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凭藉著脑海中的记忆,详细地讲解了虎蹲炮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並亲自绘製了图纸。
林晨铺开一张巨大的白麻纸,手持炭笔,在纸上勾勒出一门造型古朴,却又充满力量感的火炮。
炮身短粗,形似一只蹲伏的猛虎,炮口微微上扬。
这就是明代名將戚继光在抗倭战爭中使用的利器——虎蹲炮。
他指著图纸,向王铁柱等人详细讲解:
“虎蹲炮,因其外形酷似猛虎蹲踞而得名。它以熟铁铸成,炮身长二尺五寸,重约三十斤,可由单兵携带作战。其构造主要分为炮身、炮架和火门三部分。”
林晨一边说,一边在图纸上標註:
“炮身內部,我们得铸造出炮膛,这炮膛可不是简单的圆筒,內膛要有一定的锥度,这关係到火药燃烧的效率和炮弹的射程。炮尾这里,要设计成一个可拆卸的炮閂,方便装填火药和炮弹。”
“炮架呢,得用结实的硬木製成,设计成一个可以调节高低和方向的支架,这样才能灵活地瞄准目標。炮架底部最好安装上小轮子,方便移动。”
他顿了顿,指著炮身靠近炮尾的一个小孔说道:
“这个小孔就是火门,连接著炮膛內部。点火的时候,將火绳插入火门,引燃內部的火药,就能將炮弹发射出去。”
“至於发射的炮弹嘛。”
林晨拿起一个圆形的铁球。
“最好用生铁铸造,大小要与炮膛內径相匹配。当然,除了实心弹,我们还可以製作一些开弹,杀伤力更大。”
他接著解释虎蹲炮的原理:
“这虎蹲炮的威力,主要来自於火药燃烧產生的巨大推力。当火药在炮膛內燃烧时,会產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炮弹高速射出。炮弹的射程和威力,取决於火药的种类和用量,以及炮膛的设计。”
“明白了?”
林晨看著眾人,问道。
王铁柱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王铁柱等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脸上写满了“这玩意儿真能响?”
的疑惑。
林晨也不废话,直接擼起袖子,亲自操刀示范。
他抓起一把黏土,像捏泥人似的,捏出一个炮管模具。
“看好了,这玩意儿叫『模具』有了它,咱们就能批量生產这虎蹲炮了!”
林晨得意洋洋地展示著他的杰作,仿佛手里拿著的不是泥巴,而是金元宝。
在林晨的“英明指导”下,一群工匠开始了“玩泥巴”的伟大工程。
他们笨手笨脚地模仿著林晨的动作,捏出来的模具奇形怪状,有的像冬瓜,有的像葫芦,还有的乾脆就是一坨不明物体。
“我说铁柱啊,你这捏的是个啥玩意儿?怕不是个夜壶吧?”
林晨看著王铁柱的“杰作”,差点笑喷出来。
王铁柱挠了挠头,一脸憨厚地笑道:
“殿下,俺寻思著,这炮管是不是得有个盖子,不然火药不都漏出去了吗?”
林晨捂著额头,感觉自己血压有点高。
“铁柱啊,你真是个天才!这盖子咱们待会儿再做,先把炮管弄出来再说。”
好不容易等模具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浇筑铁水了。
火红的铁水被倒入泥模中,发出滋滋的声响,空气中瀰漫著一股刺鼻的焦味。
冷却之后,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敲碎泥模,露出了里面黑乎乎的炮管。
“哎呦我去!这玩意儿真像那么回事儿!”
王铁柱看著新鲜出炉的炮管,兴奋地手舞足蹈。
第一批虎蹲炮就这样磕磕绊绊地造出来了,虽然表面粗糙,坑坑洼洼,但好歹是有了个炮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