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公司充沛的资金支持下,星辰日本和星辰华夏的综艺部门可以说是互不相让。
星辰日本甚至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提出过一档想要让,新恒结衣,石原里美,乃木坂46这三个星辰代言人作为常驻嘉宾,合在一起做一档常规游戏节目的提案。
都不说这个提案的可行性,也不提预算,和档期到底要怎么协调。
就这个方案能被提出来,还写了可行性报告,最终递到楚晨面前,你就知道,星辰日本的综艺部门为了不被马元瑶比下去有多拼
这工作室一多,想法就多,而且大家都有新想法,你要让楚晨一个人再去全部兼顾,去评测各个企划的可行性,显然超出了楚晨的管理极限。
除此之外,除了运营组内部的工作需要协调之外,运营部门和游戏制作部门,和周边部门也需要协调。
过去的星辰,楚晨就是绝对的核心,是大脑,是中枢。
所有的信息都汇集到他这里,再由他做出决策,分发给各个部门执行。
这种模式在公司早期效率极高,保证了绝对的执行力。
楚晨也用工作室汇报制度,一度通过高强度工作,加上宋月莹的分担,维持住了这个体系。
可随着星辰不断扩大,所有的信息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涌向楚晨,那他就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也不够用。
更致命的是,随着星辰越来越大,各个部门之间也开始出现信息壁垒和资源内耗。
比如日本动画部想做一个游戏角色的宣传pv,可能华夏这边的游戏工作室已经有了现成的3d模型,但因为沟通不畅,日本那边不知道,就得重新建模,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又比如,马元瑶想请日本方面的游戏制作人上节目,还得通过楚晨去协调档期,一来一回,黄菜都凉了。
于是乎,星辰渠道执行委员会诞生了。
这个机构不直接产生内容,但它掌握着所有非游戏内容部门的资源调配权和战略协同权。
它就像一个超级秘书处,或者说,是古代皇帝身边的内阁。
楚晨依然掌握决定权,但日常的“奏章”会先由这个委员会进行筛选、整理、并给出初步的“票拟”意见。
委员会将设立华夏、日本、欧美三个区域负责人,统管各区域内的动画、综艺、平台运营等所有渠道业务。
而执掌这个“内阁”的,虽然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基本上已经确认了,就是那个此刻正被众人围着,巧笑嫣然的宋月莹。
这个任命,在消息灵通的高管圈子里,几乎无人感到意外。
于公,宋月莹是公司的元老,从美术主管到项目总监,再到如今实际意义上的“大内总管”。
于私,宋月莹是整个公司,唯一一个能随时随地找到楚晨,并且能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影响楚晨决策的人。
有她在,这个新成立的委员会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沦为一个架子。
当然,随着“内阁”建立,宋月莹下面也需要人,长野拓宇想要的,就是日本地区负责人的位置。
他最早是索尼音乐娱乐的资深员工,在星辰tap进军日本的时候,被李苏豪挖到了星辰,负责本地化的市场推广和内容运营。
不过长野拓宇也面临成辰宇一样的难题。
那就是你想上,别人也想上,而且理论上能上位的人选很多,所以他不仅要在宋月莹面前表现出能力,还要在老板面前留下印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