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原始天魔的真面目,不能言说的秘密!
阿紫认得李兆廷,知晓他是月亮山苗寨乘龙快婿,慌忙低下头去。
幸好,李兆廷并未关注阿紫,只是观看秦家寨的建筑布局,秦浩对于文墨不甚精通,建筑充满粗犷意味。
但是,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总有些小巧思,让人眼前一亮,某些独特的家居摆设,颇有几分先秦遗风。
李兆廷看到一段篆字。
“秦寨主,那是什么文字?”
李兆廷指了指一根梁柱,梁柱上面绘制着三足金乌,有二十几个七拐八拐的鬼画符,一看就是楚国文字。
战国七雄的楚国。
李兆廷认出这是《九歌》。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这是称赞“东君”的诗词。
在楚国神话中,东君是太阳神,后来衍化出三足金乌的形象,李兆廷能认出这些文字,秦浩可就未必了。
秦浩确实不认识。
通过木婉清就能看出,秦家在文化教育方面,仅限看懂武功秘籍。
秦浩揉揉后脑勺,苦笑道:“这是先祖留下的梁柱,老夫睁眼瞎,听说探郎才华绝世,天下第三,请探郎翻译一二,让老朽心里有个谱儿!”
李寻欢微微一笑,看了几眼,他不认识古楚国文字,但根据图画,以及分隔符推断出这是《九歌·东君》,字数刚好对应,不急不缓给出解释。
“秦寨主,这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名篇,用于赞颂‘太阳神’。”
“太阳神?”
“这四句诗翻译过来就是:
温煦明亮的光辉将出东方;
照着我的栏杆和神木扶桑;
轻轻扶着我的马安详行走;
从皎皎月夜直到天色明亮;
根据诗句推断,这种梁柱应该有六根才对,每根梁柱雕刻四句诗。
先秦古董,价值连城啊!”
李寻欢对书法、壁画、雕刻,颇有几分研究,对先秦石刻非常喜欢,秦浩闻弦歌而知雅意,大笑道:“既然探郎喜欢,这根柱子送给探郎!”
李寻欢婉拒:“这是秦家先祖留下的宝物,在下不敢夺人所好!只求寨主让我拓印字帖,那就心满意足!”
秦浩大方的摆了摆手:“我记得汉人说过,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这些乱七八糟的鬼画符、三足鸟,我一个也不认得,留给我是糟蹋宝物!”
李兆廷附和道:“李探,既然秦寨主有心增宝,直接收下就是,如果你执意拒绝,是坏了苗疆的规矩。”
顿了顿,李兆廷说道:“还有没有类似的柱子?我去挑几根!回头让川蜀盐帮送盐时,分给您五车盐巴!”
听到这话,秦浩眉开眼笑。
先祖留下的古董再怎么值钱,也不如五车白的食盐,在苗疆,食盐等同货币,比铜钱、银锭更值钱。
苗疆大部分部落用不着铜板。
他们崇尚以物易物。
在以物易物的交易中,盐巴是最坚挺的硬通货,还有布、铁器、丝绸、茶叶、瓷器、皮毛、白、粮油,来几个挑货郎,比什么宝贝都值钱。
秦家寨、月亮山这种大寨,连密宗喇嘛都敢抢,唯独不敢抢货郎。
货郎有自己的圈子。
抢了一次,下次就没人来了。
没有货郎挑担卖货,山寨的老人孩子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竭泽而渔的买卖,被各家大寨明令禁止。
秦浩大方的带着李兆廷和李寻欢在秦家寨转悠,任凭两人左看右看,就连秦家宝库,都里里外外翻一遍。
丝毫不担心两人绘制山寨地图!
因为没必要。
李兆廷的武功,秦浩早有耳闻。
一个人就能屠了秦家寨。
没必要搞乱七八糟的算计。
根据段正淳、秦红的说法,秦家寨创立时间不是很久,但寨内古董比月亮山还多,尤其是先秦古董,除了雕刻九歌的柱子,还有龟甲和竹简。
“哇!正版九歌,价值连城!送去翰林院,能让那些大儒打起来!”
李兆廷这话绝非夸张。
校勘注释古籍是从古至今,历代大儒的传统项目,如果某人注释的经史子集得到认可,有可能位列文庙。
文庙选拔标准,既不是文采风流的文学家,也不是名垂史册的政治家,而是以诠释经史子集为主,如果文采风流能入文庙,李白至少是个十哲。
诗歌传承过程中,由于各种不为人知的意外,很多文字出现误差。
举个例子,李白的《将进酒》
其实《将进酒》有很多版本,课本版本与古籍版本并不相同,还有人说诗词原名《惜罇空》,校对诗词是翰林院的任务,按照正常的官职任命,李寻欢应该去翰林院,校对古籍诗词。
秦家寨这些梁柱都是先秦古董,雕刻诗词是最初版本的《九歌》。
除了《东君》,还有《湘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夫人》。
可惜,只找到五篇完整诗词。
九歌共有十一篇。
余下六篇古籍怕是湮灭于历史。
李寻欢欣喜的收下碑文石刻,准备送给自家老爹,让老李探扬名,李兆廷忽然感觉到一阵窥探,抬眼看去,二寨主秦仲不知何时走来,秦仲脸上有很深的黑眼圈,至少熬夜半个月。
李兆廷打听过。
秦浩和秦仲是嫡亲兄弟,秦浩负责管理内务,秦仲负责对外征伐。
从眉眼分析,秦浩比较柔和,秦仲比较冷肃,有不怒自威的威严,乍一看正气凛然,是顶天立地的侠客,细一看阴险狠辣,是狡猾多智的魔头,细细分析气质,既是侠客,也是魔头。
气质与李兆廷有几分相似。
侠客、魔头并非绝对对立。
至少,从江湖口碑而言,李兆廷既是剑侠,也是魔头,有关李兆廷的阴谋论层出不穷,最离谱的阴谋论,把市井传闻的狸猫换太子扣向李兆廷,表示李兆廷是青龙会大龙头、幕后黑手,一直图谋夺取皇位,策划刺王杀驾。
楚留香、陆小凤等人,是李兆廷培养的爪牙,一旦抓住机会,就会派遣两人刺杀皇帝,然后再公布身份。
传闻说的有鼻子有眼。
不知多少人暗中推波助澜。
比如某几个图谋不轨的王爷。
“这位莫非是秦二爷?久闻秦二爷是秦家顶梁柱,久仰二爷大名!”
“侯爷客气,秦二爷的名号,老夫怎么担得起?江湖中谁不知道,天下只有一个秦二爷,就是大唐门神。”
“姓秦的,排第二,为何不能被称为秦二爷?秦琼没这么小气,山西关家的关玉门,对外还自称关二呢!”
“我可没有这个胆子。”
秦仲憨憨的笑了笑。
秦浩快速过来打圆场。
逛了几圈,秦浩大摆宴席,让几十个苗女献舞,紧紧盯着两人,但凡两人稍有意动,立刻把美人送过去。
木婉清无聊的戳着筷子,略带不满的看着李兆廷:“喂!听说你是段誉的结义二哥,段誉怎么不来看我?”
李兆廷微笑道:“三弟是太子,公务繁忙,大理最近几月多有事端,三弟忙着安抚百姓,累瘦了七八斤。”
木婉清怒道:“都怪权力帮!闲着没事来大理做什么!活腻歪了,去武当挑战张三丰!偏要来大理搞事!”
秦浩训斥道:“婉清,不要闹,当初那些事都是误会,段誉是你哥哥,不要惦记了,不如多看看眼前人。”
木婉清嘟起嘴巴:“他们两个,一个笑面虎,一个家中妻妾成群,我嫁到他们两家,连小老婆都没得做,侍妾都算不上,得和丫鬟挤一条板凳!”
李兆廷:你可能不知道!我连与丫鬟同桌的资格都没有,家里吃饭,都是坐小孩那桌,丫鬟全都不理我!
江玉燕略有些尴尬,心说这位木姑娘说的真对,在李家,你可以得罪某几位夫人,得罪丫鬟,万万不行。
转念一想,江玉燕有些惊讶。
既能免疫李寻欢的魅力,还能对李兆廷不屑一顾,木婉清的气魄胆识以及与出身完全不符合的雍容华贵,若是嫁入皇室,怎么着也该是个贵妃。
木婉清冷笑:“你们两个,是不是觉得受到打击?你们的容貌很俊俏,武功很高明,姑奶奶偏偏不喜欢!”
李寻欢赶忙说道:“木姑娘,在下早已娶妻,感情之事,强求不得,对于木姑娘,在下绝无一丝半点……”
木婉清讥讽道:“装什么装?别人看到你的俊俏容貌就扑上去,你嘴上说着麻烦,心里头难道没点得意?
如果姑娘们不去看你,全都看向别的男人,你会不会有几分失落?
人之常情,何必遮遮掩掩!
酸腐秀才,最是矫情!”
木婉清的白眼险些飞到天上。
李寻欢连连苦笑,不敢多言。
李兆廷:木婉清这是换号了?
秦浩端起酒杯:“侯爷,探,我家孙女自幼在山野长大,被惯坏了,说话不过脑子,请两位不要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