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这个时候,方致远接到了陈志谷的电话,《千里滔滔心》发行了387个拷贝。一般来说,电影公司订拷贝是在年初和年中的电影公司经理会议上进行,
这一次中影为了发行《千里滔滔心》,专门將全国的电影公司经理叫到北平看片订拷贝。
掛掉胡建的电话后,方致远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吴思远。他担心吴思远不知道387个拷贝是什么水平,就告诉他387个拷贝,要是放在往年,绝对是发行拷贝最多的电影,今年遇到了大年,牛逼片子比较多,只能排名第四。
吴思远大喜,《千里滔滔心》能大规模发行,说明国家真的很重视。
隨著开机时间逐渐临近,剧组成员间因为语言、熄火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矛盾也开始显现。大衝突没有,小摩擦时有发生,双方互相看不顺眼,甚至在背后低毁对方。
其实內地演职人员和香江演职人员互相看不顺眼,甚至爆发衝突,是非常普遍的事。
从80年代初开始搞合拍片开始,到2010年左右的赵甄大战,各种衝突就没有断过,闹得最厉害的当属2004年的小白龙事件。
在80年代,合拍片剧组衝突主要是因为待遇不同。
按照规定,海外电影公司到內地拍电影,工作人员都是外宾待遇,住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吃的是餐厅;而中方人员则按內地製片厂的规定,住招待所,吃简易盒饭。
因为待遇不同,在拍摄过程中经常爆发衝突。
1982年中国和义大利合拍《马可波罗》,扮演蒙古王子的著名演员杨在葆因为待遇不同,带领中方演职人员罢演。第二天开机的时候,导演蒙塔尔多傻眼了,怎么一觉醒来演员没了?
由於爆发过几次衝突,北影厂的合拍片中方演职人员从此在吃住上,跟外方是同一標准。不过演员酬劳还是没有做到同一標准,港台和其他外国演职人员是內地演职人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到了90年代,內地演职人员和香江演职人员之间的衝突,主要是文化和心態导致的,很多香江演职人员总觉得自己是香江来的,就自己高人一等,对內地、
对內地影视產业各种看不起,甚至一不顺心就隨意打骂內地工作人员。
这次拍《孤胆特工》,方致远做到了內地和香江薪酬同一標准。
不过文化和心態带来的矛盾和衝突还是无法避免,毕竟香江人的傲慢心態不可能在短时间內扭转,只能儘量减少爆发衝突的可能。
为了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为了让大家团结一心,以最好的状態开始拍摄《孤胆特工》,在开机前一天,方致远专门准备了开机饭,给大家沟通了解的机会。
在开席前,方致远端著酒杯,对眾人道:“明天《孤胆特工》就正式开机了!我有几句话,要跟大家说说!《孤胆特工》是合拍片,剧组有一半香江人,
一半內地人,由於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摩擦。
我希望大家忘记掉地域属性,不要把哪里人掛在嘴上,而是把职位掛在嘴上。大家要一起工作和生活几个月,有予盾,有摩擦是正常的,但我相信只要好好沟通,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予盾。我希望大家记住,你们到剧组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斗气的。”
方致远看了看现场的演职人员,笑著道:“今天大家落座的时候,我们特意让大家岔开坐,香江演职人员的旁边一定是內地人,而內地演职人员的旁边一定是香江人,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我看效果很一般,很多人就傻傻地坐著,根本不愿意跟旁边的人交流。我看这样吧,现在大家都站起,然后张开双臂,拥抱一下你身边的朋友。”
现场的演职人员都站了起来,但没有哪个拥抱旁边的人。
方致远见大家不动,就对吴思远道:“吴老板,我们给他们作个示范!”
吴思远笑著张开双臂,给了方致远一个拥抱。
方致远鬆开吴思远,又拥抱了港方製片人曹敬文。
他见现场眾人还是不动,还是傻傻地站著著,就道:“我们跟吴思远吴老板都已经给大家做示范了,你们就不要傻站著了!赶紧拥抱!大家以后就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现场眾人没有办法,只能一脸尷尬地跟身边人拥抱,
方致远对此很满意,笑著鼓了鼓掌:“现在国家放开了合拍片的限制,未来会有大量的香江电影到內地取景和拍摄,合拍片会成为一大潮流。要是你们能了解彼此,能跟对方很好的沟通,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我就说这么多,下面让我们共同举杯!”
方致远將酒杯高高举起:“祝《孤胆特工》开机顺利!”
现场所有人將酒杯举起:“祝《孤胆特工》开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