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爱情》总票房3.62亿,去掉营业税3.3%,还剩3.5亿,而《北平爱情》
的观影人次是1.8亿,每张电影票抽5分钱,就是900万,去掉之后,还剩3.41亿。
按照35%的分成比例,北影厂能从3.41亿中分到1.19亿。
去掉电影製作成本1000万,再去掉宣发成本1000万,北影厂的收益为9935
万,除此之外,贴片gg为北影厂带来了1200万的收入,周慧敏的专辑《传奇》
为剧组带了780万的收入,而海报、明信片等衍生品给剧组带来了230多万的收入。
也就是说,《北平爱情》在內地市场的收益为1.21亿。
周理京在海外凭藉《自中无人》、《孤胆特工》和《新龙门客栈》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动作明星,其影响力超越周润发、刘德樺等香江明星,仅次于成龙和李联杰,他的片子在海外根本不愁卖,但《北平爱情》是爱情片,价钱不如动作片。
即使如此,依然卖了3500万。
现在唯一不確定的是香江市场,因为电影要7月下旬才在香江上映,方致远担心香江男观眾无法接受香江女明星跟內地男人谈恋爱,但嘉未认为影响不大,他们认为北影厂至少可以赚1000万人民幣。
如果嘉禾的预测是真的,那《北平爱情》利润就是1.66亿。
当方致远將这个数字透露给媒体后,整个电影圈都被震撼了。
一部电影的收益高达1.66亿,这个数字真的夸张到极致了!
要知道1991年全国所有电影厂获得的故事片拷贝费加起来也只有1.98亿,而去年全国所有电影厂的故事片拷贝费更是只有1.82亿。
也就是说,《北平爱情》收益差点赶上全国所有电影厂一年的收入。
老厂长汪扬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像个孩子似的,在院子里又蹦又跳:“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中国电影的春天来了!”
从改革开放开始,汪扬就对电影明明很赚钱,但电影厂日子却过得艰难无比的现象不满,他为此抗爭、努力过,甚至向中央上书过,但电影厂的困局始终没有打破。
现在《北平爱情》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就高达1.66亿,困扰电影厂的最大难题,收入问题和资金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从今以后,只要电影质量好,只要能拍出受欢迎的电影,那电影厂就能丰厚的收益。
这样一来,电影厂就能投资製作更好的电影。
这样一来,电影行业就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按照製片公司的规则,电影剧组能够获得电影20%的利润分成,除了香江的1000万收入还不確定,必须等拿到香江的收入再分成外,《北平爱情》已有的1.56亿收入是確定的,剧组很快拿到了3120万的分红。
刘思扬拿到分红后,很快制定了详细的分配方案,他和方致远每人分20%,也就是每人624万,其他人都按比例分红,只要是剧组正式成员,每人都拿到了分红,连最普通的场工都有2万块。
《北平爱情》剧组获得3120万分红,导演刘思扬获得624万分红的消息,让北影厂职工自瞪口呆,也让电影圈陷入疯狂。导演一个人的分红就有624万,这要是在其他电影厂可以拍六部电影,甚至更多电影。
看看人家的收入,再看看自己,无数导演真的羡慕嫉妒恨。
北影厂那些原本看不上商业片,觉得商业片没追求的导演,听到624万分红这个数字后,顿时觉得拍艺术片去国外电影节拿奖不香了,他们高呼“去尼玛的艺术片”,转头奔向商业片怀抱,开始琢磨商业片应该怎么弄。
就连陈楷歌都开始琢磨拍商业片,不过他毕竟是文艺青年,不可能真正放弃艺术片,他的想法是,拍一部艺术片拿奖,再拍一部商业片赚钱,鱼与熊掌兼得。
那些正在筹备商业片的导演们在624万的刺激下,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拉著一帮创作人员,疯狂琢磨怎么才能让电影更好看,怎么才能让电影变得跟有吸引力。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取得高票房,拿到高分红。
其他电影厂的导演听到这个消息,羡慕得口水直流,他们立刻要求厂里进行改革,要求厂里也实行分红制,否则他们就投奔北影厂,跟北影厂合作。各个电影厂觉得分红制確实能激发创作潜力,纷纷成立製片公司,开始实行分红制。
《北平爱情》的成功,让电影行业掀起一股改革浪潮。
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北电老师还是教育学生:“你们將来都是要成为艺术家的人,应该有艺术追求,要是追求商业性,向凡俗低头,就会冲淡艺术价值,消解艺术內涵,將严肃变为戏謔,將品位化为奇观!要是这么做,你们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