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所有人都望著方致远,等他的答案。
方致远淡淡一笑:“我们要总票房的35%!”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这个分成比例太夸张。
李旭东忍不住道:“这个分成比例太高了吧?1984年搞发行改革,试行了一下分帐发行,当时定的分成比例是发行收入的28.5%,大概是总票房的15%左右,
而你直接要35%,是之前的一倍多,电影公司肯定无法接受!”
1984年电影局在羊城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对电影发行进行改革。当时很多电影厂就提出,要自己发行,不让中影发行。经过一番激烈的爭论,最终电影厂和中影公司达成协议,採用两种结算方式,一种是按拷贝结算,一种是按票房分帐。
当时双方约定的票房分帐比例是,电影厂拿发行收入的28.5%。
简单的说就是,电影公司跟电影院结算后的28.5%。
当时长影厂、北影厂等电影厂决定继续按拷贝结算,而西影厂、上影厂等电影厂则决定跟中影公司分帐,並跟中影签订了分帐发行协议。
不过这些准备跟中影分帐的电影厂,很快放弃了。
他们发现按拷贝结算,只要拷贝数出来,很快就可以拿到钱,而按票房分帐,必须等票房出来才能拿到钱,国內电影放映分为四轮,很多电影的放映周期后超过半年,甚至一年,也就是说,要等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拿到全部分帐。
韩山平也忍不住道:“是啊,这些电影公司能来参加会议就不错了,要是你把分成比例叫这么高,他们肯定无法接受,很可能会把他们嚇跑!我觉得先把分成比例定低一点,把分帐发行搞起来,以后在逐渐提升分帐比例!”
方致远轻轻摇摇头:“如果分成比例谈不到35%,那我们根本活下去的。84年搞28.5%的分成,那是因为我们不用管发行,不用管宣传,费用都不用我们掏,现在不一样了,这些钱都是我们出,发行成本很高的。
我都不说在报纸上打gg宣传的费用,就说拷贝费,一套拷贝差不多8000
块,你发400个拷贝,光是拷贝费就要320万,这钱现在是我们出啊;要是你让电影公司经理到你们厂看片,吃喝拉撒的费用你得管吧,为了防止瞒报票房,你得组织人马监票吧!”
方致远深吸一口气,缓缓地道:“真的不是我们北影厂贪心,如果我们拿不到总票房的35%,真的活不下来。人家香江、美国,以及其他搞分帐制的地方,製片方是可以拿50%的,35%的分成比例已经很低了。”
现场的厂长们都没有搞过发行,不知道电影宣发需要多少钱。
现在听到方致远的话,他们的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韩山平觉得方致远过於自信,就道:“要是电影公司不接受怎么办?”
方致远淡淡一笑:“他们会接受。以前中影发行的时候,从电影公司抽30%,
而我们要求35%,听上去比中影还要多5%,电影公司肯定无法接受,实际並非如此,我们自己发行,跟中影发行有个很大的区別,那就是宣传。”
以前中影发行的电影,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宣传,除了在电影院掛海报,剩下的就是电影院自己派宣传车,在街道上宣传,电影火爆完全靠口口相传,而现在实行票房分帐后,我们就会跟国际接轨,就会通过gg,以及其他方式进行宣传。
电影院收入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最近儿天,我们北平院线邀请了儿家电影院加盟,而我说服他们的理由就是,他们今年的票房收入会比去年高50%。由於电影院总收入高了,分成比例多5%,他们完全能够接受。”
韩山平知道方致远不是孟浪之人,见他有把握说服院线接受35%的分成比例,
不禁兴奋起来。只要这次能把分成谈到35%,那以后峨影厂跟电影公司单独谈的时候也可以要求35%,就算最后少一点,30%也肯定有的。
韩山平激动得搓了搓手:“既然方总如此有把握,那我们峨影厂谈判的时候,也要35%,只要我们这次把35%咬下来,那以后我们跟电影公司谈判,就可以按35%来谈!”
上影厂厂长於本真站起来表態:“没错!只要这次把35%谈下来,那我们以后我们都可以按35%谈,將35%变成默认的规则!我在这里表態,我们上影厂以35%的分成跟他们谈!”
西影厂厂长李旭东表达:“我们西影厂以35%的比例跟他们谈!”
长影厂厂长李国民表態:“我们长影厂以35%的比例跟他们谈!”
珠影厂厂长孙长城表態:“我们珠影厂以35%的比例跟他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