材料,通过探索量子材料中光与物质互相作用,来寻找新奇的效应然后加以研究发掘价值。
所谓二维量子材料,可以理解为,电子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运动,想象成一片只有原子厚度的电子海洋。
常用的包括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
当光照射到这些材料上时,会激发出一系列,在三维材料中难以观测或者非常微弱的现象。
而随着徐铭的思维开始快速运转起来,分析课题资料中相关的可行性,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的同时,原本停止的经验值再次迎来了上涨。
刚好把剩下的十几点缺口,给彻底补充。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物理]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2点。】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物理]等级提升至lv4】
【你获得词条——[知识拓扑]】
【词条:知识拓扑】
【效果:你掌握的知识自动归类链接,形成结构化知识图谱,将更容易提取和应用。】
依旧研究着课题资料中的徐铭,并没有注意到,继数学和信息学科之后,物理也正式成为4级学科。
但随即他便惊讶的发现,当他思索到课题中物理领域理论的时候,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出其他理论,并且还包括掌握的数学相关理论。
特别将这些理论公式放在一起研究后,发现很适合结合构建出体系框架。
就像是想要一张蓝图,脑海中储存的知识,就会提取出最适合的拓扑碎片,然后组成这张蓝图。
如此再面对难题,解决效率提升的同时,方法也会更倾向于把不同的理论知识尝试结合,来创造出全新的工具体系框架。
很快徐铭便明白其中价值,反应过来暂时停下思考。
立刻查看起眼前面板。
“这是……物理学科提升到了4级。”
确定物理学科成功升级,视线下意识落到词条,终于清楚刚才的特殊感觉是怎么一回事。
“能够从掌握的知识图谱中,针对面对的难题,抽取适合的理论体系构建工具吗……”
心中自顾自低喃之下,难掩激动情绪。
在看到新词条的效果后,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对平展上同调的完善增强。
之前面对数学领域中的诸多理论,很难一下子找到适合的进行结合完善,为此只能不断去推导尝试,哪怕有多线程并行思维大幅度提高效率,短时间内照样很难找到最佳的完善方法。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借助知识拓扑的效果,他能抽取到可行的理论。
甚至不单单是数学分支。
可以说若现在再让他构建多尺度解析筛法,那么估计都不需要费多少力气。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具体验证一下。
毕竟若真能对平展上同调尽快完善,那么距离证明霍奇猜想也就不远了。
于是当念头停留在这里,接下来的时间,他又再次研究手中的课题资料。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