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吗?”
“有,陛下,臣在杨洪府邸中找到借贷收据,计银八万余两!”
“杨洪还放贷?”
“回陛下,放贷的明细都全部找到,笔笔皆可详查,不过.
,'
“不过什么?“朱祁镇问道。
“杨族的借贷利率不,相其他,可谓是善良之家。”
“嗯,详细说说!”朱祁镇有点不解,他还以为杨洪私下放贷,是打算收刮民脂民膏没想到还能得到善良之家这个评价。
况且这评价还是从锦衣卫口中获得,可谓是难得!
“陛下,臣知道很多的放贷特別是赌场等地,都是九出十三归,而杨氏一族的放贷利率只有百分之十。”
“真的?”朱祁镇有点不敢置信,要知道明朝沿袭唐宋旧制,法定年利率上限为20%
(即“月息一分七厘”)。
也就是说杨洪的放贷既然比官府低。
“是,陛下!臣多方核查过,没有出错!“
“百姓岂不是对杨洪感激涕零?”朱祁镇转念一想,就知道杨洪在打什么主意。
靠著走私线路,他看不上放贷的这点油水,反而降低利率,给百姓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难怪锦衣卫调查的时候,宣府的老百姓会私下叫杨洪为杨王。
“是的,陛下,很多百姓都对杨洪很有好感!”
“哼哼,杨洪真是好算计,难怪这么多年朝中竟然无一察觉。
百姓都讲他好话,仅凭御史巡查根本就察觉不出任何的问题,加上走私的利益捆绑,难怪朝中无一人弹劾!”
“还有吗?”
“回陛下,已经全部匯报完毕,其余杨氏一族的財產还在统计中。”
朱祁镇点点头。
“这些收穫可有其他人知晓?”
“回陛下,没有,所有的匯总皆由臣单独统计,没有告知其他人。”
“也就是说,其他人只知道有一笔收入,並不知道有多少?”
“是,陛下,户部尚书王佐和兵部尚书户垫两人曾私下向臣打听过,臣没有告知!”
“做的不错!”朱祁镇很是满意的点点头,想要瞒过去肯定是不可能。
但现在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想了想。
“钱寧!”
“臣在!”
“朕命你好生保管这些財物和严格看押杨氏一族,当然,如若再有大臣询问,你可以適当的透露一点。”
钱寧一时间没有理解,恭敬的问道,“请陛下示下!”
朱祁镇摇摇头,明朝人真的是不懂变通,此战后续的抚恤加奖赏肯定是一大笔支出,从户部尚书的表现和成国公的试探。
朱祁镇就明显感觉到他们將目光对准了他的內库。
但此事不能乱开先河,歷代的征战皆是由户部承担,朱祁镇不能隨意应承。
或者內库不保不说,还会坑害后世的帝王!
“户部尚书或者其他人再次询问的时候,其余的收穫你就如实告诉,黄金、白银的数量只给朕匯报一半,听懂了吗?“
“陛下,臣明白!”钱寧急忙答应,他心里默默算了算,“陛下,那臣就说黄金四万两千两,白银一百一十二万两,铜钱十五万贯?“
朱祁镇想了想,道,“黄金四万两,白银一百二十万两,铜钱三十万贯,记住,稍后朕会让王振前来清点,將多余的转移到其他地方。”
“是,陛下!”
“吧,带朕去见见杨洪,朕现在倒是想和杨洪好好的聊聊,聊聊如何財有道!”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