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歷史性签约
2月21日下午,北影厂跟市电影公司正式开始谈判。
出席城市看片会的有四个省的十七座城市,其他省份没有来。
这些缺席省份的文化厅已经打招呼,不准市电影公司参加发行会,经理们迫於压力,只能放弃跟北影厂签约,毕竟他们拿的是死工资,没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
跟市公司谈判比省公司要容易很多,因为过去的电影发行收入,中影拿走了大头,省电影公司还要抽成,市公司分到的利润相当微薄,现在没有了中影和省电影公司两个中间商,电影厂的35%分成比例,他们完全能够接受。
而且方致远准备给电影贴gg,会跟电影公司分成。
对电影公司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对电影公司来说,没有拒绝合同的理由。
受国外分线发行制的影响,市电影公司认为发行合同应该具有排他性,便向北影厂提出了一个要求,跟他们签约后,两年之內不能向省电影公司供片。
方致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知道一旦在合同中写下这一条,那市电影公司就跟省电影公司之间就会出现恶性竞爭,变成不死不休,最终会像上一世那样,
要么市电影公司在恶性竞爭中死去,要么上级强令市电影公司跟省电影公司合併。
上一世,在江苏突破和齐鲁突破后,很多省的市电影公司都有样学样,纷纷撇开省电影公司单干,但由於电影厂和中影公司学国外搞分线发行,让省市电影公司竞標,导致省电影公司和市电影公司出现恶性竞爭。
市电影公司经济状况不如省公司,竞標能力弱,很多市公司因为抢不到电影发行权而消失;有的市电影公司將竞標价格拉得太高,无法收回成本而消失;还有少数市电影公司將省公司打得落流水,导致上面强令市公司跟省公司合併。
最终的结果就是,电影发行再次被省电影公司垄断。
这是方致远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意味看一切必须重来。
他之所以让北平电影公司在三月之前成立院线,就是想证明,两条院线之间,並不是竞爭关係,不需要你死我亡,不需要不死不休,完全可以有钱一起赚。
方致远心平气和地解释道:“內地跟香江和美国不同,香江搞分线发行,是因为他们电影院足够多,香江只有500万人,电影院却有將近三百家,一条院线就有5,60家电影院,一条院线就可以覆盖整个香江。
而我们电影院本来就少,就拿我们北平来说,电影院最多的时候才100多家,
现在只有几十家,其中还包括礼堂、俱乐部和剧院。要是我们搞分线发行,只在北影的九家电影院放映,那很多地方由於没有我们的电影院,观眾就没法看我们的电影。
你们的情况比我们还要严重,我们只是某个地区没有电影院,导致观眾看不到电影,而你们是大半个省看不到。就拿江苏来说,我跟你们签了这个合同,那苏北怎么办?剩下的七个地级市怎么办?到时候上面肯定会强令你们跟省公司合併。”
经理们觉得方致远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这一条。
接下来的谈判没有任何障碍,双方很快签署了发行协议。
拿到发行合同,看著35%的分成比例,方致远露出笑容。
只要签约的消息传开,那些没来城市肯定会迅速跟进。
2月22日下午,北影厂跟与会的市电影公司在天伦王朝酒店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北影厂已经跟市电影公司签约,今天的签约仪式是做给缺席的市电影公司看的,同时也是对《北平爱情》的一次宣传。
田崇明和滕进閒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並发表重要讲话。
田崇明在讲话中表示:“北影厂与市电影公司签约,打破了省电影公司的垄断地位,破除了按层级发行的行政隶属关係,电影发行层次由4层减少为2层,
电影厂和电影院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能极大的提升发行和放映的活力。”
滕进閒在讲话中表示:“北影厂跟市电影公司签约,继打破中影垄断后,进一步破除省级公司的垄断,拆除行政区域限制,打消了大家的观望情绪,强化了市场化改革预期,为建立统一开放、竞爭有序的全国市场迈进了一大步。”
方致远在讲话的时候透露了两个信息,第一,《北平爱情》的发行方式跟过去不同,將在所有签约省市同时上映,没有首轮、二轮之分,第二,《北平爱情》將在三月底,正式跟全国观眾见面。
第二天早上,国內的主要媒体都对签约仪式进行了报导,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这次签约是中国电影发行改革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平日报》的標题是“中国电影发行大地震”,文章写道:“这次北影厂突破省电影公司垄断,跟市电影公司签约,將电影发行层次由3级层降为2级,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是中国电影发行的重大突破,为电影市场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文匯报》的標题是“歷史性签约”,文章写道:“本次签约最大的意义是为电影发行引入竞爭机制,签约省份从此有了两条渠道,隨之而来的是观眾选择余地增加,电影公司为吸引观眾必然要拿出更好的服务,必然更新设备,市场会因此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