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沸腾之城
1992年7月31日,方致远踏上了深圳火车站的站台。
一下火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让方致远他们这些北方人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是南方的夏天。方致远没有急著出站,让各个小组清点人数。在確认没有人拉下,没有人走丟后,他让各个小组拍成两人队列,走出了火车站。
90年代社会治安非常差,火车站简直是罪恶天堂,广州火车站是其中的代表。教授趁找零钱之机失窃万元行李,便衣警察抓小偷反被打得满脸是血,女性耳环被强行抢夺,乘客打盹时钱財不翼而飞。这些犯罪行为在火车站上演,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方致远一行没有到过深圳,不知道深圳治安如何。只是大家觉得连广州火车站这么乱,深圳离广州不远,只怕治安好不到哪里去。从火车站出来,保鏢和保卫科的人,便將方致远围在中间,警惕的注视著周围的动静。
方致远本以为深圳还没有公布即將发行认购证的事,自已提前抵达深圳,安顿下来应该不难。他很快发现自己错了,现在已经有几十万人涌入深圳,90%的旅馆已经客满,大到国有宾馆,小到城村旅社,都是一床难求。
方致远本来觉得让大家集中住在一起,这样比较安全,现在这种状况,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將大家打散,以小组为单位分別住在不同的旅馆。
在酒店安顿下来,方致远到附近转了转,他发行不管是餐厅、酒吧,还是街上,到处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股民,耳朵里听到的除了股票,还是股票。
跟年初在松江炒认购证的主要是深圳人不同,这次南下深圳的不止松江人,
而是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松江人住松江宾馆,北平人住帝豪酒店,东北人住天池宾馆。这些人抵达深圳,就把街头所有带“股”字的书全买了,就像蝗虫席捲麦田。
晚上在酒吧喝酒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留著披肩长发,看起来颇有艺术家气质的男子,拿著一个笔记本在酒吧里採访。方致远以为男子是哪个报社的记者,在酒吧里採访,倒也没有在意,跟陈洪明一边喝酒一边閒聊。
没过多久,男子在方致远面前坐下:“先生,能跟你们聊聊吗?”
方致远淡淡地道:“没兴趣,你去採访其他人吧。”
男子自我介绍道:“这位先生,你可能误会了。我不是记者,而是一名作家。我发表过《国运》、《龙年邪说》等作品。因为对股市感兴趣,我今年发布了《1990~1991年中国“股市狂潮”实录》·———·
方致远微微一愜:“你是吕梁?”
吕梁没想到对方知道自己,露出了笑容:“我是吕梁。最近在深圳,我发现最近大量的股民涌入深圳,到深圳炒股。我就想以此为题,写一篇报告文学。能跟你聊聊吗?”
方致远知道吕梁说的文章,就是长篇纪实报导《百万股民“炒”深圳》,该文对深圳认购证事件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在《中华工商时报》
获得一个整版,並被40多家主流媒体转载,轰动一时。
由於在深圳,经受了股市疯狂的洗礼,吕梁很快成深交所里的常客。他在股市中赚到一百万后化名“k先生”成立工作室,並开始在报纸上以“k先生”名义发表股评,做起了呼风唤雨的股评人。
1998年吕梁联合大户,坐庄康达尔。他通过资產重组,將康达尔这个养鸡股变成为高科技大牛股,並正式更名为“中科创业”,隨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打造出来大名鼎鼎的“中科系”,而他也被称为a股“第一庄家”。
2000年a股进入大熊市后,朱焕良拋售手中的股票,携资金出逃,中科系灰飞烟灭,吕梁从此人间蒸发。直到2022年,因疫情无法就医,身患癌症的吕梁选择向司法机关自首,获得医治后生命得以多延续数月。
如果是其他人採访,方致远肯定会拒绝,但吕梁採访,他愿意接受。因为吕梁跟一般的庄家不同,一般庄家坐庄是想割股民韭菜,而吕梁是想效仿巴菲特持有眾多公司的股权,然后整合手中的各公司资源,建立中国版“伯克希尔-哈撒韦”。
对理想主义者,哪怕他们错得很离谱,方致远也总是怀有几分敬意的。他微笑著道:“如果是其他人採访,我不想浪费时间,但你採访的话,我可以给这个面子。”
吕梁受宠若惊地道:“非常感谢,你们到深圳是来炒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