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黑鹰直升机涉及到保密,香江警方只答应借给他们拍五个小时,而且不允许演员和摄影师登机,只能在地面或者租用另外的直升机从对著黑鹰进行拍摄。
抵达片场后,剧组工作人员立刻投入工作,摄像组、灯光组忙著摆机器、铺滑轨、布置光线,录音组开始调试机器,为收音作准备,整个剧组一片火热景象。
刘思扬带著执行导演林超閒,来到拍摄现场,討论拍摄內容。
刘思扬最开始不认识林超閒,是方致远让他找林超閒做执行导演。
刘思扬本来对林超閒的能力有些怀疑,等他將林超閒找来,仔细聊过后,发现林超閒真的对枪械和飞虎队的战术非常了解,有林超閒参与,《王牌对王牌》
的质量绝对会让一个台阶。刘思扬对方致远佩服到极致,觉得方致远真的是慧眼如炬。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林超閒已经成为刘思扬的左膀右臂。
方致远让林超閒做执行导演,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林超閒是军迷,对枪械比较了解,研究过飞虎队的战术,而这部电影有大量飞虎队进攻和突袭的內容,让他做副手能提高电影的真实度,另一个就是想要培养林超閒。
枪战片和警匪片在內地很受欢迎,《追击二王》、《大追捕》等片子的票房都不错。不过內地严重缺乏能把枪战戏拍好的导演,不要说没有能把枪战戏拍出专业水平的导演,就是把枪战戏拍得好看的导演都没有。
拿《追击二王》来说,里面的枪战戏份拍得相当平庸,既没有真实可信的战术,也没有炫酷的镜头,典型的两头不沾。要是里面的枪战戏能达到香江水准,
那电影的票房绝对能上一个层次,海外版权也能卖得更好。
由於內地缺枪战片人才,方致远便决定培养林超閒。
等林超閒能挑大樑了,再让內地年轻人给林超閒做副手。
从而培养一批,能够拍好枪战片的內地年轻导演。
不过林超閒的缺点很明显,他研究过香江飞虎队,能拍好近距离短时战斗,
也就是cqb,但对真正的军队缺乏了解,拍不了真正的军队作战,他参与的《长津湖》一股cqb的味道,根本不像军队作战,也没有拍出军队应该有作战战术。
方致远坐在导演组帐篷,慢悠悠地看故事板,眉头很快皱起。
香江导演的水平跟好莱坞导演的差距很大,尤其是在视听语言上。
这一点,从《王牌对王牌》和《谈判专家》就能看出来。
完全相同的故事,调度和镜头的和处理上,存在明显差距。
就拿男主角绑架上司后,警察大规模集结来说,邱礼涛是先拍卓文伟绑架上司,然后视角切到警方集结,视角切回卓文伟,拉窗帘,砸摄像头,之后镜头在卓文伟之间切了好几次,而好莱坞先拍男主角绑架上司,再拍拉上窗帘,以及跟被绑者的对话,然而视角切到警察一边,用了三分钟时间展示警察如何集结和布置。
完全相同的內容,好莱坞版压迫感明显更强。
观眾看这场戏的时候,好莱坞版明显更揪心。
原因就在於,將视角反覆切会让观眾的情绪中断,而好莱坞一气呵成,情绪没有中断,而且他们堆叠了大量的细节,楼下的警察如何布置,楼上的狙击手如何布置,展现得清清楚楚,观眾看到主角处在重重包围中,压迫感自然起来了,
就会为主角的命运担心。
这是好莱坞电影经常会看到的一种处理手法,他们会通过大量的细节堆叠,
將观眾的情绪拉满,而香江电影总是缺乏细节的堆叠,往往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这应该跟香江电影圈风气有关,毕竟他们拍电影以快为主,能凑合就凑合。
方致远写剧本的时候,是按好莱坞版写的,但刘思扬画的故事板却跟邱礼涛类似,让电影视角在男主角和警方之间来回切。他不知道刘思扬是怎么想的,但这种处理方式,简直是將鱼翅做成麻辣烫。
方致远將故事板將重重地往监视器前面一搁,大声叫道:“思扬,你过来一下。”他见林超閒向这边望过来,又道:“林超閒,你也过来。”
刘思扬走了过来,笑嘻嘻地道:“致远哥,怎么了?”
林超閒没有说话,只是满脸敬畏的望著方致远。
他跟方致远认识,当初拍《千里滔滔心》的时候,还合作过。不过现在的方致远跟当时的方致远已经是两种存在,现在的方致远在香江电影圈的影响力简直比邹闻怀、邵逸夫还要大,向樺强、向樺胜在他面前跟小弟似的。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导演,自然不敢有丝毫不敬。
要是惹方致远不高兴,那他想要出头恐怕就难了。
方致远招呼刘思扬和林超閒坐下,指著故事板,沉声道:“这场戏怎么能这么处理呢?为什么要將视角反覆切,这样会让情绪中断,我给你说过这个问题吧?”