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如茵不以为意的摆手,“无妨的,龙副指挥使不必多虑,我家夫君比我知晓的多,更不会多想的。”
龙如牙心中幽幽嘆息。
但愿如此吧。
自家这位指挥使啊,想要瞒住如千年老狐的姜大人……恐怕並不容易啊。
龙如牙陪著秦如茵喝好茶后,又亲自护送她下楼,將她交给风嬤嬤保护后,才飘然离去。
风嬤嬤见自家姑娘脸色略有凝重,知道龙卫说的事恐怕不是一般事情。
她一边帮自己姑娘戴上帷帽,一边问道:“姑娘,可要先行回府?”
秦如茵轻吸一口气,恢復了平常的神色,含笑问道:“孩子们可都还好?”
“都好著呢,都在忙著猜灯谜贏灯呢。”
秦如茵点点头,“那就好。他们这些孩子,尤其是小女娘们,平常极少能有这样鬆快的日子,让他们接著玩罢。”
“尽兴而归才好。”
秦如茵看了一眼这喧囂热闹到极致的灯长街,微微一笑。
“走罢,风嬤嬤。我们先回府。”
风嬤嬤应喏,一声呼哨,马车夫將马车赶到了茶楼大门前。
回到明澜居后,秦如茵安排了一番,便早早洗漱歇下。
她猜测,今日姜九霄是不会回府了。
正月十六日。
新帝登基,年號安平。
百官朝拜。
登基大典举行的倒是顺利。
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公布了先帝的另外一道遗詔。
太师当即脸色就不对了。
他没想到新帝竟有如此魄力。
安平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公布先帝遗詔,也就让他和他支持者的贵人筹谋彻底失败了。
当然,他不甘心。
便有几位老臣相继站出来参奏。
態度虽恭顺,言语也算收敛,但那语气是批判新帝的。
新帝不慌不忙。
先是自责了一番。
再是解释了自己为何没有提前公布先帝的那封遗詔。
新帝诉说的是自己的孝心。
大应朝即便不如前朝那般讲究以孝治天下,对孝道也是万分看重的。
新帝没有提前公布先帝遗詔,出自孝心,那也无可指摘。
即便百姓不满,那也说不得什么。
人都会老。
也都会死。
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是真正有孝心的呢。
有老臣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表示新帝如今才公布先帝那封遗詔,看似是对先帝的孝心,却是损害了先帝对百姓们的仁爱之心。
这话一出,又有不少老臣出声应和。
新帝微微皱眉。
姜九霄出列反驳。
“诸位大人,先帝圣明,仁爱百姓,已经做的够多。”
“先帝只顾百姓,却忘了自己,这是先帝的仁慈,但百姓们作为先帝的子民,也该有自己应该做的。”
“先帝殯天,百姓们理应守孝,哪怕是几日。也是百姓们的功德。”
“而圣上选择今日才將先帝的遗詔昭告天下,不但是圣上对先帝的孝心,亦是帮百姓们补足这个功德。”
先帝殯天,几位去封地的皇子也都回京守孝了。
而新帝登基,他们作为臣子也必须参加新帝的登基大典。
此刻,曾经的三皇子庆王冷笑著盯著姜九霄,“姜大人,几年不见,狡辩功力见长啊!”
“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狡辩有什么意思?”
庆王讥讽的瞥了一眼后,又转向龙座上的新帝,挑眉道:“圣上,您说是吧?”
朝臣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