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竞近水楼台先得月!
“陛下,这个问题,臣来回答!”泰寧候没来得及开口,英国公便站起来道。
“太祖时期,军中火器占比较只有百分之十,但从太宗皇帝第一次远征大漠后,便下令提高军中火器比例。
如一个百户,从原本的统十人,提高到了銃四十人,刀牌二十人不变,弓箭三十人全部取消,枪兵四十人不变,还增加了药桶四人,內旗三人。”
“那为何朕没有看见边军大规模使用火器,还大量的使用弓箭?”朱祁镇问道,战爭持续了好几轮。
每一次边军的战斗都是以营的方式,衝上去,一起冲入敌营中,或刺或砍,弓箭手则是更多的攒射压制接应。
很少看到对火器的使用!
朱祁镇原本还以为边军火器稀少,这才导致不擅长使用。
“陛下,永乐时期,边军火器普及率很高,但隨著火器的使用报废率越来越高,久而久之,边军便不再信任火器。“
“那边军的火器呢,不要告诉我朝廷没有下拨,朕要是记得没错,每年朝廷都会拨银粮约50万两用於火器的製造。
“陛下,臣等有罪!”英国公、成国公对视一眼,连忙跪下请罪。
“说说吧,这笔钱到哪去了?”
英国公不再开口,而泰寧候却再次站出来道,“回陛下,火器的製造是由军器局、兵仗局负责製造標准火器,然后统一调拨各边镇存储替换。”
朱祁镇微微点点头,此事可以理解,火器威力巨大,不能任由其他人锻造。
“既然如此,为何宣府器不,每年製造出来的器都去哪了?”
“陛下,朝廷每年拨付50万两白银,可实际到军器局、兵仗局只有大约30万两左右。”'
“你是说有人贪污,何人?”朱祁镇大怒,这贪污都开始朝著兵器下手。
几人急忙跪下,就连一直在吃的永顺伯也跟著跪了下来。
朱祁镇扫视了一眼,淡淡的问道,“莫非你们也在其中上下其?”
“陛下,臣等没有!”英国公站出来开口。
“军器局、兵仗局一直都是由工部负责,臣等没有办法插手!”
“朕明白了,泰寧候,朕问你,把銃需要多少银两才能製造出来?”
“回陛下,统的造价在4两银左右,三眼銃约在6两银子。”
“也就是说就算三万两,至少可以製造5万器出来?”
“陛下,不能,准確说军器局、兵仗局每年交付军中的器不会超过万支?”
没等朱祁镇询问,他便继续道,“陛下,这火器的製造,除开火銃,还有各类火炮的生產。
例如碗口銃、轻型將军炮以及弗朗机仿製品,火炮的生產价格昂贵,最便宜的都要超过百两白银!”
朱祁镇缓缓点点头,不得不说明军的火炮,特別是碗口炮,射程超百米,威力巨大,同时携带方便。
十五公斤的重量,任意一个士兵都能轻鬆的携带。
“朕问你,神机营中可有多少銃和多少炮?”
“陛下,神机营有兵万余,每皆配銃,同时还有200各类似的炮。”
朱祁镇算了一下,不错的火力配置。
相当於每个百户就有两门火炮。
“朕问你,正统三年,神机营可获得了多少器的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